北路戏

北路戏

北路戏原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一种稀有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仅存于福建省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作为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传统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
      2006年6月,北路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名片

  • 中文名北路戏
  • 唱    腔寿宁、古田
  • 俗    称“乱弹”、“横哨戏”
  • 代表曲目《张高谦》等
  • 流行区域寿宁、古田
  • 地    区福建

剧种源流

北路戏,俗称“乱弹”,流行于以寿宁县为中心的闽东地区,以及浙江南部与寿宁邻近的县份。据明冯梦龙《寿宁待志》记载,崇祯年间(1628~1644年),寿宁民间已有戏曲班社活动。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闽东、闽北地区已出现不少乱弹戏班,著名的有“新长春”、“新品福”、“新吉祥”等班,经常往来于粤、赣、浙一带演出。由于戏班众多,老百姓便以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其为“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和“北路班”;因“北路班”名声较大,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便定名为“北路戏”。
北路戏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它传自浙江一带。在长期流行中,又吸收徽调、汉调、滩簧以及民间小调,综合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发展起来的“平板”为基调。这一阶段北路戏的传统剧目有《劈山救母》、《奇双会》、《铁沙弓》、《铁莲花》、《翠衣缘》、《打金冠》、《下陈州》、《玉麒麟》、《罗成写书》等。清咸丰元年(1851年),罗源县大湖村叶斗斗组织“三祥福”北路班,有20多个演员,拿手剧目为《下三关》和《虹霓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解散。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年),北路戏吸收四平戏的部分传统剧目,并出现与徽班相结合的戏班,改唱皮黄声腔为主,所演多系京剧剧目,如《乌盆计》、《小上坟》、《三国》、《水浒》、《隋唐》等,北路戏进入兴盛时期,连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讲班,不少也改唱乱弹,故民间有“平讲假乱弹,琴箫乱对弹。”的谚语。清光绪以后至抗日战争前,京剧盛行,北路戏受到很大影响,戏班排练上演《施公案》、《济公传》、《粉妆楼》、《狸猫换太子》等京剧连台本戏。古田县鹤溪边村老艺人陈金备(1862~1939年)主班的“新祥福班”最为著名,被老百姓称为“北路一”。民国十六年(1927年),老艺人李俊弟在福安县洋头乡创办“胜祥福班”,邀请温州皮黄班艺人参加,一时名噪闽东,被誉为“北路二”。据1957年调查,北路戏共有100多个传统剧目。
抗日战争期间,戏班相继解体,一部分艺人回到乡间传教“北路碎”(业余戏班),一部分人参加“鼓箫班”(民间吹奏乐器)。20世纪40年代末,北路戏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宁县开始恢复业余北路戏剧团。1960年10月,正式成立县北路戏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解散,至1976年底才恢复。
从1990年至1996年,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上演《济公传》、《反五关》、《龙虎斗》、《宏碧缘》、《旗王哭将》、《三洞房》、《春江月》等30多个剧目共800多场。 

传统剧目

北路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本,常以“五缘”、“六配”、“九阁”、“十二带”概括其中一部分主要剧目。“五缘”即《双合缘》(《闹亲》)、《文章缘》、《忠义缘》(《三强盗》)、《铁弓缘》、《翠花缘》(唐伯虎磨镜故事)。“六配”即《宝珠配》、《天香配》、《龙凤配》(甘露寺)、《烈女配》(《桃花癫》)、《打虎配》、《彩楼配》(《薛平贵与王宝钏》上本)。“九阁”即《沉香阁》(海瑞偷金尿壶故事)、《魁星阁》(《金手串》、《连中状元》)、《兰香阁》(《轮回报应》)、《龙凤阁》(《二进宫》全本)、《古贤阁》(钟明报九仇故事)、《三星阁》(《路遥知马力》)、《回龙阁》(《武家坡》、《薛平贵与王宝钏》下本)、《麒麟阁》、《红梅阁》。“十三带”即《兰田带》(钟离拦齐王故事)、《鸳鸯带》(《昆山县》)、《挂玉带》(李世民诛建成故事)、《夺玉带》(李存孝打虎故事)、《还魂带》(《张四组下凡》、《进粒米》)、《蓝腰带》等。
其他传统剧目有《取中原》、《龙风钗》、《铁莲花》、《太平桥》、《百花台》、《金鱼缸》、《珠宝盆》、《文武魁》、《三仙炉》、《节孝图》、《双义报》、《香蝴蝶》、《避尘珠》、《碧桃花》、《辨芦花》、《下水牢》、《合连环》、《珠砂记》、《招亲台》、《前平西》、《寿阳关》、《四国齐》、《双驸马》、《乌盆记》、《扬州擂》、《虹霓关》、《万里城》、《黑狗记》、《下陈州》、《忠孝全》、《分水钗》、《松蓬会》、《蔡伯喈》、《碧玉簪》、《大金镯》、《七星庙》、《龙虎斗》、《对金钱》、《金手串》、《二龙山》、《刁南楼》等。折子戏有《上酒楼》、《烫火碗》、《笊篱记》、《桃花癫》、《芦花记》、《辨痣》、《王茂生进酒》等。
在北路戏的演出剧目中,以唱“正工平板”的称“正调戏”,唱“反工平板”的称“反调戏”。据初步统计“正调戏”剧目约60多本。如《兰田带》、《沉香阁》、《宝莲灯》等;“反调戏”的约20多木,如《翠花缘》、《长板坡》、《水淹七军》等:这种正调戏和反调戏泾渭分明的现象,正是北路戏早期剧种形态,也是乱弹诸腔传入福建时比较原始的一种戏剧现象。
1960年和1962年曾先后两次组织老艺人,口述整理和上演了《鸳鸯带》、《节孝图》、《三仙炉》、《下水牢》、《双合缘》、《珍珠串》、《桃花癫》、《八府巡按》、《飞龙带》、《芦花记》、《上酒楼》等剧目。还创作有现代戏《张高谦》、《女大当家》、《魏归金瓯》、《流亡剧团的孩子们》,古装儿童戏《岳云出征》等。 

北路戏《张高谦》

现代戏。谢培养、姚颖华根据寿宁县大韩村张高谦烈士事迹创作。写小学生张高谦于1961年底为保护集体羊群与盗窃分子陈先凤英勇搏斗而光荣牺牲的故事。1964年,参加福安专区和福建省第3届戏曲现代戏会演。1965年,该剧分别被闽剧与京剧移植,易名《红色少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和华东区京剧现代戏观摩会演。京剧本于1965年5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同年10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将剧本收入《华东戏剧丛刊》。 

北路戏《流亡剧团的孩子们》

现代戏。1986年,林种编剧。写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由小孩子组成的“流亡剧团”,一路步行演出,进行抗日宣传,最后抵达延安的故事。
该剧由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于1987年赴省,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5周年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演出。1991年,被改编为越剧《孩子剧团》,由福鼎县越剧团演出,并参加1991年福建省现代剧调演。1992年10月,参加由文化部、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全国少儿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等6个单位联合举办的1992年全国儿童戏剧调演(录像),获剧目一等奖。 

戏曲音乐

北路戏唱腔

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在长期流行中,又吸收乱弹、徽调、汉调音乐,综合形成一个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但其主要唱腔仍由西秦腔和吹腔发展出来的“平板“为基本调。
主要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分平板腔和小调和叠牌三类。
平板腔是北路戏的主要唱腔,按调门分为正、反二调。
正调定弦为“5-2”,曲调有四种:
【头犯】,板式为平板(即原板2/4拍),上句板起板落,下句眼起板落,曲调开朗活泼,宜于对唱、叙述。
【二犯】,板式为一眼板(2/4拍),大跳进旋法和切分节奏较有特色,多用于沉思、自叹和大段诉说的场面。
【三犯】,板式为散板,紧拉慢唱,宜于悲哀、痛苦的抒发,多与其他曲牌合用,亦可单用。
【秦腔】,板式一眼板(2/4拍),曲调活泼轻松,宜用于女腔。
反调,定弦“1-5”,曲调也有四种:
【反头犯】,板式一眼板(2/4拍),曲调开朗、激昂。
【反二犯】,板式为一眼板(2/4拍),曲调激昂而略带忧郁,多为女腔。用于诉苦、吐怨。
【反三犯】,板式为散板,曲调高亢激昂。
【慢老拨子】,板式为慢三眼(4/4拍),腔多字少。
小调曲牌
小调,吸收民间小戏、民歌而来,如【溪江调】、【小补缸】、【小桃红】、【葡萄架】、【走广东】、【茉莉花】、【广明灯】、【游花船】、【平和调】、【步步娇】、【男辞】、【女辞】、【踢球花腔】、【小上纹】、【乌盆计调】等。这些曲牌大多自其他剧种和民间小戏吸收,有的还来自某些流行剧目如【乌盆计调】,是《乌盆计》中的专曲。此类曲调格调较杂,一般只作为“插曲”运用。此外,板式有导板、摇板和头万散板,以及演皮黄戏时所用的回龙、原板、散板等。这些曲调后来都成为北路戏的辅助音乐曲调。
北路戏音乐中的伴奏有琴串、吹牌两种。琴串主要有【头万串】、【二万串】、【三万串】、【小拉子】、【梳妆楼】、【大八板】、【九环串】、【一枝春】、【一枝花】等。吹牌有【清如水】、【大尾声】、【上酒楼】、【双贵子】、【龙袍阵】、【风入松】等。锣鼓经有【二万头】、【下山虎】、【火炮】、【紧冲】、【水花浪】、【浪淘沙】、【十九锤】、【九鼎环】等。
20世纪60年代初,在挖掘整理过程中为突出以横哨为主奏曲调的“北路调”。避免京剧化、经专家认可,音乐中去除了【西皮】(二簧)(四平调)等曲调。
叠牌
此类曲牌旋律平易畅,有如说白,是一套由简入繁的同一音调不同节奏的分曲体。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卜子叠】、【广东叠】等,较带沉思抒情特点,不似其他同类曲牌风趣活跃。
曲式大都是上、下句对称的结构,词格主要是“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三三四”的十字句,男女同调不同腔,男腔和老旦用本嗓发声,女腔和小生用假嗓发声。 

北路戏器乐

有琴串、吹牌和锣鼓经,常用的琴串有[一枝春]、[梳妆楼]等10多支,吹牌和锣鼓经与京剧大同小异。 

北路戏乐队和乐器

传统乐队共6人,分硬、软两介。硬介有板鼓、大锣、小锣;软介有头把(正吹)司曲笛、唢呐、麻胡,二把(副吹)司二胡、月琴、唢呐,三把司三弦、战鼓、大钹、小钹。后乐器增设中胡、低胡、琵琶、扬琴和部分西洋管弦乐器以及缸鼓、大堂鼓等,乐队也相应扩大。 
三把司三弦
北路戏唱腔以横哨(长膜笛)为主要伴奏乐器,配之以麻胡。横哨构造与曲笛相似,长60厘米,笛管口径2.5厘米。正调吹奏筒音“6”反调吹奏筒音“2”。音色柔和,活泼而悠扬,在北路戏平板类唱腔和秦腔中应用。 麻胡,用麻竹制作,琴杆为小竹根部制成,长600mm,琴筒长130mm,厚10mm,口径65mm,以蛇皮蒙面,以竹做码。弓长760mm,丝线为弦。音域宽广、高亮。横哨与麻胡为北路戏富有特色的主奏乐器。
北路戏伴奏音乐由琴串与唢呐吹牌组成: 琴串以横哨、麻胡、二胡、月琴伴奏,适应于生、旦人物动作表演。主要有【头犯串】、【二犯串】、【三犯串】、【小拉子】、【梳妆楼】、【大八板】、【九环串】、【一枝春】、【一枝花】、【朝天子】、【天蛾仔】、【柳条金】、【夜青蛇串】、【洞房串】、【八叉串】、【金石榴】、【小鱼儿】、【安南串】、【西皮跳龙门】、【反跳龙门】、【到春来】等曲调。
唢呐吹牌用于升堂、出征、喜庆、迎送之类剧情,有【清水令】、【醉太平】、【满堂红】、【上小楼】、【双贵子】、【步步娇】、【水里鱼】、【风入松】、【游街】、【过场仔】、【文点绛】、【武点绛】、【北相桂】、【小河欢】、【万年欢】、【泣颜回】、【洞房吹】、【大过场】等。
锣鼓
锣鼓:北路戏锣鼓分唱腔锣鼓与身段锣鼓。唱腔锣鼓为行腔前的锣鼓引板,如【头犯】锣鼓点为“格大大”,【反头犯】锣鼓点为“乙大、大大大大”。身段锣鼓用于人物上下场、行军、对阵等情节,有【下山虎】、【火炮】、【急急风】、【紧冲】、【长锤】、【三击头】、【水花浪】、【浪淘沙】、【十九锤】、【九鼎环】等,多数与京剧锣鼓大同小异。 北路戏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剧种,所谓古老是说它具有较深厚的传统一面,所谓年青是这一剧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才发掘出来,在挖掘抢救及重建中已赋予强烈的新时代气息,从而具有很明显的可塑性。由于它具有与生俱来的节奏轻松、明快的音乐特征和半文半武的丰富动作性表现形式,这就为它在艺术创作之尝试提供良好的条件基础。

表演艺术

北路戏角色行当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角色行当为“八角”。清中叶后,增加到“三行十二角”,角色行当分工渐趋细致。
“八角”角色有二说。其一是以三花、大花、二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贴旦谓之“八角”,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角色来定行当。如:汉钟离(大花)、吕纯阳(老生)、李铁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国舅(二花)、张果老(老外)、韩湘子(小生)、蓝采和(贴生)等。
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杂丑,又称“三花杂”)。
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巾生)。
包头行分:青衣、花旦、贴旦、四包头(贴外之贴又称“拜堂旦”)。
后来,北路戏演出的剧目,以历史戏、宫廷戏、武戏居多,家庭文戏较少,形成以老生、青衣、大花、三花为主体的四个行当体制,俗称“四柱码”。但有些大班行当齐全,小生、小旦比较强,形成六个行当体制,称“六柱码”。 

北路戏身段科介

大花“倒米”:如《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后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如《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喝威声,吴起握翎子后退,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跳动,犹闻响声。
转纱帽:过去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戴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左右转动自如。
鼻须功:练功时,用手抓住鼻下“人中”处,轻轻用力左右摇动,天长日久,即能疾速颤动,左右自如。
“犁头”:丑角表演时,头部要机械地向前伸缩,俗称“犁头”。
金鸟步:旦角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一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
后跟步:青衣出场时,整襟捋发之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稳重大方。
颤功:此功用处较多,角色在表现惊慌时全身颤抖。 

北路戏特色技艺

大花“倒米”:《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台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喝威声,吴起握翎子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又如《摩天岭》中的红毛大王,口衔两颗獠牙上下翻动,双目圆睁,狰狞可怕。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跳动,犹闻响声,这些技艺皆称为“咬人”。
转纱帽:过去北路戏的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戴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左右转动。艺人木全掌握此技较为著名,至今人称“木全纱帽滴铃转”。
鼻须功:练功时,用手抓住鼻下“人中”处,轻轻用力左右援,天长日久,即能疾速颤动,左右自如。《测字观风》一折中的娄阿鼠,用鼻须往鼻柱一夹,其抖动的鼻须令人可笑,效果极佳。北路戏“二个半三花”之称的余文他、培基和林有仸,均擅此技。
犁头:丑脚表演时,头部要机械地向前伸缩,俗称“犁头”,为北路戏丑脚必备之基本功。
塌鼻:北路戏《白蛇赶夫》中“洞房”一场,许仙猛然发现白素贞饮雄黄酒现形时,鼻孔一吸,面呈凹形,然后僵尸倒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时用茶油将鼻子揉动,功夫成熟,鼻翼柔软,容易抽吸。民国三十三年(1944),北路戏福安班一个名叫乃资的艺人,此技最为拿手。 
金鸟步:旦脚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一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多用于花旦表示欢跃的情态。
后跟步:青衣出场时,整襟捋发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表现成年妇女轻移莲步,以示稳重大方之态。颤功:北路戏的颤功用处很多,如《鸳鸯带》中黄赛英受刑后,从舞台右左两边,跪步回到台中,听到众衙役大喝一声,她一个“蝙蝠腿”,双手一抱,全身颤抖。又如《杀狗劝妻》中,要求邹氏在惊慌转身时,要用脚尖着地,双手按桌全身颤抖,牙关相碰发出声响,著名北路戏艺人叶红俤尤擅此功。
镖钗:是北路戏真刀真枪的表演形式之一,用一把短铜刀一样的镖钗表演。当剧中角色被打“扑虎”下地后,一镖扎去,打中对方头部额顶的前方,插在地上,如能从头上抓出一撮头发为最佳效果。因属惊险表演,现禁演。

舞台美术

北路戏化妆

北路戏从孕育至形成均在民间,故保留着乡土气息。生、旦行脸抹白粉,两颊与嘴唇涂胭脂,眉毛用手指蘸松烟和煤油烟(灶烟亦可)描画。老生、老旦不敷底色,惟眉心搽些胭脂。男丑于眉眼中间画葫芦或豆腐干形的白粉块。女丑脸部装扮分两种:一种是弯眉,两颊搽红圆块,颊边点一黑痣,适用于一般女丑;另一种是倒挂黑粗眉,鼻梁部位画一倒置桃形的白粉块,两颊抹红圆块,系禁婆的扮法。
丑旦,由三花扮演,头戴“牛角管”。旧时用稻草与黑纱包扎成牛角形发髻,斜戴于头顶,并用蓝帕或红帕绕头一周,系一结子于右耳。也有的女丑用髯口代替发,于后脑部略扭曲成发髻状。
旦行青衣包头用5片水片贴面型,额正中圆形1片,左右成“人”字形各1片,两腮鬓各1片;后髻用黑纱系于脑后,垂直挂下,以代线尾子。若扮演花旦,则前额添一齐眉,额前及两鬓均以珠串装饰。
北路戏脸谱主要用红、黑、白三色勾绘,后受外来剧种影响,也出现用蓝、绿、金等勾绘。如《柳丹精》中的柳丹精勾绿面,弥勒佛勾金面。
常用脸谱有赵匡胤的“七星青龙脸”、张飞的“乌眉”、钟离无盐的“梅花脸”。还有“骷髅脱壳”,在《柳丹精》中有一段骷髅变脸的戏,俗称“骷髅脱壳”;先由扮骷髅的演员化好粉脸,再用鸡蛋清将预先剪好的骷髅形棉纸一层层贴到脸上,再将骷髅脸谱画上,因鸡蛋清润滑,棉纸很容易揭去。 

北路戏服饰

戏箱共分7担。盔头箱,放置各种大盔头及田公神位;冠箱,内装蟒、靠及老郎爷、天官面壳;二衣箱,内装生、旦行穿用的各种绣衣;壳箱,又称杂箱,内装纱帽、软巾,以及财神、魁星、凤凰、熊牯、熊姆、屈蹄、公鸡、蜈蚣、黑白老鼠等各种面壳;篁桶,内放刀枪、耙、大刀、棍、戟、锤、锏、鞭及盔头架;后台箱,内放锣、鼓等乐器。大班尚有伙头担。
清末,由于京剧盛行,而北路戏自身又未能发展,其早期特色逐渐消失。1960年,寿宁县成立北路戏剧团,曾对传统特色进行过挖掘整理,但已无法反映其原貌。 

戏曲机构

(一)寿宁县北路戏剧团
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是唯一的北路戏专业团体,也称“天下第一团”。1958年秋,寿宁县举行农村业余文艺会演,从凤阳代表队演出的《槐荫记》一剧中,发现了保留在民间的古老剧种北路戏,引起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开始进行挖掘和整理工作。1959年,在城郊三峰寺办北路戏培训班,聘请老艺人刘文恺、叶红悌、陈光福、朱则森、郑进波、张长满、苏其务等教师,进行口述记录北路戏传统剧本和培养北路戏演员。首先整理、排练了《烫火碗》一剧,于1960年福建省举办的群众文艺会演大会上,作了研究性演出。继而整理排练了《二度梅》、《双合缘》、《珍珠塔》、《凤仪亭》等全本戏,于l960年10月作建团献礼演出。1962年春,为了进一步挖掘传统表演艺术,剧团又邀请了余红茄、丁梨花、宋弟等老艺人,为新演员作示范表演,排演出《芦花记》、《飞龙带》、《杀狗劝妻》等较有代表性的剧目。1963年后,开始新编、移植《南海长城》、《一网打尽》、《不准出生的人》等现代戏,巡回演出于闽东、闽南各地。谢培养创作的现代戏《张高谦》,参加1964年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汇演,被评为优秀剧目。1965年,剧团带《张高谦》等剧,到瑞金、萍乡、南城、南昌等地及湖南株洲市巡回演出,并特邀江西省剧团导演矢明,导演了反映非洲氏族斗争题材的现代剧《赤道战鼓》,回省参加各界人民春节慰问团,赴东海前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 
1969年9月,剧团被解散,留下一批戏曲骨干转入寿宁县文艺宣传队。1977年恢复剧团建制。现为定编50人,在编人员23人,退休艺人9人,县财政拨款10.47万元。近几年仍在正月巡回演出于闽东北各地。
(二)廷加洋北路戏班
廷加洋北路戏班建于20世纪50年代,如今己解散,据说朱则森的孩子和媳妇均在外搭班演山。
(三)寿宁县凤阳村北路戏剧团(民间)
寿宁县风阳村北路戏剧团系民间业余剧团,山当地村民自发组合形成,成立于1952年;演出剧目有30??40本之多,现有艺人30人左右,经常利用正月农闲期间巡演于闽东各地。 

著名艺人

古田艺人陈金备
清同治、光绪年间,屏南县的"北班"、"和顺班"、"新福班"以演唱"平板"著称。尤以古田艺人陈金备主办的"新祥福"班最负盛名,被群众誉为"北路一"或"上北路"。 
艺人李俊弟
清光绪以后,京剧盛行,北路戏又吸取皮簧唱腔。民国16年,古田"新祥福"班出身的艺人李俊弟回到原籍福安洋头乡办起"胜祥福"班,聘请浙江温州等地"和调"(皮簧)艺人排练《施公案》、《济公传》、《粉妆楼》、《狸猫换太子》等连本戏,名扬闽东北诸县。 

现代发展

随着各种文化的交锋与冲击,北路戏剧团的生存已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文化盲点,北路戏剧种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正引起省内外戏剧界专家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北路戏面临的困境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剧团资金无着,生存维艰;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北路戏遗产的挖掘、抢救和研究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这些都让当地政府忧心忡忡。为此,在每年省市的“两会”期间,有关领导都要提交抢救保护北路戏的提案,呼吁有关方面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帮助,全力抢救和保护北路戏艺术遗产,并建议组建市级北路戏剧院,把它作为继承和发展北路戏传统艺术的主要阵地;增加投入,进行北路戏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北路戏的研究力度,发动群众挖掘整理民间遗存资源;召开专门研讨会,对北路戏的传承发展进行研讨规划,并付诸实施。 
2006年6月,北路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政府鼓励剧团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编排出更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剧目,以创新的观念面向市场,使得古老的剧种焕发生机,获得大多民众喜爱。
寿宁县当地许多职业中专开设了北路戏艺校艺术表演班、幼儿班。2010年11月份开始,表演班学员已开始尝试上台演出,《卖水》、《单刀枪》等精彩剧目,受到民众的欢迎。此外,当地政府正计划改造建设北路戏剧院,以更好保护传承古老艺术,使其发扬光大。
如今走在寿宁的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民众三五成群聚在一块自学自演廉政北路戏。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