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剧

临剧

临剧,是海南省临高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在人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临剧由人表演,与人偶同演的表演形式已有所不同,原有的人偶戏传统唱腔已适应不了临剧发展的要求, 临剧是用临高方言演唱的地方民间小戏。它是在人偶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临剧流布于临高县和澄迈、儋州、海口市郊等临语地区。

戏曲名片

  • 中文名临剧
  • 语    言临高方言
  • 简    介民间小戏
  • 流布于临高县和澄迈、儋州

戏曲发展

临剧简介

临剧是在人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临剧由人表演,与人偶同演的表演形式已有所不同,原有的人偶戏传统唱腔已适应不了临剧发展的要求, 临剧是用临高方言演唱的民间小戏。它是在人偶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临剧流布于临高县和澄迈、儋州、海口市郊等临语地区。
临剧是在临高木偶戏基础上新创的变种之一。临高人偶戏(民间小戏)用临高方言(属泰语系)演唱,流布于海南省临高县和澄迈、儋州部分地区以及琼山的博片、遵谭、十字路,海口市郊区的长流、荣山、秀英等临语地区。据《中国艺术》记载,中国木偶戏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
当众表演简单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别是北齐时代(公元550至577年)。相传,南宋时期,木偶戏从大陆传入琼岛后,很快在海南繁衍发展。在临高县,民间的驱魔逐妖、去病除灾、祀神还愿等活动,多请木偶参与。这种开始纯为祭神的活动在后来历代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人们借以娱乐的方式。清康熙修《临高县志》载:“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医药。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膊,男女巫唱答为戏,观者其众,曰驱魔妖,习以为常。”早期的偶像,多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头,故又称“佛子戏”。其后,偶像逐渐增大并人形化。如民间老艺人陈和成几代相传的二十多个木偶像,其中三个脑后刻有“康熙”字样。因其艺术特点为演出时不设布幛,人与偶同台表演,即表演者手撑木偶,化装登台,唱念做打,均与所持木偶同演一个角色,其表演形式,或操作木偶做戏,木偶为上半身,演员配以身段步法,或以演员的表情补充、丰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间称此木偶戏为“人偶戏”。
同是用临高方言来演唱的临剧,是在临高人偶剧基础上,新创作出来的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在上世纪20年代后,不少临高艺人纷纷尝试放下木偶,而只用临高方言来唱词和表演,也颇受群众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临高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人偶剧基础上创办一个放下偶像、单纯用人表演的新剧种,并于1961年12月成立了县临剧团。

临剧历史发展

早在元、明时期,临高就有“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之习俗。此习俗发展成人偶戏后,在临高的新盈、南宝等地,有人将临高方言套入琼剧板腔以及粤剧“梆黄声腔”进行演唱,如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平等剧团、西海剧团等,试图在舞台上创出有别于人偶戏的,即放下木偶,单纯由演员唱演的戏剧。在建立人民武装的革命老区内,战士们则用人偶的唱腔,完全放下偶像表演,也颇受群众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因新盈、美良、美夏等沿海地区的群众喜欢观看由人扮演的戏剧,为满足群众的要求和适应形势的需要,于1961年12月15日成立了临高县临剧团,在临高人偶戏的基础上创办一个放下偶、单纯用人表演的新剧种。同时委派陈三逢、王宗祥、陈贵华、黄育平等12名艺术骨干前往广西百色地区壮剧团学习取经。回来后,移植排演《宝 葫芦》一剧首获成功。随后该团陆续上演了古装戏《谢瑶环》 、 《孟丽君》 、 《张四姐下凡》 、 《张文秀》 、 《梁山伯与祝英台》 ,现代戏《李双双》 、 《迎风山》 、 《三月三》 、 《南海长城》 、 《阮八姐》 、 《社长的女儿》 、 《红灯记》 、 《沙家滨》等30多台剧目。 临剧在临高木偶戏基础上于1961年创立的新剧种,放下偶像只用人表演。用临高方言演唱,流行地区与临高人偶戏同。唱腔主要是民歌土调,以“阿罗哈”、“朗汉”板腔为基础唱腔,行当、脸谱、表演程式等借鉴琼剧和广西壮剧、桂剧,并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使之贴近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1962年5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来琼,在临高观看《十八相送》 、 《张四姐下凡》后,兴致勃勃挥毫题诗:“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 1968年,临高县临剧团被遣散。但县内仍有些地方组织业余剧团,唱演临剧。1978年,临高县木偶剧团复办后,该团既演人偶戏,也演临剧。美良镇的龙田大队,新盈镇以及红华农场也组织业余临剧团活动。演出的剧目有《哑女告状》 、 《姐妹皇后》 、 《巧配鸳鸯》 、 《姻缘巧会》 、《鸳鸯剑》、 《徐秀英四告》 、 《桃杏梅》等。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临高艺人开始尝试着放下木偶,而只用临高方言来唱词和表演,并逐渐演变为今天富有地方特色的临剧。

唱腔形式

临剧唱腔,主要是民歌土调,分〔啊啰哈〕、〔朗叹〕为主的基础唱腔和〔快板〕、〔哩哩妹腔〕、〔七字板〕、〔丑脚板〕、〔小放牛〕、〔嗳嗬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腔〕、〔哭板〕等以民歌、民间音乐经整理创作而成的唱腔。此外,还吸收了琼剧的〔程途〕、〔叹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板腔。过场音乐或道白伴奏音乐除搬用本地八音舞曲、民歌小放牛、鞭马哩等外,还大量吸收琼剧〔拜堂〕、〔过场〕、〔升堂〕、〔迎亲〕、〔盅盘舞曲〕、〔过江〕等唢呐曲牌和民间音乐,以及从潮州流传过来的一些名曲。乐队有十至十二人,乐器有唢呐、板胡、扬琴、琵琶、月琴、大胡、二胡以及西洋乐器大提琴、单簧管等。临剧表演,学习借鉴了广西壮剧、桂剧和琼剧的表演特点,既讲究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虚拟性,也注意从生活中吸取新的养份,表演贴近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临剧是上个世纪从临高木偶剧中演化而来的一个地方新剧种,语言、唱腔等与琼剧都不一样。临剧糅合了临高地方文艺形式的多个特点,譬如在调式板腔上,融入了山歌小放牛的欢快、渔歌哩哩美的委婉,还有木偶剧啊罗哈的豪放等等。由于其创新性,临剧较木偶剧更得年轻人的喜欢。

临剧临剧的艺术特色

临剧用临高方言进行对白、演唱,演出的角色与行当与琼剧基本一样。临剧板腔共有23个,常用的有黄梅天、平板、花芽腔、七字板、啊啰哈转内、朗叹、凤凰腔、争辩腔,边风、小放牛、丑角板、程途、哩哩美、反线、酒板、怒板、白芙蓉、陈述腔、嗳嗬哩等18个板腔。
临剧的板腔主要吸收临高人偶戏的唱腔,并根据临高山歌、渔歌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以及借鉴琼剧唱腔的音乐元素。在发展过程中,临高人偶戏板腔已全部被临剧使用,还借鉴吸收琼剧板腔。一些临剧团为了满足海边渔村群众的观赏需要,百分之五十的唱腔采用琼剧唱腔。

临剧临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临剧是《中国戏剧志》中记载我省三个剧种(琼剧、临剧、人偶戏)的其中一剧种,与临高人偶戏共同生存在临高县及周边市县临高方言区内,深受群众欢迎。随着社会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临剧正面临着生存困境。1、演员老化。全县4个临剧团演职员共140多人,大多数为4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很小的比例,乐队亦如此。原因是演出收入少,一般每人每晚约30元左右,一年收入6000至7000元,收入低未能吸引年轻人加入临剧演职员队伍。
2、缺乏编导人才。各个剧团的剧本皆从其他剧种的剧本(主要是琼剧)改编,并且改编人员也是非专业人员,只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凑合着干,其原因也是待遇低造成。
3、剧团效益较差。由于临高农村经济不够发达,临剧团的戏金较低,每场只有2000元左右,演职员收入少,班主的收入也少。临剧团的班主和演职员只凭着对临剧的兴趣爱好来艰难地维持着剧团。
以上各种困难严重阻碍着临剧的正常发展,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临剧正日益走向困境。

保护与发展临剧的几点建议

为了让临剧这个剧种健康发展,临高县委县政府正在加大保护力度。县文体部门也加强对临剧的管理,为其创造良好的演出市场,加强对各剧团的指导,促进其在演出过程中结合自身条件不断提高演出水平,吸引观众,取得立足之处,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向前发展。
在当前多元化文化的竞争条件下,作为传统剧种,临剧属于竞争的劣势,需要政府予以扶持,才能使其不断向前发展。

临剧临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把临剧作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支持。由临高县文化部门上报申报材料,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评审,将其定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上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临剧资金上扶持

二、在资金上予以扶持。临高县正着手成立临剧研究学会与保护发展基金会。在临高县政府筹措资金和筹建各项工作的同时,建议省政府在财力上予以支持,对其注入保护资金。

临剧临剧人才培养

三、支持临剧人才培养。临高县将在县职业学校兴办临剧演出培训班,为了更好地培养艺术人才,使培训班的学员能吸收到各方面的艺术技能、艺术经验、艺术成果等,建议省有关部门予以支持,并安排临剧艺术尖子到省艺术学校进行深造。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