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腔戏

小腔戏

小腔戏俗称土京戏,是福建省尤溪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而得名,小腔戏曾流行于三明尤溪、大田、沙县、永安及龙岩地区的一些乡村。因为它最早形成于南芹村的南阳尾自然村,当地人又称其为南阳尾戏。
      小腔戏因源于江西,故又称“江西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最早传入尤溪县池田乡(今新阳镇)。当时,港头村余清福首拜江西艺人为师,满师后即在本村设馆教戏,并组织戏班流动演出;因唱皮黄曲调,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故通称为“小腔戏”。在一次演出途中,因翻船,艺人大部分遇难,惟余一人脱险。他流落到邻村南阳尾(今南芹村),将两个原先唱大腔戏的戏班合并取名“庆隆”,改演小腔戏。从此,小腔戏便在尤溪县扎根。至80年代已传11代。为纪念余清福,后辈艺人把他奉为戏神,与戏祖“田、窦、葛”一起供奉。

戏曲名片

  • 中文名小腔戏
  • 分    类戏曲
  • 地    区福建省尤溪县

历史沿革

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小腔戏清代传入,流行于城关、瀚仙、盖洋、胡坊、夏阳等地。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尤溪县池田乡洋头村村民余清福在本村设馆教戏,并组班演出。后来,余清福投身邻村南阳尾(今尤溪县南芹村)大腔戏庆隆班,并被推举为班主师傅。余清福改用小嗓细音行腔唱戏曲,人们称为小腔戏,属皮黄腔系剧种。庆隆班传至第三代班主师傅杨光种时,演技日臻成熟,常到各乡村和外县演出,还设馆收徒传艺。
清咸丰到光绪年间(1851—1908年),是小腔戏兴盛时期,其行当角色从“四门九行头”发展到10个角色,演出范围从本村扩大到外乡,又流行到永安、大田、沙县。一个县少则七八班,多则二三十班,出名的有尤溪县的“和兴班”、“长兴班”,大田县的“奇福班”,永安县的青水“三百寮班”。演出剧目也从原先的“十八本头”增加了《三结义》 、 《五丈原》 、 《征洛阳》 、 《虎牢关》 、 《取长沙》 、 《空城记》等大量剧目。
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陈厝坑、陈文星的《小腔戏曲牌汇集》记载,当时,大田县有小腔戏班20多班。辛亥革命后,京剧传入福建,小腔戏受到很大影响,先后将京剧、汉剧等曲调吸收进小腔戏里,故被人称为“土京戏”或“汉剧小腔”。20年代,因军阀混战,小腔戏班逐渐解散,40年代末,濒临绝种。
民国元年(1912年),从江西来的“丁初班”在城关、瀚仙一带演出,由于这路戏语言通俗,唱腔曲牌好记易懂,深受县内群众欢迎。同年,坪地村萧永标、萧贤珍领头集资办班,先后聘请江西人曾贤木、汤老二、谢禄生前来传授技艺。该剧种早期行当分“四门九行头”。“四门”即生、旦、净、丑,“九行头”即小生、老生、正旦、青衣、花旦、老旦、乌净、红净、丑。音乐曲调以“西楚”(即西皮,俗称“下马”)和“二放”(即二黄,俗称“上马”)为主,兼唱椰子腔、道士腔和民间小调。小生、小旦等主要行当行腔用小嗓,其余用本嗓。乐队6人,乐器以京胡为主,其余是二胡、锣、鼓、钹、唢呐等。演出的剧目有: 《乾坤配》 、 《满门贤》 、 《红旗山》 、 《合仁牌》 、 《双贵图》 、 《万寿图》等数十个。嗣后,岩里、瀚仙、石珩、大焦、夏阳、盖洋、枫溪、胡坊等乡村相继办起戏班。1955年,全县有20个小腔戏班,1966年有27个班。这些戏班绝大部分立足本村,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日子自演自娱,间或到邻村走亲义演,很少作营业性演出。“文化大革命”后,戏班被视为“封、资、修”的黑窝,禁止演出,戏衣道具被烧毁。1979年后,部分业余剧团恢复演出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小腔戏又开始复苏,各地相继创办起小腔戏业余剧团。尤溪县南芹小腔戏业余剧团也于1955年正式成立,移植上演了《三代仇》《九件衣》等现代剧目。“文革”期间,很多小腔戏剧团惨遭浩劫,但南芹小腔戏剧团仍然坚持演出。粉碎“四人帮”后,各地小腔戏业余剧团恢复活动,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三明地区就有40多个小腔戏业余剧团活跃于偏僻山村中,永安县青水村小腔戏“传乐园”业余剧团,每逢社火节日演出,主要剧目有《双喜临门》 、 《桂英下山》等。南芹小腔戏剧团自恢复活动以来,至今没有间断过,组织了10多次演出参加县乡举办的文艺调演并获奖。

艺术特色

小腔戏表现形式

小腔戏唱腔属皮黄腔系,根据不同剧目的剧情需要,选用不同的唱腔曲调。小腔戏的唱词以七字和十字齐言句为基本格式,也有五字句。演唱中,常加入“啊”“呀”“唉”“咿”等虚词衬字。小腔戏读音以中州韵(俗称“官音“)为主,杂以方言,谓之“土洋腔”。
小腔戏班人员很少,有“16把椅”之称,即前台演员10人,后台乐队6人。对南芹小腔戏深有研究的尤溪县原文联主席周治彬介绍说,乐队6人的分工是:司鼓、上手琴(司京胡)、下手琴(司二胡或月琴兼唢呐)、大锣手(兼三弦)、大镲手(兼后捡场)、小锣手(兼前捡场)各1人。同时,小腔戏表演程式有“大花平天,二花平眉,挂须平鼻,小生平肩,小旦平乳,三花平肚脐”等规范要求,表演动作带有木偶表演的痕迹,不少动作直接来源于生活。
小腔戏班常演的剧目称“十八本头”和五十八个折子戏。所演剧目中,武戏居多。由于该戏班成员全都姓杨,他们对表现杨家将题材的剧目更是情有独钟,如《天门阵》、《清官册》、《乾坤配》、《取盔甲》、《四郎探母》等代代保留,久演不辍。现存的小腔戏古老手抄剧本还有24本,年代最早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移植上演了《三代仇》、《九件衣》等现代戏剧目,“文革”期间,移植上演了多个“样板戏”,1978年后,他们还移植上演了《十五贯》、《逼上梁山》、《春草闯堂》等剧目。
小腔戏的服装除主要的生、旦角比较华美考究外,其他角色的穿戴都十分简单,色彩以黑红为主,有的直接把彩旗或农村主妇用的围裙拿来做披风、裙子。南芹小腔戏剧团还保存有3件清代末添置的旦角服装。

小腔戏戏剧曲调

小腔戏音乐曲调以西皮、二黄为主,吸收梆子腔、道士腔和民间小调。早期行当分“四门九行头”(四门即生、旦、净、丑;九行头即小生、老生、正旦、青衣、老旦、花旦、乌净、红净、丑)。生、旦均用小嗓演唱,其余用本嗓。乐器以京胡为主。常演剧目称“十八棚头”,如《下河东》、《下南塘》、《双救驾》 、《乾坤配》、《青石岭》、《天门阵》等,还有《拾玉镯》、《游龙戏凤》等一批小折戏。

历史传说

据传,早在清嘉庆年间,有个当地人名叫余清福,因酷爱戏曲,首拜江西艺人为师学习小腔戏,后来他组织戏班到外地演出。在一次演出途中,戏班翻船遇难,余清福只身脱险,无颜返乡,听说邻近的南阳尾村也有戏班在活动,便投身搭班。后来,余清福以其高超的演技被推为班主,把班名定为“庆隆班”,并大力推行小腔戏。此后,小腔戏就在南芹村扎下了根。
清咸丰至光绪中期年间,小腔戏在尤溪等地十分盛行,南芹庆隆班的演出范围也从本村扩大到外乡,从本县流动到外县,影响越来越大。到了清末,各地小腔戏班更加蓬勃,一个县少的有三五个戏班,多的有十几个戏班,如尤溪的西华、罗岩、下畲、后垅、坑头、绿柳,沙县、大田、永安、龙岩等一些村寨,都有小腔戏班。辛亥革命后,京剧进入福建,原流行于闽西的汉剧继续发展延伸,都对小腔戏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适应观众的欣赏需要,不少小腔戏戏班将京剧、汉剧的某些曲调揉进小腔戏。上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不少小腔戏班纷纷解体,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小腔戏已濒临绝境。
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小腔戏相继传入沙县、永安、大田、明溪等县,这时期是小腔戏发展最为旺盛时期。尤溪、永安、大田等县组建小腔戏班共20~30个。辛亥革命后,京剧进入福建,小腔戏班将京剧、汉剧的某些曲调揉进小腔戏,故有“土京戏剧”和“汉剧小腔戏”之称。20年代,该剧濒临灭绝。50年代起,小腔戏又开始复苏。小腔戏主要剧目有《双喜临门》 、 《桂英下山》 、 《满天福》等。

现状及保护

南芹小腔戏之所以能代代传承,跟当地群众喜欢戏曲的民风有很大关系,村里有一句民间口头语说:“南芹出不了富人出艺人,出不了才子出戏子。”
南芹小腔戏在传承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或不同地方观众的需求,也不断吸收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民间音乐、民间歌谣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来补充丰富小腔戏。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文革”后,他们移植上演了不少现代戏、样板戏,再加上年轻一辈艺人的改革创新,小腔戏与传统的小腔戏对比,无论是唱腔、表演,还是服装、行头都有了一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小腔戏的原始风貌至今仍然较好地保存在偏远的南芹村里,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
不过,随着老艺人年岁渐大,南芹小腔戏出现了后继人才匮乏、演出市场狭小、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已面临濒危的境地。尤溪县重视南芹小腔戏的保护工作,分别制定出10年和5年保护计划,建立了一系列运作机制,并将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落实到人。尤溪县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人员,全力保护、弘扬南芹小腔戏,并加紧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人们期待,南芹小腔戏重新焕发艺术生命力,像一朵奇葩,在尤溪文艺百花园里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为了拯救尤溪县地方民间文化遗产,近一段以来县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山村访艺人、寻戏谱、整资料,把小腔戏历史沿革、唱腔、器乐等资料收集绘制成册,并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这一种地方民间剧种。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