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十大画家 禹之鼎画选


清宫十大画家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故宫博物院珍藏手卷数量最多的画家(17幅)

  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号慎斋,广陵(江苏兴化)人,后寄籍江都(今江苏扬州)。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畅春园。善画人物、山水,尤精写真。初师蓝瑛,兼学宋元诸家。肖像画面貌多样,对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一时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画在清代中期有“当代第一”之誉。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王士祯放鹇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士禛放鹇图》卷,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26.1cm,横110.7cm。
  画面右上角禹之鼎隶书题:“放鹇图”。左上角录王士禛诗一首,并题:“庚辰长夏雨后,大司寇王公顺久寓京师,检诗为题,命绘放鹇图,仿佛六如居士笔意,漫拟请政,恐神气闲畅,用笔高雅不及焉。禹之鼎。”“庚辰”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氏时年54岁。前后隔水有王氏门生王原、史夔题2则。
  此幅作品是禹之鼎晚年人物肖像画的精品之作,表现的是清代著名文人王士禛因久客京师思念故里而放鹇出笼的故事情节。图绘王士禛坐于庭前椅榻之上,手执书卷作沉思状,面前一小童正将笼门打开放出白鹇。画面上云气缭绕,远山迷濛,山下屋宇隐现于云气之间,一派空阔清幽之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身居高位的主人公思念故里、欲脱却樊笼的内心情感。情景交融,将王氏诗中的内容和诗中所含的内在意韵通过绘画充分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极富感染力。
  此图之肖像刻画的逼真生动,与存世王士禛其它肖像相较几无二致,但神情磊落、气度洒脱的气韵则有它图所不能到者。画法融墨骨法与江南法为一体,表现出禹之鼎绘画艺术成熟期的典型风格,代表了禹氏中晚年肖像画的艺术水平。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王原祁艺菊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王原祁艺菊图像》卷,清,禹之鼎作,绢本,设色,纵32.4cm,横136.4cm。
  本幅款题“廣陵禹之鼎敬寫”。钤“慎齋禹之鼎印”、“广陵囗囗”。
  此图是禹之鼎在京城官任鸿胪寺序班、供奉畅春园时为王原祁所画的肖像。画中描绘王原祁于庭院内品茗赏菊的情景,以表现其文人雅趣。画中王氏方面浓须,身材微胖,约50岁年纪,手持茶杯,端坐于榻几上,欣赏着面前的丛菊,目光十分专注,举止稳重大方,体现了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雍容高贵的气度。画中陈设造型简洁,设色典雅的桌榻、摆放整齐的书册、画卷,精心栽培的盆菊等景物,进而点明了人物的爱好和雅兴。画家刻意地突出了主人公和艺菊的主题,并使画面留下了一定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此外,人物的细节刻画也加强了画面的感染力,王原祁凝神遐想,书童谨慎地轻声对语的神情,无不使人感受到静谧幽雅的气氛。在画法上,作者吸收了“波臣派”的画法,人物面部以细线勾勒,以淡墨和赭色略作皴染,人物面色真实自然。衣纹兼取李公麟的白描法、马和之的兰叶描,线条飘逸潇洒,洗练流畅,恰当地体现了人物文雅超逸的气质。图中设色富于变化,在和谐的对比、映衬中突出了主题。
  此图曾经朱屺瞻收藏。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移居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移居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2.5cm,横232.8cm。
  本幅自题:“甲申初冬广陵禹之鼎写。”钤“禹之鼎”白文印,“慎斋”朱文印,右下角钤“逢佳”朱文印。甲申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禹之鼎时年58岁。禹氏50岁以后寓居京城,此时正是他画史上的盛年,其技法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予以己用。
  此幅像主待考。图中送行人临岸伫立,面目温和,含笑颔首;出行人当船而立,面容消瘦坚毅,神情惆怅。人物面部刻画精准细腻,用墨骨法勾勒出五官,使面部有凹凸感,再以赭色晕染,使之气血精神跃然纸上。僮仆们的面部均采用较传统的勾勒晕染的画法,立体感不强,水润有余,表现出朴实无华和稚嫩活泼的神情。
  人物衣纹线条的画法也因人而定,其中,船首仆人的衣纹完全为北宋马和之的“蚂蝗描”技法,流露出马氏“衣带松散,柔婉隽逸”的画风。树的画法宗北宋郭熙的“蟹爪”枝。牛马的画法有唐韵,牛之骨骼清晰,马圆臀,斑花用淡墨晕染,颇具光泽,活灵活现。
  冷瑟静谧的氛围烘托了离别送行的亲切和感伤。行船、马车上的美酒、书籍、酒葫芦、弓剑等被画家巧妙地安排在移居送行的场景里,赋予了画面鲜活的生活气息,同时表现出文人儒士们高逸洒脱的气质。


禹之鼎画选
清 禹之鼎、王翬 李图南听松图像卷 纸本设色 30.8×133.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图南听松图像》卷,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禹之鼎、王翚合绘,纸本,设色,纵30.8cm,横133.3cm。
  本幅绘李图南肖像,卷首王翚隶书题:“听松图”。下钤“耕烟散人”印。款署:“广陵禹之鼎写照。”下钤“禹之鼎”、“慎斋”印2方。末款署:“岁次丁丑小春上浣为简庵先生布景。耕烟散人王翚。”下钤“石谷子”、“王翚之印”印2方。左下角钤禹之鼎“必逢佳士亦写真”印。前后隔水钤有“颐寿堂印”、“觯斋”、“范阳郭氏珍藏书画”等收藏印多方。
  图中人物出自禹之鼎手笔,山水补景为王翚所绘。山水清逸,玉树临风,湖山幽远,李图南坐于树下石上,神态安详宁静。据图上王翚题可知此图创作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画中人面相清俊,年纪尚轻。禹之鼎在创作此幅肖像画时年届50岁,正是其创作高峰期。此图主要以白描手法表现,只是在人物面部用极淡的色彩略加烘染,衣纹用笔流畅,较好地表现出丝织品的质感。王翚补绘山水笔墨松秀,揖让有度,既突出了山水清逸之景,又将人物寄情山水的文人特质怡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图中人物与王翚的水墨山水相配合,相得益彰,清逸之气溢于画卷。两位大师之笔融于一图,构成了一幅古代肖像画的艺术精品。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蚕尾山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蚕尾山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26.7cm,横73.7cm。
  款题“广陵禹之鼎恭写”。钤印“禹之鼎”(白文)、“尚基氏”朱文。画面上方题:“蚕尾山图。壬午六月为渔洋老夫子。海宁门人陈奕禧题。”尾纸王士禛文:“蚕尾山在兖之东平州小洞庭湖中。唐苏源明为东平太守,宴濮阳、鲁郡、济南、济阳诸太守于此,作小洞庭,五太守宴籍序及古诗具载唐文粹中,其略云:自回源起广泊,左拂蚕尾,右遗吾山(即东阿之鱼山)云云。歌曰:小洞庭兮牢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牢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峄。仍澜水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云云。又有《秋夜小洞庭离宴序》,略云:源明自东平太守征为国子司业,须昌外尉袁广载酒于回源亭移尊舟,中有宿鼓,吾汶簧济上嫣然,能歌者五六人,共载由回源东柳门入小洞庭。云云。歌曰:浮涨湖兮莽迢遥,川后礼兮扈予桡。横增沃兮蓬仙延,川后福兮易予舷。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三题古质绝类,西汉皆载文粹。王士禛题。”壬午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禹之鼎时年56岁。
  此图是禹之鼎为王士禛创作的又一幅画像。王士禛廉洁奉公且诗名远扬,深得文人推崇,故而禹之鼎多次为他画像。蚕尾山是山东泰安东平湖上的一座小山,景色绮丽,素有“小洞庭”之称。王士禛曾多次游东平湖,因喜爱东平的湖光山色,便把南海之行的诗文和后几年的诗文编在一起,以蚕尾山之名命为《蚕尾集》。
  图中的东平湖充满着诗意,湖面波光鳞鳞,几只飞鸟滑过水面。远处的蚕尾山在月光的照耀下委婉而绵长。王士禛坐于船尾,尽情观赏着东平湖的风光。船内几案上放满了诗人随身携带的书卷,从而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情性。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念堂溪边独立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念堂溪边独立图》卷,清,禹之鼎绘,纸本,墨笔,纵29.9cm,横95.7cm。
  款题:“溪边古路三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念堂先生属写东坡诗句,此先生三十初度小照也。漫拟李营丘法,岁戊寅嘉平月,长安客窗分袂作。慎斋禹之鼎。”钤印“禹之鼎”(朱文)、“慎斋”(白文)、“醉酒”(朱文)。戊寅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禹之鼎时年52岁。
  画中立于溪边的男子名叫乔崇修,“念堂”是他的字。乔氏家族为当地望族,书香世家。念堂的父亲乔莱(1642—1694年)字子静、石林,号画川逸叟,著有《易俟》一书。从画题中“此先生三十初度”句可知,乔崇修此时刚过三十而立之年。图中依照苏东坡诗《纵笔三首》中“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的诗意,绘古木苍虬,念堂于溪边独立。近景中的人物着布衣长袍,头戴斗笠,伫立于岸边,神态悠然自在,表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怀。远处,各色行人往来于小桥之上。图中肖像主要运用白描手法,衣纹线条潇洒飘逸。背景树石墨色清润,意境清远。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溪山行旅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图》卷,清,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34.8cm,横309cm。
  本幅右上题“溪山行旅图卷”。左上题:“文衡山先生溪山行旅图,庚辰长夏为西冷康饴翁老先生摹补尊照成卷,不揣笔墨踈陋,漫应台委,未免布鼓耳。幸大巫教之,广陵禹之鼎敬志。”钤“禹之鼎”、“慎斋”印二方。查升书引首,后纸有王丹林等多家题记。庚辰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之鼎时年54岁。
  画面上山峰绵延起伏,江河气象万千。其间草木丰茂,溪流潺潺,又有亭台楼阁,野渡小店,商旅行人往来其中。主人公出现在画面右前方的山路上,他骑着毛驴,行色匆匆,身后两名童子,一负酒葫芦,一负书简,正在互相嬉戏。
  此卷是画家应翁嵩年之邀,仿照文徵明《溪山行旅图卷》的笔法描绘翁氏夏日游览山水的情景,可谓是禹之鼎极少见的鸿篇巨制。构图繁密深秀,用笔灵活,点、写、擦、勾、皴、染挥洒自如,干、湿、浓、淡水墨互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秀美怡人的山水之景。主人公的五官轮廓用淡墨勾勒,又施色彩晕染,衣纹用兰叶描,轻重变化有致,形象地表现了久居京城、浮身宦海的主人公对行旅之乐和闲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清凉山庄图卷(点击见全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凉山庄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2cm,横736.5cm。
  《清凉山庄图》卷中像主立于溪畔松林前,其面部轮廓及五官用淡墨勾勒,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得惟妙惟肖之趣。禹之鼎为人画像注重形神兼备,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某种特定性格。图后所画清凉山庄的种种美景暗示出像主是一位安于田园之乐的隐逸之士。禹氏亲笔题款表明此图由构思到绘制完成历时一年有余,可见这是他晚年靡费心力而创作的一幅精品画卷。图中平坡缓丘、亭台屋宇、山水树石的细致描绘显示了画家对各种绘画技巧的娴熟运用,反映出其深厚的绘画功底,是一般人物画家难以企及的。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恽寿平 汪懋麟像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汪懋麟像》卷,清,禹之鼎、恽寿平绘,纸本,设色,纵30.8cm,横185.6cm。
  《汪懋麟像》由禹之鼎绘制人物,恽寿平补绘背景。卷首淡淡云烟弥漫,汪氏席地而坐,把玩自己所藏的砚台珍品,旁有图书相伴,显示出高雅脱俗的文人趣味。山间遍铺青草,碧松苍翠,丛竹散布石间,远处溪水潺湲,清音入耳。画家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隐居所在,烘托出像主心仪山林、寄情诗文的出尘心境。
  清朝初年,修纂《明史》是一件大事,参与其中的皆为饱学之士,康熙年间的汪懋麟恭列当中,堪称佼佼者。汪氏自幼潜心诗文,笃志经史,最初从学于宿儒王岩,顺治末年从时任扬州推官的王士禛执弟子礼学诗。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被选授内阁中书舍人,遂与聚集京师的文人名士往来频繁,学识、诗文随之深博精进,声名益著。康熙十八年(1679年),左都御史徐元文奉旨监修《明史》,特荐汪懋麟等7人参加编写。在充任史馆纂修官期间,懋麟撰写传记若干篇,又为《崇祯实录》补入若干卷,因记述清晰明了,讨论精当严密,受到众人称许。他专职编写《明史》的时间不长,由于被调任刑部主事而只能兼及纂修事宜,不免遗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秋,他因事革职,返回乡里,就此结束了《明史》的编写工作。
  懋麟才气过人,在史学之外,诗、文、词、书俱佳。诗出入唐宋之间,兼取众长,自成一格;古文由王安石而达于韩愈,以气势浑厚见长。其诗作隽雅,与同里的汪楫并称“二汪”,享誉一时。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竹浪轩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竹浪轩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38.4cm,横148cm。 
  本幅左下自题“广陵禹之鼎写照”,印文不清。从尾纸题跋悉知,像主名元揆,字树圃。此人待考。从隔水王澍所题“丙辰秋九月题奉树圃年学兄”的时间推断,丙辰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禹之鼎时年30岁,此图应系禹氏早年作品。后有王澍、陈炳、沈德潜、王林任、王誉昌、钱中枢等人题记。
  图中水榭临岸而设,竹帘半卷,屋外风起萧萧,翠竹环绕,池塘中荷花盛开,游鱼戏水,池畔两只白鹭悠然自得,山石后小鹿躲藏窥探。像主坐于竹荫嘉木下自斟自饮,吟诗作对,旁有小僮池边洗砚,传递出“正是荷静纳凉时”的意境。
  作品构图精细,繁密严整,工笔重彩,设色浓艳,竹树双勾填色,人物面部为墨笔勾勒,淡色晕染,衣纹多方折。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风木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风木图》卷,清,禹之鼎绘,纸本,墨笔,纵39cm,横136.5cm。
  本幅自题“风木图”,款署:“丁丑嘉平为紫翁老先生写,广陵禹之鼎。”钤“禹之鼎”、“慎斋”印二方。该卷由查声山题签,姜宸英书引首,后纸有宋荦、朱彝尊等十八家题诗(记)。丁丑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禹之鼎时年51岁。
  “风木”在古代寓有悼亲的含义,王瑛的父亲于康熙丁丑年亡故,所以该年十二月,禹之鼎便应邀为王煐画了这幅为父守孝图。
  画面上王瑛头发披散,满面哀伤,身穿素袍,挺身肃立。身后苍松挺拔,林间烟雾缭绕,丘岗坡沱,溪流环绕,树木、枯草在寒风中萧萧瑟瑟。
  画中人物的面部用淡墨层层晕染,突出凸凹之感,发须则以极细的墨线写出。衣纹用飘逸的“兰叶描”绘出。树的画法较为工细,树干用双勾写轮廓,以鳞皮皴表现其纹理,树叶则有的用双勾夹叶,有的用笔点写。坡石用干笔皴擦,远山以浓墨轻扫而出。
  该图通过荒寒寂寥的氛围烘托,以景衬情,营造出哀婉凄幽的意境,生动地表现了像主的哀思,正如朱彝尊所题:“鸿胪下笔写寒木,飒飒风声动林间。……新图别自开生面,林底飘残泪满裾。”禹之鼎画选
清 严绳孙、张纯修、禹之鼎京口三山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京口三山图》卷,清,严绳孙、张纯修、禹之鼎分段绘,纸本,墨笔,纵26.5cm,三段画卷分别横96.2cm、80cm、88.5cm。
  此件作品无年款。首段为严绳孙所绘,钤“绳孙”朱方印、“藕渔”白方印。中段为张纯修所绘,钤“见阳”白方印。末段左下角钤“禹之鼎”白文印、“慎斋”朱文印,因此断定此段为禹之鼎所绘。因画幅上有张纯修的收藏印“见阳子珍藏记”、“见阳书画”、“神品”,尾纸有严绳孙题跋:“壬申夏五月似见阳老祖台长兄览正”,推断此图画完后归张纯修收藏。图当绘于壬申年(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或之前,禹之鼎时年46岁。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春,禹之鼎因厌倦官场应酬,身心疲惫,正值当时刑部尚书徐乾学解职回籍,受其之邀,一同南下,游历江南,僦居太湖的洞庭东山,直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才北归京都。这一段时间是他创作较为自由的时间,作品也传达出较为闲适、真挚的情感。
  此图卷共为三段,分别为严绳孙、张纯修、禹之鼎所作。金山、焦山、北固山世称京口三山,位于镇江。画面以同一视角描绘金山与焦山对峙江中的情景,均为墨笔写意,虽风格各异,但都意在表现江南水乡湿润清秀的特质。严绳孙所绘写意重于写真,墨色干湿浓淡层次分明,清隽雅逸。张纯修所绘则突出江南多雨迷濛的特点,用笔湿润,具有烟岚之气。禹之鼎所绘最为写真,刻画细腻生动,用笔淡雅秀润。图中金山寺寺宇楼台层层相接,一塔拔地而起直指云天,“塔拔山高”,无论近观远眺,总见寺而不见山,有“寺里山”之说。江边,帆影绰绰,人影剪剪。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张鲁翁像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鲁翁像》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9.7cm,横212.3cm。
  画心款署:“方伯张公取'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之句为题,属补尊照于内,时庚辰春,广陵后学禹之鼎。”钤“禹之鼎印”白文方印、“尚吉”朱文方印。庚辰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之鼎时年54岁。
  画中主人公的五官轮廓用淡墨勾勒,又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衣纹用兰叶描,轻重变化有致,得惟妙惟肖之趣。
  禹之鼎为人画像不仅注重形神兼备,也通过对人物所处环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某种特定性格。据禹氏亲笔题款可知,他是应像主的要求,以唐代诗人李颀《东京寄万楚》中的诗句“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所表现的意象为背景完成这幅肖像画创作的。图上明月清辉,水流缓缓,营造出的清寂幽然的环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像主淡泊宁静的心态。有学者考证,像主为张霖,参见宋健《<张鲁翁像>像主是谁》一文。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黄山草堂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山草堂图》卷,清,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40.3cm,横131.8cm。
  本幅左下自题:“壬午秋月禹之鼎写。”钤“禹之鼎”白文印,“慎斋”朱文印,右下角钤白文印“必逢佳士亦写真”。壬午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禹之鼎时年56岁。
  从尾纸顾瀛的题记中悉知像主为田广运,江南泰州(扬州)人。题记中记述田广运幼年能文,声名乡里。其祖父田显吉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乡里的前辈说其子也将为进士,但未能言中,直至田广运中第之后,总算是祖孙接踵,始得继志。
  禹之鼎凭藉对江南园林的熟悉,在狭小的尺幅中营造出春夏秋冬四季之景。暮冬初春,梅花朵朵,清淡宜人;阳春三月,玉兰满枝,暗香盈袖;八月清秋,海棠娇媚,秀色可餐。嘉树郁郁,翠竹萧萧,一花一木均见精神。青砖黛瓦,“听雨”;红栏水榭,“知鱼”;粉墙洞门,“穿月”。太湖石风骨秀爽,以黄石堆砌,表现其矗立于“天池”之畔云雾缭绕的情趣。中间一人悠闲垂钓,正如尾纸中陈彝的题诗:“十里烟波一钓徒,人生只合恋莼鲈。菉(施)毕竟娥眉妒,赢得鸣琴又一图。尧封直到海南天,便落风尘也似仙。请看图中是何世,仁皇甲子太平年。”
  画面中主人公的面部用淡墨细勾五官,胭脂色淡晕两颧。将人物置于江南园林的背景下,“融端庄、含蓄、幽静、雅致于一体”,表现出“不俗”、“大雅”的文秀气质。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云山烂漫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云山烂漫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3.4cm,横162cm。
  本幅右上自题“云山烂漫图”。左下以小隶题:“辛巳春三月广陵禹之鼎敬绘。”本幅钤印:“高云共此心”(朱文),“必逢佳士亦写真”(白方),“禹之鼎”(白文),“慎斋”(朱文)。辛巳为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画家时年55岁。尾纸吴孟龙题诗云:“抱膝者谁,凝然独坐,看遍乾坤,只如此大。半生游橐,维云与山,出入怀袖,而心自闲。尺幅之中,备诸众美,天下文章,毕聚于此。一行作宰,惠风孔长,愿为霖雨,普润四方。”后有王丹林、朱载震、孙致弥等人题记。
  幅中画的是界陶先生朱扆坐于山间半腰的坡石上,豹皮铺地,神情凝重,临高望远,遍览群山,其身后苍松劲健繁茂,传递出像主虚怀若谷、“宁静致远”的境界。
  画家捕捉住像主“老目神浅,皱纹褶多”的面部特点,刻画入微细致。衣纹画法以吴道子的“兰叶描”为主,兼有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表现出衣服的质感,透露出像主的儒雅之气。其山水画风受明代蓝瑛的影响,清简秀润,兼工带写。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翁嵩年负土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翁嵩年负土图》卷,清,禹之鼎绘,纸本,淡设色,纵41.8cm,横128.8cm。
  本幅题“负土图”。款署“康熙丁丑仲夏广陵禹之鼎写”,钤“禹之鼎印”、“尚基”印二方。丁丑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禹之鼎时年51岁。卷后有张英、高士奇、孙应龙等多家题跋。
  此图描绘翁嵩年带着仆人为亡故的亲人负土建坟的场景。画中翁嵩年头戴方巾,神情肃然,腰缠麻绳,右手拄杖,侧立桥头,遥指前方,面向两仆似有所语。背景郁树葱葱,荒草遍地,小桥流水,偏僻而雅静。翁嵩年的负土之举被看作是行孝的榜样,因而得到了题跋人士的纷纷赞扬。
  画中的主要人物面部用淡墨晕染,然后再渲赭色,惟妙惟肖,形神兼具。衣纹以“兰叶描”画出,潇洒飘逸。仆人仅用几笔勾出,其衣纹和裸露的腿部以遒劲粗放的线条写出,具“钉头鼠尾描”的笔意,突出了人物的动态。
  此卷的构图颇具匠心,以次衬主,静态中蕴涵动势,背景荒肃寂静,彰显了主人公优雅的气度和忧伤的心境。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月波吹笛图卷(点击见全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月波吹笛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26.4cm,横144cm。
  款题:“月波吹笛图。戊辰春仲月广陵禹之鼎。”钤“禹之鼎”白文印、“慎斋”朱文印。戊辰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禹之鼎时年42岁。画面左上方有朱昆田、查嗣瑮二家题诗,朱诗为:“夜色模糊水面宽,凉烟漠漠月团团。一枝渔笛一枝橹,半入芦滩半蓼滩。人间随地是风波,湖上归来乐事多。载得鱼儿与菱女,楚歌不唱唱吴歌。昆田自题。”查诗为:“曾记仙翁铁笛词,笑他俗客倚楼诗。看船鹤去天如海,我欲从君作桨师。笛声流共水声流,清滑南湖一片秋。好载绿蓑随意去,便逢烟雨不须愁。月波即烟雨楼俗讹也。朗山查嗣瑮。”尾纸朱昆田题诗:“朱三十五住吾州,为恋蓴鲈买钓舟。我亦还家作渔父,夜凉吹笛月波楼。吴侬种水是生涯,朝时荷花暮芡花。蟹舍郎当渔屋小,垂杨影里占鸥沙。禹郎画笔近来无,邀写鸳鸯一片湖。不见当年黄子久,由拳曾作读书图。取朱希真渔父词意作三绝句,索广陵禹尚基画。昆田。”
  画面平淡恬静却暗含深意。卷首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月波楼,按卷后查嗣瑮的题记中所说“月波即烟雨楼俗讹也”,表明月波楼即浙江嘉兴有名的烟雨楼。而图中所绘人物朱昆田的家乡就在浙江嘉兴。画面中夜色深沉,月色幽淡,水波荡漾,四周嘉树垂柳掩映,朱昆田身着布衣,头戴斗笠,作渔翁打扮,坐于扁舟船尾之上独自吹笛,神情专注。此画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吹笛打鱼的心愿,而且寄托了像主的思乡之情,独特的意境生动地传达出朱氏恋乡思归隐的心绪。禹之鼎画选
清 禹之鼎 春耕草堂图
画心纵高30.4厘米 横128.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点击见全卷)

  画面桃红柳绿,春水潺潺。图中的主人翁是位年近花甲的朝廷命官。他头戴草帽,右手拈须,左手向背,站在河沿正视前方,人物形态极为传神。旁有两童侍立,一童持杖,一童背书卷。图左侧是郊外,草庐茅舍,城廓依稀,花木正茂。远处是一片桃花林,一农夫在田中赶牛耕作。背景是一派春意盎然、农事正忙的景象,把春天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画家无论是在构图、笔墨技法,还是敷色染彩上,都体现出极深的造诣。


禹之鼎画选
清 禹之鼎 竹林七贤图 手卷 设色纸本 拍品(点击另开窗口)
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幽篁坐啸图 山东省博物馆藏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双英图 清华美院藏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牟司马相图 中国美术馆藏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赏画图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人物禹之鼎画选
禹之鼎 江乡清晓图 旅顺博物馆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