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诗词书法集》序

作者:子央
李铎,这位名闻遐迩的书法大家,书风素以古拙沉雄、萧洒奔放、刚健清新见长而独树一帜。然而,人们多不知道他在古典诗文上的修养和造诣相当深厚,不论是唱酬应和还是托物寄兴、缘事题对,常常诗兴勃发,诗思敏捷,诗意盎然。

作为一名军人,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写下了几百首诗稿。诗,伴随着他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只有了解作为诗人的李铎,才能更清楚窥见他的书法艺术发展的轨迹。在李铎心灵的湖面上,不时泛起诗的涟漪,或激越,或委婉,或沉雄,或静谧,一如本心,一如其人。

绿萼盈枝逾小墙,冰肌玉骨喜凌霜。
西风不解寒梅意,斗却西风蕊更香。

诗人喜梅,也爱画梅,喜其香而不腻,华而不艳;爱其疏枝劲挺,独具铮铮性格。诗人并有言谓其曰:“此人之所以向达也。”这首作于70年代末的咏梅诗,借梅自励。

80年代初,家乡湖南日报《洞庭》文艺副刊请李铎题词,他以“洞庭”之意命题,书奉七绝一首:

汨罗西向洞庭间,晓雾初开水接天。

远看千帆分雪浪,一螺青黛落苍烟。

这“远看千帆”与“一螺青黛”,仿佛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而诗人的怀乡恋土之情亦宛在其中。

李铎的诗作,很多写于出游之时,一旦忘形于湖光烟岚之间,跋涉于崎岖山径之上,往往灵感骤至,诗如泉涌。

客子停舟欲上楼,登临回望梦江秋。

乡书日夜浮黄鹤,闲却霜天万里鸥。

这首诗作于1985年的中秋。巍峨壮观的黄鹤楼重新落成后,李铎应邀登临览胜,面对浩浩荡荡的江水,俯瞰龟蛇锁大江的形势,遥想黄鹤楼的沧桑变迁,诗人感慨万千,欣然命笔,遂成这一七言绝句,此诗一出,即流传开来。

秦川绿岭莽蓁蓁,麦积仙宸气入云。

福地洞天连紫脉,石门斜月出冰轮。

伏羲圣迹人文祖,道启鸿蒙宛尚存。

对榻西堂清话歇,快将幽胜荐都门。

这首游天水胜迹即事之作,感山川之形胜,发思古之幽情,恰似“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读来令人心折。

李铎在畅达豪吟之中,也不乏有清丽婉转的音调,试看为湖南日报潇湘副刊《故园情》专栏所填的卜算子一词:

日梦潇湘风,夜梦潇湘雨。

更梦潇湘一片云,载我潇湘去;

俯首看潇湘,美景清如许。

帝子乘风下翠岚,我亦随风与。

如梦如幻,如歌如诉,仿佛凭虚御风,视通万里。于浪漫之中透出几许绵缠与悱恻。

闳中而肆外,纳古而吐新。李铎的诗词篇章,多是情真意切、由感而发的智果。
他曾应连云港市嘱约,为其撰一对联:
云海云天海天一色,连山连港山港齐辉。

此处将“连云港”3字巧妙地镶入联中,对仗工整,自然贴切,观者对其字其联珠联璧合无不击掌称绝。

李铎作诗,格律谨严,用字讲究,平仄粘对和谐,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形式美,以表心境。品尝其味其韵,如天籁自鸣,清泉流响,潇洒明快,自然清新。每每于铿锵顿挫中抒发胸中浩气,折射心灵之光。更为可贵的是,一咏一叹,充满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爱恋与赞颂,洋溢着对社会对人生的讴歌与体察,流露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在大庆油田,他抒发了对石油工人的崇敬之情:

井机高架满平川,热雨冰风若等闲。
管道输油襟八极,铁人啸傲紫微巅。

参观了新唐山,他又是何等的欣慰与激动:

唐山今日又如何,且看琼楼复几多。

绿树银灯光熠熠,无边星火暗银河。

对国防科技成果,他更是欢喜尤加,80年代初,欣闻我国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他有感而赋:

云物霞光拂曙曦,潜龙伏海射虹霓。

残星几点嗟晨早,长箭高飞乱鬼狸。

巨浪翻花花涌浪,轻鸥击水水争嬉。

一横剑气秋风爽,直入青云带水犁。

澳门回归已进入倒计时,指日可待,1999年夏天他在乘汽艇作环澳门游时,又喜赋佳句:

澳陆飞梭越海桥,门前舟楫竞犁涛。

回看岸柳杨风处,归来紫燕喜登巢。

此诗将“澳门回归”4字巧妙地嵌入每句之首,作为一首藏头诗,非常自然妥当,且“紫燕”是澳门回归的吉祥物,而此诗早于吉祥物公布之前半年多,此处又是巧合。

诗言志,书传情。诗的抑扬顿挫与书法的纵横开合,诗的一咏三叹与书法的一波三折,诗的音韵节奏与书法的轻重徐急,在内含美质上是契合一致的。诗的意境,也是书画创作的至高境界,能达此者,便是“风流高格调”。从这个角度看,李铎作为诗人书法家是当之无愧的。他用诗的琼浆浇铸胸中块垒,用诗的甘露涵养腕底笔墨,从而赋予线条以生命的活力,在挥洒自如、阳舒阴惨中,抒写着理想、追求与向往。他的书风与他的诗意达到了相应相合,如果说他的诗词是诗苑佳卉、空谷幽兰,那么他的书法则像书林巨树、墨海游龙。他时而向墨海潮头遨游,时而于诗国幽境倘佯。进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艺术境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