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印材在宋、元两代普及的情况

作者:孙向群
《霏雪录》中对王冕用“花乳石”刻印的记载,使得今天的人们一致认为王冕是目前所知的首位文人篆刻家。其实不然,上面说到的南宋吴景云虽然是刻铜,但是一个“刻”字就从本质上否定了王冕所谓的“首位”。此外,笔者又于文献中读得有关宋、元人以石质材料为印材的一些资料,说明了文人用石头刻印也不是从王冕开始或者因王冕用之而得普及的。

宋代杜绾《云林石谱》 卷中里记载了宋人用三种石材为印材的史实:

石州石

石州产石深土中。色多青紫或黄白。其质颇类桂府滑石。微透明。土人为物像及品物甚精巧。或雕刻图书印记字画极深妙。

辰州石

辰州蛮溪水中出石。色黑诸蛮取之磨刃。每洗涤水尽黑。因名墨石。扣之无声。仿佛如阶州者。人琢为方斛器及印材。粗佳堪为砚。间有温润不可多得。
光州石

光州浮光石产土中,。亦洁白质微精燥。望之透明。扣之无声。仿佛如阶州者。人琢为方斛器及印材。粗佳。

杜绾字季扬,号云林居士。山阴人,宰相杜衍之孙。《云林石谱》据该书前孔传作序的时间为“绍兴癸丑夏五月望日”,既1133年,这本书约成于此时前后。书中共记石品一百二十六,对其产地、质地、用途等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宋代,中国有两个辰州,一是现在的湖南沅陵,二是现在辽宁蓋县。从称“蛮”上看,有可能是指湖南的辰州。光州是今河南潢川县。“扣之无声”句,说明这两种石头的质地较松,不象是玉等较硬的石头,根据“仿佛如阶州者”,查该书中对“阶石”的记载:“阶州白石。产深土中。性甚软。扣之或有声大者……”也说明了这一点。所谓的“琢为印材” 指的就是人们用相对较软的石质材料预先制作好的印坯,当和现在一样是为了方便人们刻印而专门加工的。关于预先制作好的石质印坯其实早在北宋时就已经出现了,黄山谷《山谷集》 卷三“谢王仲

至惠洮州黄玉印材”也是有力的证据:

洮砺发剑虹贯日,印章不琢色蒸栗。磨砻顽钝印此心,佳人持赠意坚密。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月临天闲豢真龙,新诗得意挟雷风。我贫无句当二物,看公到海取明月。

这种预先制好印坯的出现,告诉了我们,在宋代人们用石头刻印是很普遍的事情。在楼钥《攻媿集》 卷七十九中有:“……近世工于临画者,作伪古印甚精,玉至刻滑石为之,直可乱真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定,用较软的石材刊刻印章在宋代已经不是什么稀罕只事了。

于唐元 《筠轩集》 卷九见“绩邑石印诗序”中有以下内容:

夫石以形不以气者也。其在地之四象为少阳焉。故见于医经饵之能长生。剡为矢鏃。坚可以御侮。人见而拜之者。不以为狂。繇星而陨者。不以为异。大山长谷之间。穷荒远儌之奥。神剜鬼剔千怪万状。孰可殚纪其能以印章者。惟绩邑最。大抵符章篆刻所以示信而防民之伪也。向使示民之信而终以履信。防民之伪而终以无伪。岂俗吏能之哉。是石也。确而厉。廉而方。生于油溪寂寞之滨。

“绩邑”为现在安徽绩溪,从“殚纪其能以印章者。惟绩邑最”句看,说明以石质为印材刻印在当时不止绩邑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也有,已经较为普遍了,所以唐元才会作出以上的比较。再说,在其他元代文人刻印的资料中也有用石头为印材的记录,看来元人用石材刻印也并非是由王冕开始的。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