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珪的生卒年考

作者:孙向群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倪瓒的小楷《静寄轩诗》卷(图一),卷中还有张绅题写的篆字“静寄轩”、“静寄轩诗文”。秦约 的《名迹录序》中告诉我们,朱珪号静寄居士,因此静寄轩当是朱珪的斋号,郭翼 在送给朱珪的诗中有“幽居巷里时相见”句,清初沈心在论印诗的注里也有“朱伯盛住昆山幽居巷”句,看来朱珪的静寄轩当在昆山的幽居巷里。

根据《静寄轩诗》卷后倪瓒的 “辛亥十二月云林子过云门先生娄江寓馆,遇伯盛,相从累日,作此并书云门题篆焉二十二日” 题跋,我们知道倪瓒写此卷的时间为洪武四年十二月,是年若按正常推算当为1371年,但因为是农历十二月了,按公元历当是1372年的一、二月间。倪瓒的诗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是“朱伯盛氏小像赞”:

游乎古六艺之书林,业刻符而工摹印,类夫鲁独居之男子,身不娶而能忍贫,饮沆该瀣而为浆水,友寂寞而与邻。瘦骨昂藏老鹤精神,盖将追踪西塞山之鱼,锺武桃花源之民者非耶。

第二部分为“刻古印诗四韵”

炜煌金石刻,郁崛蛟螭文。犹遗姓名在,萧然秦汉分。宝玉道几息,瑰奇散如云。朱翁业古艺,千载挹清芬。
第三部分为“静寄轩诗”

静寄轩中无垢氛,研苔滋墨气如云。匣藏数钮秦汉印,白玉蟠螭小篆文。

独行应如鲁独居,心同柳下孰云迂。纵教邻女沾濡急(点去,下改为“衣沾湿”)

身是梅花树下僧,茶烟轻扬鬓鬅鬙。神清又似孤山鹤,瘦骨伶仃觉爱僧。

以上内容是倪瓒把他张绅家里所见到的朱珪进行了相貌性格、特长爱好以及生活状况等全方位的描写,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位面目清癯有神、性格孤傲善良、终身未娶,浑身书卷气的老年篆刻家、收藏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黄惇先生对朱珪的生卒年有如下推断 :

从卢熊《苏州府志》刊印的时间为1379年判断,朱珪的卒年不会下延至1379年后,因按惯例在世的人是不能写入地方志的。又见张慧剑所编《明清江苏文人年表》载:“1376年(洪武九年)昆山朱珪(伯盛)汇辑平生所刻碑文为《名迹录》——《缘督庐日记》戊子,珪所著有《印文集考》。”另据《卢志》称朱珪五十不娶妻,估计朱珪卒时当50岁或略大于50岁。是知他的生卒年当为“1327年后——1379年前

如果按黄先生的推断,洪武四年时朱珪约44岁左右,当正值壮年,那么倪瓒看到的为什么是“瘦骨昂藏老鹤精神”的“朱翁”老年形象?按倪瓒的描写,洪武四年时的朱珪肯定不止四十几岁。

查《名迹录》卷六中卢熊的《印文集考序》,此序作于至正二十五年,但是文中曰:

珪字伯盛、清淡寡欲,五十不娶, 然有出尘之志,永嘉李季和、清河张伯雨、会稽杨廉夫、昆山郑季明咸所嘉尚云

以上文字说明朱珪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就已经约有五十多岁了。那么,洪武四年时的朱珪应该约是五十五到六十岁的人了,这个年龄和倪瓒描写的有点接近。另据,《名迹录》的秦约作序的时间虽然为“洪武九年”,但是书中还有朱珪刻的卢熊撰于洪武十年的《杨子经墓志》,可见朱珪至少在1377年还活在世上,而且身体尚健,还能有体力刻碑。因此笔者推断朱珪的生卒年当为1314年前后——1377年后。

另在倪瓒的小楷《静寄轩诗卷》里,有一“朱玮玄印”,师法汉印,气息古朴、接近元人。但朱氏玮玄者何人?待考。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