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解析

古人云:“印、信也”。印章作为持信之物是私有制产生之后的产物。

专家推测我国玺印起源约在商后期,至今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经西周、春秋的发展在战国时代盛行起来。

印章不仅是持信之物,而且是权力的象征。据《独断》记载:秦以前的玺印尊卑共之,“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因当时上好的玉难寻,且不易加工),群臣莫敢用。”这说明秦以后玺印不仅是持信物,而且是天子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说明秦代曾经建立过官印制度,有人考证:秦统一六国后,等级制度森严,在少府设置了专门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

汉代有官印制度,且对玺印的文字数、官职名称、特别是对印之材料、绶带、钮制都作了规定。现代刻印、一般姓名印、称印或称章,而远在汉代在同一方印上,既称印又称章,何为?原来,汉武帝时曾推算阴阳五行,认为汉为土德、土之数为五、即“印章”、“印信”等连用,凑足五字,如“丞相之印章”,知为汉武帝时物。

隋唐,印章没有重大发展,武则天掌权时,因“玺”与“死”近音,下令将“玺”改为“宝”。北宋徵宗善长书画艺术,他拥有印章、收藏章、闲章极多,金灭北宋后,从宋都获皇帝玉宝15枚,金宝7枚、金印1枚、镀金银宝5枚、共28枚,各种杂印35枚,对印章的继承发展有一定作用。明清之际印章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清代,王廷恰先生指出:“明清篆刻艺术足以胜出汉印,则有两种典型朱文印:一为行云流水般的细朱文印,一为以钟鼎文入印的圆拙遒劲风格的朱文印。细朱文印的书法如何优美,线条如何妩媚流畅,印面设计如何奇巧,构思如何精美别致,刀法如何娴熟精湛,毋庸赘言……明清篆刻艺术家,对印章艺术具有极深刻的理解,因此能在汉印艺术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新”。

现代印章艺术在继承明清的基础之上又有发展,出现许多篆刻艺术大家如:赵叔儒、邓如石、吴昌硕、齐白石等。西冷印社聚集着中国印章艺术之精英,而大康先生经十数年的努力,出版了印学史上的巨著“印典”。
总之,印章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相信在新的世纪里,这一充满底蕴的印章艺术将会获得空前发展。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