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改革的梅兰芳启示

作者:傅谨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2007年7月16日~8月12日,改了校名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在全国六个城市进行大规模巡演,其中最为别致的,是每到一地都安排一场“赴法模式”展演。所谓“赴法模式”,其名源于2005~2006年北京戏校为赴法国以及欧洲其他城市巡演,专门创排的一台剧目,它由北京戏校的法国留学生索梅尔担任导演,采用将京剧课堂教学搬上舞台的新型表演模式。

这一别致的表演模式,在2005曾让北京戏校在巴黎包比尼MC93剧场连续演出27场,创下京剧在海外单个剧场里连续演出的纪录;2006年,这台剧目再次在这个剧场演出10场后,继而到意大利米兰、希腊雅典演出,同样引起强烈反响;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2月5日,北京戏校携这台剧目第四次赴欧洲演出,在比利时和法国的四个城市再次获得成功。

如今,“赴法模式”回到本土展演,而有关京剧境外演出的话题,再度被关注。

京剧如何失去了流行国际的机会?

京剧的海外市场,向来备受关注,尤其全球化进程加速,文化交流的意义已经远超出文化贸易的经济层面,更被看成是不同文化、文明相互理解沟通和竞争的重要方式。因此,包括京剧在内,中国传统艺术在本土之外的推介,尤其是西方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态度与评价,其意义也已被放大。然而,坦率地说,至少在近几十年时间里,虽然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可中国的京剧在海外、尤其是在西方观众心目中仍然陌生。

一直来,京剧的海外观众,主要集中于华人华侨,他们是为抚慰思乡之情走进剧场,西方普通民众中,连出于好奇欣赏京剧的观众也不多见。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是文化部直属最具实力的文化交流机构,长期以来致力京剧的海外演出与推广,虽然不是毫无成效,但到目前,市场开拓比较成功的,还是那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较深的日本以及东南亚等等。这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异质文化相互交流的目标还很远,与非洲、拉美和中东等民族的传统艺术在欧洲的传播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多样性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思想潮流,欧美文化艺术产品固然大肆进入后发达国家,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从知识分子到普通民众也渐渐对非西方文化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亚、非、拉和大洋洲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艺术在西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欢迎。其中有追逐时尚的成分,但是西方人在文化上也开始摒弃以往的狭隘与傲慢,对异质的非西方文化渐渐变得宽容,更愿意接纳。

然而,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与这一世界潮流是不同步的,中国艺术似乎并没有抓住这一带给非西方文化艺术的机遇,分享到多元文化普及的红利。

梅兰芳成功美国行的启发

我们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为什么没有像其他非西方艺术那样为西方人接纳?

对京剧历史略有了解的读者知道,在70多年前,梅兰芳赴美国访问演出时就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1930年梅兰芳赴美访问演出,是中国传统艺术家出于文化交流的目的赴海外演出的开端,由于这次演出从筹划伊始就没有被当成普通的商演,它的文化交流性质过于显豁,因而此次出访的主事者们,对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方式以及演出剧目的选择,都曾经颇费踌躇。根据现有的资料,不仅直接策划梅兰芳访美的齐如山为之反复思考掂量,梅兰芳自己也曾经求教于包括胡适在内的多位了解东西方文化的著名专家学者。而如何通过一场演出最大限度、最有效地传播京剧艺术甚至中国文化,正是问题的核心。

在梅兰芳赴美之前,齐如山等人就为他的演出准备了非常完整的京剧普及资料。为了这次演出,他派人专门撰写的《中国剧之组织》,分“唱白”“动作”“衣服”“盔帽”“胡须”“脸谱”“切末”“音乐”八个部分,全面介绍京剧的表演、唱腔、乐器、服装与化妆、舞台装置等等,并且配之以多幅形象的插图,让美国观众走进剧场之前就对京剧及其表演有了初步印象;同样是特地为赴美演出准备的《梅兰芳歌曲谱》以及对梅兰芳个人的介绍,足以让普通美国观众走近这个此前他们毫无所知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并了解到相对于欧美戏剧和音乐而言非常独特的演唱艺术;还有大量用英文书写的剧目说明。在梅兰芳美国演出期间,还专门编纂了以胡适先生的文章《梅兰芳与中国戏剧》为开篇的英文专辑《梅兰芳太平洋沿岸演出》。
至于赴美演出的剧目,无论是齐如山的回忆还是与胡适相关的资料,都清楚地说明,梅兰芳访美演出的剧目经过了精心挑选安排,确保其足以代表中国戏曲之精华,尤其是力求最能体现中国戏曲美学的特征。以深谙京剧艺术规律和具有世界视野的专家眼光,挑选最能代表京剧精华的剧目,才有可能向世界展现京剧最灿烂的一面。《汾河湾》《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打渔杀家》和《刺虎》等等,都是齐如山所说可以“完全代表中国剧”,又能“尽梅君技艺之能事”的剧目。所有这些认真而专业的精心准备,是京剧能够在美国引起艺术界以至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极高评价的原因。

北京戏校在法国成功展演,虽然不能与梅兰芳赴美演出相提并论,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赴法国演出之前,北京戏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戏曲演员基本功训练的艰苦、复杂而又独特的过程搬上舞台,在剧场里用戏剧性的手法将京剧介绍与剧目融为一体,更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而且,他们在欧洲演出时的剧目组合,也充分考虑到京剧核心的美学价值的展现,各不同场次的演出均以《打金砖》《拾玉镯》《昭君出塞》等足以表现京剧传统精华的剧目为重心。

只有把京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推向世界,才有可能获得艺术的跨文化交流的成功,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改革”京剧的反思

数十年来,面对国内京剧市场不景气的现状,京剧界内外虽在努力寻找原因,而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却是认为京剧的剧目与表现手法已经“落后”于时代,不符合现代青年的审美趣味。基于对京剧本身和对青年一代理解京剧能力的双重怀疑,几代人曾经那样坚定地认为,只有通过对京剧的彻底改造才能重建京剧与观众的联系。然而,多年改造的结果,京剧不是离观众与市场近了而是渐行渐远。
北京戏校“赴法模式”的演出,功法都是旧功法,剧目基本是老剧目,没有做什么“推陈出新”的改革,也没有为这些传统戏“注入”什么“现代意识”,只是将京剧演员的传统训练过程展现在舞台上,就成功地吸引了大批异域观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以前为京剧的危机把错了脉,开错了药方。
京剧是中国的戏剧,如果它连外国人都能吸引,那么对本土的观众,就没有理由不能产生更强大的吸引力。京剧面临的困难,根子不在京剧本身有什么缺陷,也不在于传统京剧与新时代青年的趣味之间存在多大美学距离;而是传播与运营环节遭遇的困难,其根在于多年来形成的僵化体制,不彻底改变体制,无论怎样努力改革京剧,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盲目“改革”结果也许只会把京剧越改越糟。

其实,时处京剧界内外对于京剧的文化与艺术价值的自信远远未能重建的背景下,京剧要重新唤起本土民众喜爱的热情,需要好的推广、好的宣传、好的市场营销。创造性地策划了北京戏校“赴法模式”的法国留学生索梅尔,他尝试着找到了一条向西方普通观众推介京剧的便捷道路。而我们有那么多对京剧艺术领悟更透彻、研究更深入的专家,改革开放30年了,何尝不能在中国这块孕育和滋养了京剧的土地上,找回京剧的市场,让京剧重新回到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中?关键是,要把“为最好的京剧做最好的推广”作为努力方向。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