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尺牍书法艺术研究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唐末五代之亂,一切文化歸於荒廢,書道自然也衰落。宋朝的統一,一般的文化逐漸復興;書法方面,則保存了所謂晉唐的古法。儘管北宋前期專以王羲之書法風格為時尚,但並無出現過復古立場的書法家。有別於唐代之尊崇法度,表以尚意書風,北宋書法在書法史上別具意義。宋四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卓然有成,在書法史上各具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後世影響相當深遠。

宋四家中,傾畢生於書法藝術之追求者,儘有米芾,故其於書法上之成就不僅特出,更為廣博。米芾少學顏、柳、歐,後學褚,從其作品得之必學盡二王的各體;由此可知,米芾是無書不學,先從楷法著手,一步一步地追溯上古,融會貫通,自成「一家書」。古人在書法上一向是保守一個藩籬,惟獨米芾與蘇軾、黃庭堅諸人,能突破這一界限,成為夭矯跌宕的能手。所以他們的書風,直到南宋初期仍然盛行。米芾又是成就於蘇軾和黃庭堅之後,所以他更善於取古人之神而遺其貌,非僅在一點一畫上下功夫。米芾傳世書跡頗多,赫赫有名者如《論書帖》、《蜀素帖》、《苕溪詩卷》、《元日帖》、《吳江舟中詩》、《致竇先生尺牘》、《珊瑚帖》、《王略帖贊》等,皆是令千古愛好書法藝術者賞玩不已之佳作。

米芾更有理論專書《寶章待訪錄》與《書史》兩卷,為其個人鑑賞書法的實錄;另有《海岳名言》一卷,雖然是提綱挈領文詞簡要的著作,但多經驗之談,足以作為後人研習書法的南針。「書論」亦是米芾於書法藝術上的一大貢獻,提倡明白的品評語言,崇尚天真自然的書風,又提及尊晉卑唐的評書標準,態度明確,觀點清晰,此點在宋代乃至書法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
米芾書法影響始於南渡之後。北宋有其子友仁、有知,及陳昱;宋室南渡後,高宗開始重視米書,內侄吳琚專學米書,幾可亂真。元代鮮于書、趙孟頫都收藏過米書,並給予高度的評價。明代董其昌學米而出之以淡,斂戢元章跳踉之習;清初王鐸學米而益之以猛,張皇元章馳驟之勢。

宋四家書法各有其特色,但就書法藝術言,米芾最多變,師承最廣,專研最深,收藏博多,在宋代書壇上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而現代學者研究米書者眾多,唯鮮有人將尺牘獨立論之,於感其頗具研究價值,故興起一探米芾尺牘之書寫背景與書法藝術之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文以米芾尺牘之書法藝術研究為題,經由米芾所處的時代及生平作品、思想、學書歷程等探討,希望掌握米芾尺牘之書藝美學特色及筆法析論,從而完成以下目標:

一、        系統化整理米芾之尺牘數種及尺牘內容研究。

二、        給予米芾尺牘的書藝成就以客觀的評價。

三、        專論米芾筆法及其尺牘上的應用。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        概述法
將米芾之生長背景與書學背景做一探討。

考米芾生平、仕宦、交遊、書藝、筆法、論書觀點。

二、        蒐集法

宋代散體書信格式及用語,米芾之生平事蹟、學書歷程、書蹟著錄、書法理論的著作、其他著作、宋代至今學者對米芾書藝之評論,舉凡相關的論文、期刊、專書等均蒐集。

三、        分析法

運用分析法,將蒐集之資料作歸類,將尺牘按時間作一排序,並作書寫背景簡介與書法藝術賞析。

四、        歸納、觀察法

對米芾尺牘作一歸納,統整書寫時間及背景探究,並觀察其用墨、表現手法、章法、佈局,作為鑑賞之依據。

五、        鑑賞法

以藝術美學的觀點,鑑賞分析米芾尺牘。

六、        肯定法

以書學角度,肯定米芾的書學價值與歷史地位。

第四節        文獻探討

至今已有許多人研究過米芾,不論在其人、其書,甚至其畫上都有研究,以研究書法者居多,以下乃於作此研究參閱的部分:

一、        高輝陽先生於民國六十二年發表的碩士論文《米芾其人及其書法》,主要探討米芾之生平與性格,尤其對米芾的生長背景考證得十分精細,可惜對「米芾其人」與「書法」兩部分,探究得不夠深遠。

高氏另有〈米芾宦遊考〉之專篇文章,對米芾從少到老的居處、行跡、所為作一探討,對日後考證尺牘的真偽及書寫年代是一大助益。

二、        劉正成主編,於西元一九九二年出版的《中國書法全集 37 宋遼金 米芾一》與《中國書法全集 37 宋遼金 米芾二》二冊,為目前米芾作品考釋與書蹟觀摩的最佳參考書籍,但對米芾作品考證、書學理論及筆法著墨未深。

三、        鄭峰明先生於民國八十九年著作的《米芾書學之研究》一書,對米芾之書學背景、生平、交遊、思想、書法作品作一介紹,但可惜的是此書涉略推廣而論述則流於浮泛。

四、        曹寶麟《抱甕集》對米芾《篋中帖》、《太師行寄王太史彥舟》、《竹前槐後詩帖》、《樂兄帖》、《拜中岳命作》、《監斗帖》《露筋之碑》、《閏月帖》多所考證,對書寫背景及筆法研究之深,又根據文獻佐證,提出個人見解,不流於世俗之泛說,堪稱當前未盡研究之典範論述。
五、        另有一些專篇文章對米芾的書風及用筆惟有深入的探索,但就尺牘的專研上,並未有專門提出來研究。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