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尺牍书法艺术研究第六章

第六章          結論

米芾尺牘之風格,依余之見,大致可分為前後兩種風格;前半部文人之氣較重,似乎是在心底已有方案才下筆;後半因隨年紀增長,生活上的洗鍊,使書風亦受影響,筆鋒中夾帶自身的感情,如此也多少反應其個性,這些個性從一些史料記載,如怪誕之行為及「米顛」之稱號即可看出。

米芾自然放縱的個性,大膽表達其內心的想法,當然在一早期的尺牘上較難發現,因為當時的米芾,常委身於達貴之間,後來不做官,反而豁達,對人、事、物都能坦然表示個人的見解,無論是師、是友都能毫不隱瞞。這種轉變反應其書風恰是如此,後人評其前其作品乃朝王字系列邁進,不能獨樹一格,任何藝術家都不喜歡聽到別人說自己是依循前人的步調前進,米芾亦是如此。余臆測,當時的米芾定是絞盡腦汁,努力創出屬於自己的味道,也因如此,宋代的書法才能比美於唐代。持之以恆、勤而不懈的學習態度,當然是成為一代書家的必備要素。米芾身體力行,終其一生未嘗片刻忘書,即使大年初一亦然,就是這種「硯成臼,乃能到右軍,若穿透,始到鍾索」、「一日不書,便覺思澀」的勤學態度,得以成就其「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美譽。

米芾畢生書蹟不計其數,張丑嘗言米芾「寫過麻紙十萬」,可見其作品確實汗牛充棟,可惜經過北宋末年的兵荒馬亂,多數書蹟受難於無情的戰火,又金兵曾擄掠徽宗朝廷,將宮殿中珍藏的藝術品攜往北方,加上米芾所處年代距今近千年,代代相傳,或遇兵戎,或遇水淹,或遭蟲蠹,流傳至今者百不如一,實為文化財產上的巨大損失。

余此研究乃作一米芾尺牘的探討,重點放在書法藝術層面,歷史資料上的考究乃因前面所提的因素,取得不易,固余乃在前人的說法及今人的論證上作統整及概說;藝術書風上,余採用較多自己的淺見,再比對一些書法研究叢書,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許有很多爭議之處,乃和余才疏學淺有關。大體上言,米芾尺牘由純真自然的面貌轉變到古樸蒼勁的筆法是後代的我們有目共睹的,一些米芾獨創的寫法和風格,更待後人透徹的析論及實務上的體驗,才能將米芾尺牘體驗的深刻。

縱上所述,米芾是宋四家中唯一有書法理論專書者、收藏古書蹟最風者、鑑別書蹟真偽最精者、書寫書蹟最多者、流傳之書蹟最多者、對晉唐古法專研最深、筆法面貌最多、運筆技巧最佳,能融合如此多項「第一」,不敢說其為書法史上第一人,但稱其為一代巨擘,絕對當之無愧。

參考書目

一、        專著

(一)        米芾著作

1.《寶章待訪錄》,米芾著,收於楊家駱《宋元人書學論著》中,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2.《書史》,米芾著,收於楊家駱《宋元人書學論著》中,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3.《海岳名言》,米芾著,收於楊家駱《宋元人書學論著》中,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

4.《寶晉英光集》,米芾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新一版。

(二)        碑帖

1.《書道全集第十卷》,洪惟仁譯,台北大陸書店,1989年。

2.《中國書蹟大觀》,上海博物館編,中國國際書店,1988年1月。

3.《中國法書選48 米芾集》,渡邊隆男發行,日本東京二玄社,1997年9月版。

(三)        研究米芾的著作

1.《宋四家書法析論》,蔡崇名著,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3月再版。

2.《中國書法全集37 宋遼金 米芾一》,劉正成主編,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2年。

3.《中國書法全集38 宋遼金 米芾一》,劉正成主編,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2年。

4.《米芾書學之研究》,鄭鋒明著,台北復文出版社,2000年。

5.《抱甕集》,曹寶麟著,台北蕙風堂,1991年。

(四)        年表

《米海岳年譜》,翁方綱著,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五)        書法總論

1.《墨緣匯觀錄》,松泉老人著,臺灣商務印書館。

(六)        書法史

1.《中國古代書法史》,朱仁夫,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七)        書錄

1.《叢帖目》,容庚著,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2.《書畫記》,吳其貞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3年。

3.《式古堂書畫彙考》,清‧卞永譽著,台北正中書局,1958年。
4.《書林藻鑑》,馬宗霍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5.《大觀錄》,吳昇著,台北國家圖書館,1970年。

6.《墨緣匯觀錄》,松泉老人著,臺北商務印書館,1956年。

7.《清河書畫舫》,明‧張丑著,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23藝術類,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初版。

8.《宣和書譜》,撰人未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9.《寶真齋法書贊》,岳珂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二、        其他書目

(一)《書斷》,張懷瓘撰,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二)《東山談苑 八卷》,余懷編纂,襄社借胡小石藏本影印本,1934年。

(三)《宋人軼事彙編》,臺北商務印書館出版。

(四)《北山小集》,程致道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五)《晉書》,唐太宗御撰,何超音義,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六)《宋稗類鈔》,潘永固輯,台北廣文書局,1967年。

(七)《三蘇年譜彙證》,易蘇民著,台北大學文學社,1969年。

(八)《增補蘇東坡年譜會證》,王保珍著,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69年。

(九)《京口山水志 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楊棨撰,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十)《宋史》,脫脫著,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十一)《宋人傳記資料索引》,昌彼得等撰,臺北巿,鼎文,1974年。

(十二)《中國人名大辭典》,臧勵龢、許師慎著,臺灣商務,1979年。

(十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紀昀等總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十四)《姑溪題跋》,李之儀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十五)《寶真齋法書贊》,岳珂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十六)《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 四十五卷》,王文誥,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

(十七)《古書畫過眼要錄》,徐邦達著,湖南美術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十八)《書道全集》,赤塚忠等執筆,于還素等譯,台北大陸書店發行,1989年。

(十九)《米芾的書法藝術》,沈鵬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二版。

(二十)《宋文鑑》,呂祖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二十一)《全晉文》,嚴可均輯,何宛屏,珠峰旗云,王玉審訂,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二十二)《成語熟語辭海》,唐樞主編,台北五南圖書,2000年。

三、        書法工具書

(一)《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上)》,劉正誠著,北京大地出版社,1989年。

(二)《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下)》,劉正誠著,北京大地出版社,1989年。
四、        學位及期刊論文

(一)        學位論文

1.《米芾其人及其書法》,高輝陽著,1973年碩士論文。

2.《古今書信研究》,謝金美著,1976年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3.《米芾書法研究》,余美玲著,1986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4.《米芾之書學思想與書法藝術研究》,蔡舜寧著,2002年6月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二)        期刊論文

1.〈米芾法書〉,于大成著,收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友學術論文集》。

2.〈米芾行書方法舉隅〉,駱恆光著。

3.〈米芾年譜〉,蔡雄祥著,《幼獅月刊》,第四十八卷‧第三期。

4.〈米芾宦遊考(上)〉,高輝陽著,藝術學報第三十一期。

5.〈米芾宦遊考(下)〉,高輝陽著,藝術學報第三十二期。

6.〈米南宮及其書法〉,石叔明著,《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二卷‧第六期,1969年8月

7.〈米芾年里考(上)〉,高輝陽著,《華學月刊》,第九十七期,1970年1月。

8.〈論米芾的心態及其書法藝術〉,沈培方著,《中國書法》,1987年3月。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