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为上——论如诗如幻的国画幽境

作者:徐广伟
近当代中国美术,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在西方造型手段的冲击下日渐式微。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画并没有因此沉寂,而是在一次次的冲击与融合、一次次的衍变与对话中,在徐悲鸿等老一辈艺术家所倡导的“学习西方造型手段以改良中国画”的理论实践中,坚强地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大放光芒。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艺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画已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应该成为全民族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由于美术教学体系受到前苏联和西方教学体系的影响,导致现在许多学生、教师,甚至名画家不去深研“六法”,不去了解散点透视,而只会在宣纸上画素描关系、画光影、画焦点透视,堕入匠人模式,这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这同时也说明,要谈中国画的继承首先要理解中国画的内涵。

中国画必须要有诗意,耐人寻味!一张好画不仅是技巧精纯,其意境之幽远也必能引人入胜,令人观后如诗、如幻,迁想妙得。这也是我国历代国画大师身体力行、倾一生之力追求的目标。此外,中国画还需要蕴涵民族特质及中国元素,因为只有民族化艺术语言越纯粹,才越能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所以,提高国学修养,诗书画印一体同修是对所有致力于国画艺术发展艺术家的客观要求。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当今一些有识之士,借古开今,扎根本土,重学问、有骨气、善思变,以古为鉴,洋为中用,创造出了大量富于时代精神的国画精品,以中国人的独特思维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历史责任感为弘扬我国国画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也还有很多画家面临着中西画如何分、如何用、如何取舍的困惑。究其根源,还是一个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是不同的绘画思维决定不同的绘画语言、不同境界的问题。

西方人的思维及文化背景与国人有很大差异,他们对色彩非常敏感。西方人用科学分析式的焦点透视方法与写实手段、用色彩的语言去表现、阐释他们的认知与浪漫;中国人从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对线的感悟,在国画中对线性语言的驾驭,则是西方人所不及的。摄影成像技术产生之后,西方美术随之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西方艺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与此类似,我国国画也在随时代的变迁而日新月异。

但不管如何变化,对于每一个学国画的人来说,从拿起毛笔开始,对提按、转换、轻重、刚柔、方圆、虚实、快慢、燥润等自然之变驾驭轻熟,对书写性的线韵非常敏感,这些在我们古老而文明的国度里却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另一个不变的则是中国画的意境,这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所谓意境,是指艺术家经过创造,使艺术“比起原来非艺术的现实世界所能表现的更为纯粹和鲜明”,从而“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即“境界”的产生。

有节奏感的线条、意义深远的境界,构成中国画的形式与内涵。线形结构之严谨,在书写挥运中完成,“尽精微”、“至广大”而富于表现力,把画家的主观心境与客观物象、情态合二为一,具体到“缘物寄情”的意境,必须用“线意”传达出来,无论是造型还是有感情的线,都被赋予了视觉形象强大的感染力。

其实,中国画不外乎细笔与阔笔。无论画水墨、画重彩和淡彩,都讲求写意精神。不能把工笔画成摄影或西画,也不能认为写意就可以信手涂抹,不讲求用笔、用线的质量。而只有变化万千、耐人寻味,又有质感、真情的笔墨语言,才能存于画面,传于后世。古往今来,历代画家莫不是以“感情之线”默默地诉说着自己对人生的体验,表现出当时最佳的意态和思想,用独特的绘画语言符号谱写生命及对宇宙精神的感悟,在“诗似画、画如诗”的指引下去追寻绘画中那诗一般的妙境,并在意境中折射出自身独特的思维与品格。

诗情、画意、物象皆由笔墨出,形神互依,须臾不可离,水乳交融,超妙浑然乃造其极。中国画以境界为上,有幽雅之境自成高格。能融物象、情感于画中,寄诗心于画外,谓之有境界,画中所造之境又必合乎自然;立意之高低,用情之真假,修养之高下,决定着境界和作品的命运。有创造力的艺术最有个性,没有个性的作品不是艺术,个性越突出,则风神越佳,其感染力越强。得此者谓之得中国画之精髓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