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音希声”的再认识
内容摘要:在《老子》八十一章内容中,涉及音乐的只有四章(第二、十二、三十五、四十一章)。其中直接论述音乐的,仅有“音声相和”“五音令人耳聋”“乐与饵,过客止”“大音希声”这二十字,“大音希声”一命题可以看作《老子》整个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文章采用道教教育无痕的虚无方式,力图透过美学范畴求证音乐教育最佳境界——大刀无痕。现将众多学派对它的解释总结为音乐命题、哲学命题和音乐美学命题三类,并提出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大音希声 老子 稀声 望声 无声
一、作为音乐本体命题的“大音希声”
在这里,“大音希声”被理解为对一种具体音乐特点的描述,而这种音乐特点又随着对该词的不同理解产生了多种样式:
1.“希声”为“稀声”
李槐子根据《道德经》中“希”的解释为“稀”,又以《乐记》中“大乐必易”的解释(“易”—简易)为佐证,认为“大音希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