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剧(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 戏曲剧种。由壮族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地域、方言、唱腔和表演风格的差异,分为南路、北路和师公戏三类。南路壮剧流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和右江之间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属壮语南部方言系统。唱腔为板腔体。有平板、叹调(属慢板类从采花调、喜调(属中板类)、高腔(属快板类)、哭调、寒调、诗调扫板(属散板类)等,曲调比较高亢雄劲。北路壮剧流行在左右江上游的百色、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和云南省的富宁、广南等县,属壮语北部方言系统。所用腔调有正调、平调(在云南发展成“哎的呶”、“哎伊呀”、“乖咧”等不同流派唱法,属慢板类)、毛茶调、卜牙调(属中板类)、骂板、恨板(属快板类)、哭调、哀调(属散板类),曲调比较柔和优美,系综合体,具有板腔体的雏形,也有属于曲牌体的。师公戏流行在河池、百色、南宁、柳州等地区。主要唱腔有打水、行游、三光等,多用帮腔,属曲牌体,常用集曲的形式。南北路和师公戏各有不同的过场曲牌,如[梳妆调] [拜堂调] [化妆调] [挑担调] 等。南北路和师公戏各有长短不同的开台锣鼓,包括各种锣鼓点子。通过南湘路钓交流又吸收了师公戏的中蜂鼓击法丰富了表现力打击乐器还有高边锣、大、小、木鱼、文锣、小锣等。主奏乐器为马骨胡(南路曾用清胡,用蚬木挖空做琴筒),定弦为fa 、#p#分页标题#e#do ,音色清脆。配以申土胡,定弦为do sol,音色浑厚。另有三弦、二胡、竹笛、扬琴等。间用木叶伴奏。剧目有赞扬宋朝壮族农民领袖的《侬志高》,反映壮族青年纯洁爱情的《文龙与肖尼》、《卜牙歌》,歌颂劫富济贫的《张三岭》,以及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宝葫芦》等。壮剧在旧社会濒于泯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新生和发展。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