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乐学知识)

·工尺(chě) 我国传统记谱法。因用工字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重要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等中应用很广泛,它的历史悠久,从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写本“唐人大曲谱”,(所用谱式即唐以来的乐半字谱)起,经过宋代的俗字谱(如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旁谱、张炎《词源》中的“管色应指字谱 和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指法” —直发展为明、清以来通行的工尺谱。兹将辽及宋代俗字谱的几种谱式列表于下:

工尺谱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祛符号演化而成,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首调或固定调)等各有差异。现今通行的工尺谱所用的谱字有十个,与北宋以来沈括《梦溪笔谈》、陈《乐书》、《辽史·乐志》等书所记载者相同。如陈《乐书》“觱篥”条注说:“今教坊所用(觱篥),上七空(即前七孔)、后二孔,以五、凡、工、尺、上、—、四、六、勾、合字谱其声”。在这十个谱字中,“六”字为“合”字的高八度,“五”字为“四”字的高八度,故上述十个谱字实为八声;又,“四”(或“五)、“—、“凡”、“工”等四个谱字,兼表示其高半音或低半音(并不另加注明;有的则加“上”或“高”、下”字样,以示区别),连同上述八声,以应十二律的各声。沈括《补笔谈》中“燕乐十五声”条,曾将“十二律四清声”的律名与工尺字加以对照,现以“合”字作为现代音名的g #p#分页标题#e#音列表于左下。
    现今通行的工尺谱字为上、尺、工、凡、六、五、乙(其低八度作—)等,相当于do re mi fa sol la si ,其高八度谱字末笔上挑,或加偏旁“了”,如“上”字的高八度作“上”或作“, “尺”字的高八度作“尺”或作“”,高两个八度的谱字则末笔双挑或加偏旁“才”,如“上”作“上”或作“”等;其低八度谱字除“六”作“合、“五,, 作“四”外其余各谱字均以末笔向下撇表示如“上”字低八度作“上”,低两个八度的谱字末笔双撇,如“上”作“写,等。谱字又有正体和草体(手写体)的不同,今依通常写法列表于右。
    工尺谱传统书写方向,系直行由上向下,自右而左,今亦有仿照简谱式作横行自左而右者。属于声乐的工尺谱式,除工尺字作—行直下者(如《九宫大成》、纳书楹曲谱》)外,尚有蓑衣式工尺谱、—支香式工尺谱的不同。工尺谱的节拍符号见板眼,工尺谱的调名见 调门。兹将我国各地流传的各#p#分页标题#e#种工尺谱式摘要列表于下: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