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剧的发展弘扬张(淑桂)派

张淑桂是西路评剧的代表人物,是西路评剧的传承人。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评剧 。

评剧最早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由于采用一些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评剧,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原名叫“北京蹦蹦”,她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西路评剧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亥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30年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开始重现于舞台,重放异彩。《花亭会》就是第一出经过整理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次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他们为西路蹦蹦的创始人。西路蹦蹦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蹦蹦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

新中国建国后,西路蹦蹦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西路蹦蹦在解放前就销声匿迹近30年,1958年后挖掘恢复,由中国评剧院首次命名为“西路评剧”。第一出戏《花亭会》由张淑桂和刘淑萍演出,当时很多院团,包括云南的评剧团演员都来北京学唱。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和《顶锅》、《三女除霸》,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甜蜜的事业》、《恩与仇》、《鸳鸯谱》、《吹鼓手告状》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有的团把一些剧目还借鉴西路评剧唱腔表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在当时评剧形势非常可喜。倍受广大观众青睐。这说明西路评剧有她发生、发展的兴旺期,由此也说明西路评剧是有生命力的。

西路评剧的历史初步可划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莲花落;第二阶段彩旦莲花落;第三阶段北京蹦蹦(当时观众特别喜欢);第四阶段蹦蹦戏的衰败与消亡;第五阶段西路评剧。

解放前是从来没有西路评剧这个提法的,他只是莲花落、彩旦莲花落,北京蹦蹦。名称来源是1958年全国各地都在贯彻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党的政策,中国评剧院对已经绝迹的西路评剧做出了要挖掘它,这么好听的唱腔怎能让它没有接班人呢,于是中国评剧院领导同志请来了失散在社会的唱落子唱莲花落的老艺人张秀峰等和老艺人共同合作挖掘整理了蹦蹦戏艺术。当时历史条件决定没有任何可留下来的资料如曲谱和音屏。院领导胡沙很有远见地决定从青年演员中培养西路评剧传承人,经过全院遴选,由张淑桂和刘淑萍二位年轻人跟老艺人学西路蹦蹦。张淑桂的师父是口传心授给徒弟的,没有文字资料记载。张淑桂、刘淑萍以她们特有的天赋认真的跟小蜜蜂师父学习西路蹦蹦。

《花亭会》首场演出在剧院排演场,当时剧院里演职人员全到场了,大家认为这是一件大喜事,当张淑桂一出场唱出头一句优美的西路小生腔惊呆了在座的所有人,真是高娥入云、顿挫有力,博得到满堂喝彩。刘淑萍出场后大段抒情的的小悲调唱段,低回婉转的大甩腔非常逼真地把人物的悲愤心情表达了出来,博得广泛好评。大家喜欢西路评剧的独特风格,很多有名的艺术家小白玉霜、喜彩莲、观看了演出,赞美不绝。《花亭会》这出戏在院里演出打响了。

走出去首演是在中国戏曲学校梅兰芳院长主持的全国演员进修班的晚会上,当时在进修班的很多名家红线女、袁雪芬、陈国华、梅兰芳,常香玉等,看了《花亭会》后拍案叫绝,都为失传30年西路蹦蹦的凤凰涅槃戏兴奋不已。很多院团得知此消息后派人来到中国评剧院学习演出《花亭会》,有的院团从此在自己的剧目创作时就开始借鉴使用西路评剧的唱腔。

一出《花亭会》救活了西路评剧。西路评剧的复活丰富了现在的评剧艺术宝库,西路评剧以特有的魅力在评剧舞台上重放奕彩。张淑桂、刘淑萍等艺术家成为西路评剧的代表人物和传承人。

现如今,全面、系统、长期运用、并有所建树的西路评剧传承人,只有张淑桂老师了。张淑桂老师从西路老艺术家那里口传心授的大量唱腔、唱法、戏路、戏曲方式是评剧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这一遗产迫在眉睫!张淑桂老师是当今西路评剧最全面的传承人,是东西路评剧结合的典范,是评剧名剧名段的拥有者,是舞台效果最好的评剧演员之一,是从解放前的评剧艺人又经新中国重点培养的、当今还活跃在舞台上、并演唱大戏的、很少的评剧老艺术家之一。在全国评剧几乎“一个味儿”的情况下,有这样一朵奇葩仅存,是评剧的幸事,是艺术的幸事、是文化的幸事。我们推崇张淑桂(张派)艺术,目的只有一个:让评剧百花齐放!事实上,在不景气的当今评剧,西路火爆、热烈、激昂、婉转、潇洒、痛快的唱腔,颇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喜爱,弘扬西路评剧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拯救评剧!

张淑桂汲取各流派之长,非常巧妙地将传统评剧与西路评剧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演唱的风格。我们听到的家喻户晓的《夸手》《一杯糖水》等著名唱段,多少年过去了人们依然想听爱听,听不够,大呼过瘾、痛快,有如在饮一杯陈年美酒一样沁人心田。这样的好段子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作为一个派别能否成立还要看她是否有自己的演出剧目和一定的观众群体。张淑桂从青年到中年直到花甲、古稀之年,均有自己的系列代表剧目、经典唱段,她在《夺印—见口袋》、《向阳商店—夸手、一杯糖水》、西路评剧《花亭会—高文举稳坐书房中》等经典唱段时隔数十年依然被业内外人士喜爱和传唱。

《王少安赶船》演出照
2011年,在宇扬版《王少安赶船》中出演彩旦行当的二表嫂非常有光彩,她在剧中的三段唱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为一个评剧戏迷、爱好者只是一个个体,罗卜白菜各有所爱,个人有个人的喜好是非常正常的事,但一个演员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一定的观众群,便奠定了流派的最坚实的基础。张淑桂独具风格的演唱特色观众充分认可,她“一句一个好”,掌声似雷鸣,这就是观众给予张淑桂独道的评剧艺术特色的成分肯定。

张淑桂的演唱独到之处是以评剧为基础,演唱特色:调门高亢、激昂、奔放、跳跃、舒展、传情,在板头、气口、润腔及嘴皮子功夫上颇见功力,在目前业内没有人能其右。张淑桂从年轻时起到老年,每逢受邀演出观众都点唱《夸手》、《一杯糖水》等,为什么?就是西路独具风格、特色突出,观众们喜欢听其中含义就是希望评剧界百花齐放。

今天的张淑桂年过七旬,心无旁骛。年轻时的她就只知道唱戏,年老的她更是不求名利。她深知,自己的演唱远不如五、六十年代的自己了,她从来不主动找演出、找演唱,但观众请她唱时,她又很少拒绝,她不是为自己,她为弘扬评剧。观众弘扬张派,也是为了弘扬评剧。

加大力度弘扬张派,就不会使西路评剧搁浅,如今要认识到张派对弘扬西路评剧的意义非常之重大。弘扬民族文化,振兴评剧艺术,这民族文化中含有西路评剧,这评剧艺术中有西路评剧的内涵。在当今西路评剧唱的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更要点亮西路评剧这盏灯,弘扬张派。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