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涛谈越剧创新:我对得起先人

她被称为中国越剧小生第一人,她是《五女拜寿》里羞涩的蓝衣小书生,她曾为饰演“孔乙己”一角大胆剃光头,她三次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她致力于越剧的创新而受到争议……她就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4月19日、20日,2012华北浙商峰会期间,茅威涛受邀首次率“小百花”最强阵容来到石家庄,将在河北艺术中心大剧院进行两场《藏书之家》的慰问答谢演出。昨天下午,记者对当日凌晨三点抵达石家庄的茅威涛进行了专访。黑色上衣、牛仔裤加板鞋,眼前的茅威涛衣着简单时尚,令人丝毫看不出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对于记者的问题,已有些感冒的茅威涛坦诚相对,侃侃而谈之中不时爽朗大笑,一聊就是近一个小时。这位江南女子,有着北方人的豪爽气质,或许这是她能够完美演绎诸多男子形象的原因吧。

谈《藏书之家》:台湾演出受热捧

本次即将在石家庄上演的《藏书之家》取材于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宁波天一阁。茅威涛说,这部戏从2003年到2010年,这8年代时间里四易其稿,表现的是藏书人的艰辛和执着。她说:“藏书楼给我最大的精神冲击是,几代藏书人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抱残守缺’,有几代基本上举步维艰,但是基于族规,必须要守下去,卖田卖地也要守下去。”

一部戏排四次,而且每次都有大的改动,这并不多见。每次从舞美、道具、演出风格和定位都有变动,茅威涛说,直到第四稿才觉得相对满意。“去台湾的演出,观众的反响让我感动,包括连战先生,都是非常喜欢这个戏,甚至几度落泪。”

去年在北京演出,作家陈祖芬对这部戏的评价是“当书店越来越凋零的时候,小百花一群女子对书店对书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竖起了对文化的丰碑。”

茅威涛谈越剧创新:我对得起先人

首次率“小百花”最强阵容来石演出《藏书之家》表现藏书人的执着和艰辛

谈越剧小生:很受女观众追捧

茅威涛被称为“中国越剧小生第一人”,一提到这个说法,茅威涛立即表示“不敢当”。茅威涛认为,女小生的魅力在于通过异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个角色,是一种“双重审美”。“从女性的眼光去看异性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通过戏曲的程式化表现出来,塑造成一个男性的人物,这种双重跨度体现的是一个理想主义、唯美主义,一个女人心目中最完美的男人。”茅威涛在《藏书之家》中饰演藏书人范容一角,茅威涛表示,女小生一般来说,会受很多女观众的追捧。“在当下这个急功近利、脚步匆匆的社会里,范容可以对书、对家、对感情都是一种执着的坚守,女孩子可能会说,范容、陆游、张生、梁山伯,都是那么唯美、忠诚、执着,现实中要有这样的男人多好啊,据说有些女孩子看了我演的小生找不找对象了,罪莫大焉。”茅威涛略带调侃道。

谈《西厢记》封箱:会不舍得

本月底,小百花剧团的经典剧目《西厢记》将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封箱演出。谈到这部戏的封箱,茅威涛表示“会不舍得”。

尽管如此,茅威涛觉得“封箱”这一形式会带来一些意义。“《西厢记》已经放下十几年没演了,回眸的时候会有很多值得回味的青葱岁月的美好。”平时会听到观众要求演出某部戏的声音,所以,茅威涛开始考虑“《西厢记》是不是可以再演一次,再演的话就会带着对那个时代的追忆去演”。

茅威涛说,封箱这个形式,在梨园行是很平常的一个传统,只不过到现在封箱意味着一个戏以后就不演了。“大概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有剧团履行这个传统,这个时代太需要传统了。”茅威涛说,封箱是“带着一种对传统、对先人的敬畏”学着像古人一样去生活,至于舍不舍得,“人要学会放下、学会舍得,这是一门功课”,要很快去面对“不舍”的情愫,学着放下,这正是封箱的另一个意义。现在,《西厢记》封箱演出已经受到很多地方包括港澳台的邀请。

谈创新带来的争议:对得起先人

在越剧创作上,茅威涛一直在创新,以至于经常被冠以前卫、先锋、创新的头衔,在失去一部分老戏迷的同时,甚至被人认为是“最不要老祖宗的人”。对此,茅威涛觉得,有些人对创新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茅威涛说,“我一直在不断吸收,找前辈、找祖宗的各种东西把它留下来,有这样的根基和前提才能去创新。观众在接受度上可能会有认知上的不同。”对于可能会流失的观众,茅威涛表示“不可惜,这个比例是值得的。一些人觉得演的不是以前熟悉的越剧,不是那个调调和风格,不想看了,可以不看,但是我相信,因为茅威涛喜欢上越剧的人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我心里坦坦荡荡,从艺30年我所付出的、坚守的、追求的,对得起先人,当我离开舞台的时候我会把一个漂亮的接力棒留给第二代、第三代小百花人。”

对于未来的期许,茅威涛表示,想把小百花艺术中心建成中国越剧场,与过去的勾栏瓦舍异曲同工,游西湖喝龙井看小白花,“打算用两年时间盖好,那个时候会把我心中的理想呈现出来。”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