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汉调二黄任重道远

从二黄园的戏剧人物造型说起

扎根落户于安康境内的汉调二黄戏,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皮黄系的母体,亦是被称之为国粹的京剧声腔的先声。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方有关方面遂在汉水北岸的花园沟口(今谓此处为黄沟口),建了一处广场与园林结合、传统与现代混合,供市民休闲的去处。并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塑于场地内的中心位置,命名为“安康汉调二黄文化园”。

园内有许多旨在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并经精心打造的设施。如介绍汉调二黄戏及各个历史时期演出班社的勒石、二黄戏曲脸谱、行当浮雕和乐器模型的展示、传统戏曲人物造形等等。其宗旨应该就是宣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那出传统的汉调二黄戏《铡美案》中的人物造型,主要角色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秦香莲、陈世美、包文正和王延龄外,这里还多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赵炳赵相爷。赵炳是位武相,舞台表演主要以口白见长,观众俗称为“耍嘴皮子”,属于插科打诨之类。其丰富的词汇、幽默的语言与滑稽的“口白清”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观众喜爱。这也是有别于国内任何剧种所演的《铡美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汉调二黄戏能够荣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是当之无愧。这组戏曲人物造型中有赵炳这个角色,自然是为我们独特的舞台艺术和地域文化,争了光,添了彩。

令人遗憾的是另一组《龙凤呈祥》中的人物及衣着,却又有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行文的需要,兹将剧情作简要交待。
在安康的传统二黄戏《龙凤呈祥》中,全剧包括过江东、拜国老、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芦花荡。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五十五回:

孙权用周瑜之计,假称要将胞妹孙尚香许配刘备,诓其过江招亲以为人质,借此索要荆州。诸葛亮察其谋,派赵云随行并授以锦囊,作为应急之策(此即过江东)。

刘备过江后,按诸葛亮计,拜谒东吴元老乔玄,得其相助(此即拜国老)。乔玄进宫禀知吴国太,太后向孙权问出真象,恕加斥责,于甘露寺相亲后,作主招刘备为婿(此即甘露寺。龙凤呈祥,也正是因刘备与孙尚香喜结良缘而留名)。

周瑜不甘失败,用声色享乐使刘备迷恋忘返(此即美人计)。赵云又按计假报曹操兴兵攻打荆州,刘备急惧思归,孙尚香辞母同行。孙权派兵追赶,被孙尚香斥退(此即回荆州)。后周瑜又率兵追至江边,遭遇张飞的伏兵,不得已而愤愧退兵(此即芦花荡。全剧终)。

《龙凤呈祥》的重头戏在甘露寺招亲一折,又因这一折戏所表现出的喜庆与和谐,因而成为旧时戏曲舞台上正月初一必演的“开锣戏”。戏名《龙凤呈祥》即缘于刘备与孙尚香喜结良缘。结果这组人物造型却缺少了一位关键人物——吴国太。没有吴国太,刘备早已成为贾华的刀下之鬼,又何来“龙凤呈祥”?

再说几个人物“穿错衣”的问题。“宁穿破,不穿错。”是戏剧演职人员及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头禅。这组人物造型除了乔玄乔国老中规中矩外,刘备佩剑并和孙尚香都披着斗篷,赵云佩剑则扎着大靠,都不符合“教范要求”。

斗篷在戏曲舞台上,属一些正规的袍服类的服装以外的辅助性的服装,作用于挡风御寒,所以舞台上大都用于出门或行路。在这出戏里刘备和孙尚香披着斗篷,那是赶路回荆州;

大靠,又称硬靠。凡是背后插着四面靠旗的全副靠,即属此类。作用就是既显示武将的威武勇猛,亦表示有千军万马的舞台效果。在这出戏里赵云扎有靠旗的大靠,是为了渲染武将的威风,增加舞蹈时的动感美。这也是回荆州那一折的行头。

这组人物造型,由于有乔玄和孙尚香出现在同一场合,那就只能是甘露寺。

既然是甘露寺招亲,刘备就应该穿红蟒袍;孙尚香就应该穿宫衣;赵云就应该穿白袍。蟒袍是戏曲舞台上的皇帝、公侯及高级官员穿的一种礼服,一般是在上朝、参拜、宴会以及办公事等比较严肃的场合穿用。红蟒是表示庄严端重的色彩,(当然,这组人物造型与颜色无关,下同。)为一些地位较高的王侯、宰相、元帅、钦差大臣,或是驸马一类的角色穿用。刘备地位较高,此次前来参拜吴国太并被招为婿,自然得着红蟒,俗亦称驸马装;孙尚香所穿的宫衣,亦为女角色的礼服,是从女蟒派生出来的服装。尺寸比女蟒长一些,从腰部开始,低襟周围缀有五色绣花飘带,还有一些色彩鲜艳的穗子,比女蟒华丽。是王妃、公主的礼服,俗亦称凤冠霞披。穿此华丽的宫衣,正是在甘露寺这种比较随便闲适的场合;袍为男角色的礼服,与男蟒、官衣不同,是一种形制简化的服装,圆领、宽袖、袖口上亦有水袖。有大襟、开氅多种,穿用的场合与穿用蟒袍、官衣一般在比较严肃的场合。赵云着白袍是表示其年龄较轻,英武俊秀。在二黄戏的表演中,为了要突出表现赵云智勇双全、清秀潇洒的一面,甘露寺中可在软靠上披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赵云在甘露寺只能穿“礼服”或者“常服”,不能穿“作训服”。

戏曲舞台上的服饰和脸谱一样,早已程式化了。过去,在正月间玩“故事姿”,即用肢体语言讲故事。无论是“摇社火”,或者是“踩高跷”,都不可能有文字说明,但观众搭眼一瞧,就能知道出的是什么戏的哪一折。为什么?我想还是戏曲普及了,无论是演职人员或者观众都熟知戏中的某个角色,在某一场戏的某一折应该穿戴什么。

没有普及,自然也就谈不上提高,反而还会出错。比如有年“灯节”在兴安门广场举行“民间文艺展演”,某镇出了一台社火,下边的人物是穆瓜,上边的人物是穆桂英。有穆瓜出现时尚未投宋,必是“穆柯寨”无疑,可演出团体、节目主持人以及在电视播出的字幕,都说是“穆桂英挂帅”。多少年了我们没有普及我们的二黄戏,这种错误出在非专业人员身上,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但“汉调二黄园”中,经过多位方家多次审定,反倒出现了“穿错”的事,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戏曲舞台上的文史知识,是戏曲知识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今天,我们讲要发展或者振兴二黄戏,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普及戏曲知识,让更多的人,除了观众也包括演职人员和文化官员都应了解戏曲知识。就说穆桂英这个剧中人物,在《辕门斩子》前包括《穆柯寨》,她除了穿女靠外,脖子上还要围两条毛绒绒的旄牛尾。这是暗示她不是正统的女将,归宋以后挂帅破天门阵时,就不再围旄牛尾了。就如同皇帝穿的龙袍,上面绣的是龙;其他人袍服上绣的其实也是龙,但却不允许说龙,均须用蟒来代替。这些,虽都是一种挖空心思的无奈的“创造”,但它就是戏曲舞台上的文史知识。所以说刘备在甘露寺拜见丈母娘,无论无何都应是衣冠楚楚,更不能带兵器。

虽然我们的二黄戏被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并不见得我们在思想认识方面就上了台阶,说明我们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没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轨。正是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的介入,观念不变,概念不清,才会有不合情理、不正确的“汉水汉剧汉文化”的荒唐言。“穿错”也就自在情理之中了。目前,我们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此观光。文化园中出现明显的“穿错”,让懂行的尤其是外地游客见了,一定会笑我们“江东无人”的。如此,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我们的二黄戏的普及与提高,又从何说起呢?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