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黄梅戏需要进行科学声乐训练

黄梅戏的演唱和其他戏曲一样,很讲究气口,强调底气和丹田,老艺人都讲究“丹田运气”。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偷气、提气、歇气、缓气、弹气、抽气等运气技巧都离不开丹田的支点作用,用气的经验。在气息训练中,能否调节咽间的“管状发声器”是个关键。

我们知道:唱中、低音区,声带的状态是整体振动,拉紧拉长;唱高音时,声带的状态是边缘振动,缩短变薄,在舌根部形成半圆状,将喉咽、口咽,与鼻咽腔连通一体,只要调节这个“咽管”我们就能控制气息大小,在喉部放松的状态下,通畅地进入换声区或高音区,从而提高了发音位置又美化了音色,从听觉上好似声音一直在头顶耳后旋转,而发声器官是始终是没有负担的。严凤英就善于利用自己丰富独特的嗓音条件,从兄弟剧种汲取营养,将民歌、说唱音乐与黄梅调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拓宽声腔的音域。她的唱腔一改过去那种粗犷、平淡、单调的旧貌,变得柔和、悠扬、流畅。那个时代,黄梅戏旦角演员唱腔中音域不宽,多在中音区徘徊,严凤英的音域在bb-bb1的中音区也有极强的表现力,但从d2以上发音很紧。她在长期的勤学苦练和声腔学习中,她获得了匀称平顺的“高位置”的发声技巧,能协调好气息与肌肉的作用,使咽壁竖起,为声音通向头腔打开通道,从而获得高位置的声音,让剧场里的每一个人都聆听到她的甜美的唱腔。又比如装饰音的训练:就黄梅戏而言装饰音主要有“倚音”(单倚音、双倚音)、“滑音”(上滑音、下滑音)、“直音”、“波音”、“颤音”、“嗖音”、“顿音”等。这些技法在运用上都离不开气息和声带以及各共鸣腔体的协调配合,如唱倚音时,主要是调整字音准确和加强字头的喷口力度,要用弹气的方法;唱上滑音时气息上提,声带拉紧后突然放松;唱下滑音时气息下沉,声带也是先紧后松;唱嗖音时用顿气、声带稍松弛;唱颤音时也用顿气,声带要求灵活调节;唱波音用柔气,声带要做有节奏的控制;唱直音时,要求减低气的流速,闭紧声带,减少音波,调整共鸣位置。

声乐其实就是训练嗓音,使声音悦耳动听。戏曲演员要进行科学声乐训练,才能达到演唱既科学化又韵味足的目的。但是,对于现代声乐训练方法的借鉴不应成为目的,而只应该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是对黄梅戏声腔的弱点和现代声乐的训练方法相互比较之后的理性选择。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