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河曲民歌的海洋

近年来,山西河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建设千帆竞发。文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地域文化色彩进一步凸显。

被誉为艺术奇葩的河曲民歌和二人台是河曲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如今,河曲民歌、二人台已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忻州西口文化研究会”落户河曲。借助这一品牌,当年河曲成功举办首届“陆野杯”中国北方民歌之乡歌会,3年后的2009年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陆野杯”民歌大赛,省市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影响广泛。

几年来,河曲民歌、二人台数次进京展演,民歌、二人台演员频频亮相省市电视台及相关媒体,特别是2002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的《河曲民歌二人台演唱会》和在上海举办的“天籁之声”民歌演唱会等活动中,他们均获好评。2008年至2010年期间,在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及山西省民歌民乐展播、山西省珍稀剧种展演中,河曲民歌手屡获大奖。几年来,河曲民歌、二人台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星光大道》、《魅力12》、《民歌中国》、《小崔说事》等栏目以及国家级大型活动中精彩亮相,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歌一枝独秀。河曲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和实力把“中国北方民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擦得愈来愈亮。2009年,他们又被授予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和山西省“文化遗产日演出奖”。到目前,河曲已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辛里生等6人获国家级和省级民歌、二人台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2010年,由山西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与河曲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的25集原生态民歌电视连续剧《西口情歌》,成为河曲文化产业崛起的一大力作,被誉为“为三晋文化研究增添又一道绚丽色彩的艺术精品”。该剧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河曲先民走西口的悲壮历史,而且用100多首原汁原味的河曲民歌贯穿全剧,对于传播河曲民歌的独特魅力,提高河曲的知名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专家评价该剧:“填补了走西口民歌缺乏系统挖掘和研究的空白,对当前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及提升山西文化的影响力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河曲地方政府把保护和振兴发展二人台提到了议事日程,建立了3个长效保护机制——特色产业市场开发机制、民歌二人台艺术人才保护机制、农村民歌二人台传承人生活津贴保障机制。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二人台艺术中心;新建民营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与山西戏曲职业学院合办“河曲县二人台艺术学校”(或班);河曲县委宣传部与山西省忻州市联合成立走西口文化研究会,编写出版“河曲民歌二人台系列”,其中有二人台、山曲儿(河曲民歌)全集及影像制品;大力扶持民营剧团的建设,定期举办晋陕蒙三省区民歌二人台大赛;成立“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机构,编制10人;建立健全保护和振兴河曲民歌二人台长效机制;河曲民歌二人台进入中小学生音乐课堂。

美丽的黄河湾,久远的古长城。河曲独特的自然风貌为河曲成就一个个文化传奇故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一批批书画艺术家来这里写生,一批批影视剧组来这里拍摄,一批批文学创作者来这里采风,艰辛努力换来丰硕成果。2006年,河曲成立全省第一家县级画院——河曲画院;配合中央、省、市等电视台摄制了《黄土谣》、《苍天》、《海红情》等20多部以民歌、二人台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同时,河曲先后被确定为“山西作家创作基地”“山西作家影视文化拍摄基地”和“美术写生采风基地”。

河曲河灯会是河曲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节日, 2008年这一古老盛会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西口文化月,来自企业、学校、社区、农村文化大院的20多支文艺团体近千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激情演出,《河曲之夜》、《唱响河曲》、《河曲情》等大型歌舞晚会、20多场次的广场文化活动、120多部360场次的“百部革命传统电影展演”以及各类书画展览、体育赛事,为西口文化月活动增添丰富的文化氛围。

过去的几年,是河曲文化大手笔破题、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孕育期。2009年,河曲被联合国旅游经济促进会授予“中国最具文化风情旅游名县”荣誉称号,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河曲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

在文化强县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河曲县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文化重心不断倾向基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大批文化重点设施工程陆续实施,乡镇、村文化设施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2007年,河曲被确定为全省20个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县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县13个乡镇全部建起乡镇文化站,176个村建立了文化大院,230个村建起了健身广场,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以元宵节、河灯节为代表的节日活动推陈出新,广场文化好戏连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百姓叫好,城乡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兴起,农村文化活动队伍已成为全县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河曲县的文化特色主要以广场文化、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节庆文化为载体,群众文化活动始终坚持做到“月月有活动,节节有安排”。5年来,全县共举办大中小型活动及文化下乡80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250余场,向13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农家书屋赠书2万多册,为250个共享工程服务点赠送投影仪及配套光盘250部。

大力度的投入换来的是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换来的是文化创作的丰硕果实。近几年,全县艺术创作突飞猛进,精品佳作不断涌现。《破冰之旅》、《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河曲民歌2000首》、《山西河曲民歌二人台大全》、《白朴全集》、《二人台表演艺术》、《娘娘滩》等14部文学、文化类专著相继出版。

为了把民歌、二人台等推向市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河曲正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吸引民间力量参与。他们还于2010年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从财政拿出2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基金。

过去的几年,持续开展的“和谐河曲、文明河曲”创建活动、“感动河曲人物”评比、“献爱心西部助学”等一系列活动,为提升河曲的文明形象注入了丰富的内容。2007年,河曲被省文明委评为“文明和谐城镇创建工作先进县城”,全省119个县仅7家,河曲是忻州市唯一一家。

回眸过去,一个个文化精品不断出现,一桩桩文化惠民举措滋润百姓生活,一个个文化品牌在身边诞生,一座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

让喜悦在回顾中绽放光彩,让思绪在展望中畅想未来。在引领与顺应之间,河曲的竞争活力正在迸发;在聚合与吞吐之间,河曲的个性魅力正在彰显;在激发与奋斗之间,河曲的综合实力正在提升。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形势下,河曲正在转型突破,后发争先,全力打造晋陕蒙交界地区充满活力的经济强县、文化强县。

二人台

二人台是发源于山西省河曲县的一种民间艺术演唱形式,是在河曲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广泛流传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

二人台是一种民歌体艺术演唱形式,部分曲目已形成具有故事表现性的小戏。早期的二人台是一曲一目,演唱时一丑一旦,随处可唱,俗称“打坐腔”“打玩意儿”。明末清初搬上舞台,新中国成立后取名二人台。

二人台完整的剧目和唱段有120多个,这些剧目中的段子大多取材于当地人民纷繁复杂、气息浓郁、富有情趣的现实生活,特别是爱情生活内容居多。二人台演唱时偏重于说、唱、做,载歌载舞,常用扇子、霸王鞭、手绢等辅助表演,红火热闹、激情洋溢。例如,《五哥放羊》、《挂红灯》、《打金钱》、《走西口》等都是经典传世曲目。二人台的音乐分唱腔和曲牌两部分。唱腔是由河曲民歌发展演变而来,虽含民歌的痕迹,但洒脱奔放、委婉流畅、生动感人,行腔以主旋律为主,演唱者可自由发挥升华。曲牌约有105个,基本是来自当地的民间音乐、佛教音乐、军乐与内蒙古的民间音乐,具有优美、秀丽、明朗等艺术特点,形成二人台所特有的音乐色彩。传统乐队由四胡、扬琴和打击乐等组成,二人台搬上了舞台后又加入板鼓、小锣、战鼓、笙、低胡等。

河曲民歌

河曲民歌是发源于河曲,流布于相邻的晋陕蒙交界地区的民间山歌。

河曲位于晋西北黄河第四拐弯处,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省府谷县隔河相望,是一个鸡鸣三省的黄河三角洲,历史上这里土地贫瘠、旱涝无定,再加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加之受境内100多公里长城的阻隔,致使交通闭塞、信息不灵。

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只能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产生了老百姓们自娱自乐的独特文化形式——河曲民歌。

这里的人们穷则思变、穷则思迁。滥觞于清康熙年间的走西口开发移民大潮,使这儿的人们春出秋归,到内蒙古以打短工、揽长工求生。他们把细腻婉转的河曲民歌带到草原,同时与内蒙古的长调和爬山调水乳交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美学特征和风格,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咏叹离别情歌和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统称它们为“两句头”山曲。

山曲词曲体例是上下两句为一首,上比下喻。例如,“听见哥哥唱一声,吃叭叭打了个绣花针”,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情深意切的惊喜情态。明代《河曲县志》就有“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河曲山曲流传之久。多少年来,河曲民歌始终是当地群众劳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当地人民的心声,广为传唱,绵延不绝。

1953年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身)的7位专家,首次赴该县进行民歌采风,仅60天就收录了1500多首唱词和150多种曲调,其中《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提起哥哥走西口》、《三天路程两天到》等都是词曲俱佳的传世精品。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