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谢谷鸣传承昆曲有“三梦”

和其他戏曲相比,昆曲曲高和寡,百姓传唱得不多,但在市区便益门社区,却有一个昆曲演唱小组,每周四固定开展活动,成为市区社区社团中为数不多的“阳春白雪”。据悉,便益门昆曲小组得以发展,因为社区居民中有个昆曲“名家”—谢谷鸣。年届古稀的谢谷鸣出身昆曲世家,会唱100多出戏,是扬州民间昆曲界的“活宝”。

出身昆曲世家

谢谷鸣今年71岁,住莱茵苑小区。他的祖父谢莼江是扬州广陵昆曲社的创始人,一生研习、演唱昆曲,对曲学有很深的研究。

谢谷鸣的父亲谢真茀深得其父真传,1956年曾出版昆曲普及入门书《昆曲津梁》,这是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部有关昆曲的专著,上世界80年代还应邀参加编写《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任南曲乐式部分副总编。和父亲谢莼江一样,谢真茀一生乐于昆曲传播,曾在扬大向研究生们教授昆曲。

“翻译”昆曲数百出

谢家昆曲传到谢谷鸣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受祖父、父亲影响,从小耳濡目染,谢谷鸣会唱100多出戏,而且生旦净末丑全在行,可以瞬间转变角色。他说,父亲教唱很严格,一出戏从头到尾都要会。

《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于1993年编成,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被业界称为空前绝后的昆曲大典,共4册,任半塘题写书名,里面数千支昆曲曲子都是谢谷鸣协助父亲“翻译”出来的。传统昆曲以工尺记谱,近乎天书,一般人很少有看得懂的,谢谷鸣精通昆曲曲谱,他利用业余时间将工尺谱子翻译成现代简谱,付出了极大努力。

传承昆曲有“三梦”

为活跃扬州民间戏剧文化,谢谷鸣自觉担当起昆曲传承人的责任,他说,传承扬州昆曲文化,自己有三个梦想:一是演一台戏,二是出一张光碟,三是出一本书。前两个梦想已经实现,前年,他带领扬州的昆曲爱好者赴苏州,演了两台昆戏;今年上半年,他和扬州昆曲爱好者合作出了一张演唱碟片;目前正在进行第三项工作“写书”,书名暂定为《昆曲引渡》,主要是普及昆曲的一些知识,包括工尺和工尺谱、演唱和说白、填词与谱曲等章节。

“这三件事完成,我觉得也对得起先人了。”作为扬州昆曲世家的第三代传人,谢谷鸣也有小小的遗憾,儿子对昆曲兴趣不大,孙女说昆曲难听,家传难以继续;而扬州爱好者中对昆曲能有深入钻研的,并有所成就的,为数也不多。他们这一帮昆曲爱好者,每周一次缠绵婉转的演唱,自娱自乐,也算是为传承做点贡献。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