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书法石刻

作者:汤大名
七承传汉魏,雄强峻悍,北国万石如林海,汇书艺壮观

慎终追远,传经布道,北朝刻石树中古文化奇迹

北朝书家见于史籍者,共80余人,但他们的墨迹几乎无一传存,可谓有名无书。北朝刻石流传至今并已面世的,不下万余件,但绝大多数为无名氏所书,可谓有书无名。而少数书家得以名、迹并存又无不借助于刻石。因此,北碑就成了北朝书法的代名词了。

据史书记载,北朝著名书法世家有卢、崔、江诸氏。如博陵崔氏,善书者就有崔弘、崔挺、崔辩、崔浩、崔鸿、崔光、崔简、崔衡等几代十余人。崔浩为北魏宰相,他的书迹为当世所宝,以为模楷。《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刻于太和十八年(494),传即崔浩所书。楷书28行,行46字。原石早佚,现存为宋代重刻·。结体方正,笔致硬峻,为规范魏楷。江氏名家有江式,他少传家学,篆体尤工,洛阳宫殿诸门题额,都是他写的。遗憾的是所有名家,均无墨迹传世。现存北朝墨迹,多为陆续出土的民间书手所写佛经书及实用书纸,字体为魏晋以来流行的“书经体”。最早的有五胡十六国时代的西凉的《十诵比丘戒本》(406)、《持世经》、《妙法莲华经》(411年书)等,书法拙朴而洗练,略带隶意。《敦煌遗书》中的《大慈如来十月二十四日告疏》、《佛说八师经》、《康那造幡发愿文》等均为北朝民间写经佳品,风格朴实自然,或带隶意,或带行意,随心所欲,以不工为工。有些经书是典型楷书,波捺挑钩尽去隶意,形体严饬方整,如北魏太和三年(479)《杂阿毗昙心经》、《大般涅粲经》、北凉永明元年(433)《佛说欢普贤经》、北魏永平四年(511)《成实论经》(经生曹法寿书)等。

北朝刻石有碑版、墓志、摩崖、塔铭、造像记、幢柱刻经等多种类型。其中尤以墓志、摩崖、造像记规模最为宏大,数量最多,书法艺术成就最高。北朝刻石书法以独具风貌的楷体为主,被后世称为“魏碑体”。之所以称“魏碑体”,是因为北魏刻石书法最为典型,最能代表北朝的书风和法度。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