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派兼南北,陶弘景别作一家

作者:汤大民
南朝书家敢于突破二王法的,前面所说张融,不失为豪杰之士。另一位具有创造精神的名家是陶弘景(456—536)。陶氏又名宏景,字臣明,自号华阳隐居。给人写信时,他常以“隐居”代署名。他隐居于江苏句容茅山,修道40年,为道教“上清派”发扬光大者。他精通老庄,吸收儒家和释家学说,形成三教合一的理念,又建佛、道二堂,实践两教双修。他博学宏词,洞察世情,梁武帝常以政务请教,号“山中宰相”。幼时常以荻杆代笔,画地学书,勤奋不辍。他的学书过程,是由钟繇、大王入手,采其气骨。又游历各处名山,访得游离于主流书派之外真人遗迹,所以他的书法“别作一家,骨体遒媚”,“书韵特高”。(《隐居本起录》)他的笺疏小品精丽清高,为世所重。镇江市焦山摩崖刻石《瘗鹤铭》,经千年考证,多数人以为是陶弘景所书。
《瘗鹤铭》碑

《瘗鹤铭》原刻于焦山西麓岩石上。—据宋人黄伯思考订为梁天监十三年(514)所刻。大字楷书12行,行23字至25字不等,共166字。北宋末、南宋初,石堕江中,碎成五块。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陈鹏年雇工打捞,将五石黏合为一,移运山上,得92字,其中全者81字,不全者11字。今残石嵌入焦山碑林的碑亭内,仅存30余字。《瘗鹤铭》就崖书石,从左到右,行之疏密,字之大小多寡均不整齐。书风雄伟飞逸,用笔坚劲沉着,圆笔藏锋,全从篆隶中化出,简淡有致,点画流动,古意盎然而又有行书意味,字体宽绰而核心凝稳,护四周而紧中宫,宽绰而不疏散,结密而不局促,外廓满格,空白留内,体势开张,自由舒展,如仙鹤舞空,仪态万方。此书被称为“大字之祖”。黄庭坚说:“大字无过《瘗鹤铭》者尸(《山谷题跋》)清翁方纲说:“寥寥数十字之仅存,而该兼上下数千年之字学。”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