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开“昆曲学馆”

每年的5月18日对于昆剧艺术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01年的5月18日,昆曲入选联合国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去年的5月18日,上海昆剧团为老艺术家从艺六十周年举办了纪念活动,今年则是集合了上海、浙江、苏州三地昆剧院团的“长三角昆曲联合展演”。昨晚,结合了上昆、浙昆和苏昆三代演员的明星版《十五贯》在逸夫舞台正式上演,拉开了此次系列活动的序幕。

演出前,备受瞩目的“昆曲学馆”也举行了开馆仪式。记者了解到,所谓的“昆曲学馆”,就是组织青年演员有规模、有计划地向老艺术家学习传统剧目,实现昆剧艺术的“活态传承”。上海昆剧团将作为上海市第一家戏曲院团推出“学馆制”。未来三年,将组织青年演员三年的系统学习,实现100出经典折子戏、6台传统大戏的传承目标。

上海首开“昆曲学馆”

此次5·18启动的“昆曲学馆”缘起于去年年底,这一对昆剧传统剧目的传承扶持政策获得了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厅等部门的直接支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未来三年的学馆计划,将以上海的昆剧非遗传承人为主要力量,面向全国力邀名家携名剧到上海传承,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录像方式,将教学过程记录下来,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料。目前,侧重于昆五班学戏,很多剧目对于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而言还是零基础。而昆四班和昆三班的青年演员则侧重于巩固提高。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给上昆蔡正仁、岳美缇等老艺术家以及浙昆武生大家林为林颁发了聘书。蔡正仁代表所有的学馆教师说,“作为一个昆曲人,终生奋斗的事业其实就是传承,只有传承好才能发展好。我代表老昆曲人表决心,会毫无保留地把艺术传给下一代。”

昆五班钱瑜婷代表年轻演员对昆曲学馆的成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昆曲学馆的成立,能给我们机会重新回到老艺术家身边汲取养分,学习提高。”

阔别五年推出武戏专场

除了“昆曲学馆”,此次的“长三角昆曲联合展演”亮点颇多。

开幕大戏《十五贯》是昆剧名剧,曾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对浙昆和上昆更是有历史意义。此次演出集中了4个况钟和3个娄阿鼠。况钟由浙昆张世铮、陶伟明、程伟兵以及上昆缪斌来饰演。值得一提的是,浙昆的3位况钟分属“传世盛秀”四代演员中的世、盛、秀三代,三人年岁辈分不同,却同是“传字辈”的弟子,有各自不同的表演方式。娄阿鼠分别由三地三个演员扮演,包括苏昆吕福海、上昆胡刚,而压轴登场的则是王传淞的儿子、浙昆世字辈“王世瑶”。

《十五贯》之后,19日晚的三地演员联合的中青年专场演出也是难得一见的组合。其中浙昆张志红、李公律的《西园记·夜祭》、苏昆王芳、俞玖林的《狮吼记·跪池》都是从未在上海演出的。5月23日压轴演出的是张静娴、蔡正仁领衔主演的昆剧《班昭》,该剧曾先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等奖项,且已有多年未在上海亮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昆剧团这一次还推出了阔别舞台五年之久的武戏专场,展示了上昆文武兼备的艺术实力。《三战张月娥》、《武松打店》、《扈家庄》、《雁荡山》的剧目阵容集合了上昆三代全部武戏演员。演出尤其特邀了上海京剧院的奚中路领衔主演武戏群戏《雁荡山》,在近年来戏曲舞台上尤为罕见。

开幕大戏《十五贯》曾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