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痴庞明忠与川剧的六十载情缘

铿锵的锣鼓声,婉转的清唱,余音袅袅的帮腔,观众的叫好声,此起彼伏……端午节期间,在西充县川剧团,一场久违的川戏在此精彩上演。舞台一侧,一位七旬老人正有条不紊地安排演员登台表演,他就是“戏痴”庞明忠,不惜重金成立了自己的川剧艺术团,为的是找回那份模糊又熟悉的记忆。近日,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川剧的六十载情缘。

12岁那年,他学会川剧折子戏,并扮演小生,赢得村民阵阵喝彩;65岁那年,他返乡成立民中川剧艺术团,立志扛起振兴川剧的大旗。

耳濡目染 自幼结缘
慈善、和蔼,思路清晰……在记者看来,73岁的庞明忠有着超越这个年龄的活力和干劲。投身川剧事业,这对熟悉他的人来说完全意想不到,庞明忠则解释为他心中深藏着川剧情结。

“小时候在农村,人们闲暇时只能看川戏。”庞明忠说,西充的川剧表演由来已久。当时在西充县凤和乡三角沟村,村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庞家班”川剧团,演员都是村民。最隆重的演出当数唱春戏了,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天天都有川剧上演。只要锣鼓一响,人们便三三两两地聚拢来。表演很有互动性,台上唱、台下和,其乐融融。说起川剧艺术,庞明忠侃侃而谈、兴致勃勃。

“只要乡里或村里有演出我就要去看。”庞明忠告诉记者,他的奶奶、父亲都是“庞家班”戏班的演员,因受家人影响,他从小就迷上了川剧。奶奶、父亲看他如此执著和钟情,便一句一词、一招一式地教他。另外,每年唱春戏的时候,很多老师傅登台表演,庞明忠就会跟他们学唱川剧。12岁那年,他学会了《三伯访友》、《马房放奎》、《别洞观景》等川剧的折子戏,并在剧中扮演小生一角。他清秀端庄的扮相、字正腔圆的唱腔,赢得村民们阵阵喝彩。

不惜重金 成立剧团

长大后,庞明忠离开西充,前往攀枝花市发展。2007年,65岁的他带着8000万余元资金回到西充投资农业项目。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庞明忠经历了多种角色的转换,也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对川剧的热情从未减少。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川剧出现生存危机,观众减少、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众多川剧团纷纷解散,“庞家班”戏班也没能幸免。

“成立川剧团,重建“庞家班”,一直是我的梦想。”庞明忠告诉记者,2012年全国文艺院团改制,他抓住这个时机,招兵买马组建了“庞家班”———民中川剧艺术团。

“川剧团成立前期我就投入了300多万元,包括购买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舞台幕布,购买大客车、道具车等。”庞明忠说,他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并宣布每年出资125万元贴补演职人员的工资。为了推动川剧团的发展,庞明忠还号召自己的女儿、儿子、儿媳,以及孙子来参与川剧团工作。

民中川剧艺术团成立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并得到了很多老艺术家的支持,庞明忠还主动邀请一些老艺人来教育新人,很多新人内心也得到了鼓舞。“川剧团已经是一支较为专业的表演队伍。”庞明忠说,民中川剧团共有演职员工56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2人、二级演员9人,国家二级作曲1人,各种金奖得主6人、文华奖得主1人。

扛起大旗 立志传承

现在,庞明忠有了自己的川剧团,由一个川剧爱好者变成了川剧艺术的创作者、川剧文化的传承者。身份的转变也使他担当了更多川剧文化传承的责任。

“我成立川剧团是为了振兴川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庞明忠告诉记者,他不仅要让四川人记住川剧的幽默风趣,还要让全国观众认识这种地方艺术。

近年来,民中川剧艺术团不仅到北京、成都、西安、贵阳、重庆等地演出,而且深入乡村为空巢老人慰问演出,每场上座率均在90%以上。剧团不但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川剧艺术,也成了文化惠民的内容之一。

庞明忠说,从实际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来看,创办川剧团3年来,共计演出600多场,不仅没盈利,反而出现亏本情况,仅2014年就亏了140万余元。

“既然办起了川剧团,就要一股作气地办下去。作为西充人,我应该扛起振兴川剧的大旗。相信随着国家和公众对川剧越来越重视,剧团的经营状况会得到改善。”庞明忠说,川剧必须在剧本、服装、表演形式等方面创新,西充是“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有取之不完的创作素材。目前他们根据本土题材,正在编排优秀传统大幕廉政戏《天下第一亷》、优秀朝代忠义文化大幕戏《大汉从这里走来》、大型现代川剧《布衣张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