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有梦的方向行走

朝着有梦的方向行走

           

朝着有梦的方向行走

 文/窦雅楠 图片提供/佟

    采访张文海之前,我对他的认识仅限于那一纸写满了他在舞蹈表演、教学、创作及研究等方面优异成绩的简历,因此我对他的定义是:一名成功的舞者、一位潜心教学的老师。可采访后,我对他有了更为真实、深刻的认识,他不只是一名成功的舞者,还是个善于用心体味生活的人。他常说:“调节心态也是一种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帮你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你慢慢感受心境的变化,去享受生活带给你的多姿多彩。”

舞蹈让我更坚强

    十三四岁的张文海为了追逐艺术梦想背井离乡,离开父母,从少艺校进入浙江省艺校,开始了艰苦的舞蹈学习,承受着同龄孩子没有的艰辛。每天早上6点半练起早功,下午晚上还要练习基本功、剧目等等,平均每天要进行不少于6小时的大运动量舞蹈练习。张文海的先天条件对舞者来说并不算优秀,他自己说当时他的膝盖不够平,看起来腿伸不直,每当做一些踢腿动作时,老师总批评他腿不直,影响美感,为此张文海没少挨老师的“小木棍”。“每次对着镜子训练时,看到因腿部线条不够舒展而影响到整体美感就让我很没有自信,直接影响练功情绪。”为了让自己的动作更完美,他甚至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每天练习后他会自己“特训”半小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是在坐“老虎凳”一样。他把练功鞋、海绵等放在自己的脚跟下,把脚垫高,然后用绑带绑住自己的膝盖,把拣来的大石头挂在绑带上向下垂拉,这一压就是半个小时,往往压完时腿都不能打弯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的腿形渐渐改变了,让他的舞蹈之路更加完美。

向着有梦的方向奔跑

     从省艺校毕业后,张文海成为了杭州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登上了他梦想的舞台。凭借着优秀的业务水平与勤奋刻苦的毅力,张文海很快在各种演出中成为一线的骨干精英,参与了两部大型舞剧的主演,并当上了舞蹈队副队长一职。四年的演员生涯可谓发展得顺风顺水,可就在这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以一名学生的身份重新开始学习,考北京舞蹈学院。“其实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并不同意我去考北京舞蹈学院,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可是作为一名舞者,北京舞蹈学院永远是我的梦想,是个顶尖舞者的聚集地。现在自己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与自信,是该‘充电’和‘调理’自己的时候了。我相信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诱惑只要一个人坚定信念朝着有梦的方向行走,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已经工作多年的张文海想要考上北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文化课程已经放下多年,重新静下心来专注于书本学习,对于一个“动”惯了的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张文海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破釜沉舟,干脆辞掉工作,回到老家,专心“恶补”文化课,单独租了个房子,每天把自己锁在家里复习高考的内容。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最终以第一名的突出成绩,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步入了这所被誉为“舞蹈家的摇篮”的神圣殿堂。张文海在大学毕业后以“优秀毕业生”称号留校任教。他说:“舞蹈培养了我,让我感受生命中的真、善、美,我要继续让更多的人去享受。”

   

创作处女秀初尝紧张

     问他第一次登台时是否紧张,他说:“第一次登台时还是在少年艺校,那时候年纪小,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上台就亢奋,表现欲很强,反而是长大以后复杂了,想得要多了。”“最紧张的一次是我参加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比赛,因为那次不仅是表演,还是自己创作的节目。以往的比赛有编导的指导和监督,自己可能处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而这次编导是自己,演员也是自己,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做。
为了取得好成绩,我跟同伴给自己定了规矩,只要进到排练厅就要练到五个小时以上或是把节目跳8-10遍才出来。在动作的创作上,跟同伴出现分歧是常有的事,我们经常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破门而出,但是只要睡一觉,第二天我们又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张文海所说的那次比赛是在昆明举行的,由于海拔较高,平时跳个几遍都没问题,现在变得跳一遍就气喘吁吁了,所以大量的练习也就不可避免了。可由于比赛单位较多,排练时间又少,几乎轮不到走台的机会。张文海只能选择大家休息的时间插空来适应舞台,通常是晚上一点之后,然后早上6点再接着练,每天都很疲备。结果当晚的比赛因舞台工作人员失误,在他们表演时放了干冰,使张文海狼狈地滑了一跤,结果获得创作三等奖和表演优秀奖。“由于高原疲劳,又出现失误,所以比赛的结果并不是我理想的成绩,但是努力做过了也就对得起自己了,算是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丰富内心源于亲近生活

     说起舞蹈,张文海有他自己的定义:“舞蹈是门人类学,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融民族文化于其中,它不同于现代舞、古典舞,它是源于民间,是有文化积淀的和历史传承的。”曾两次获得北京舞蹈学院“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的张文海,为了学习研究经常深入民间到各地去采风,去采访那些民间的舞蹈艺人,西藏、新疆、内蒙……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说起采风的事,张文海一脸满足和意犹未尽的样子:“民间舞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风格性和地域性,不仅仅需要身体力行去掌握技术,还要在动作层面去理解文化与民俗的关系,所以亲身去感受那种氛围是一个舞者必修的功课。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西藏采风,被采访的艺人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采访他要经过当地文化局的批准,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采访他的机会。由于采访地点是在高原上,而且老人家年纪比较大了,我们还不敢让老人家亲自示范,只能让他的徒弟代为演示,让他来讲解,可有时候徒弟并不能展示出师傅的风范,老人家是个急脾气,常常自己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我们旁边的人就像保护现在的奥运火炬似的,小心翼翼地在周围护着他,生怕他有点闪失。”张文海说:“像这种艺人是一种活的文化遗产,他们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他是我们的根。”在采风的过程中,与淳朴的老百姓们一起饮酒、一起跳舞,一起畅游在舞蹈的领域里,张文海认为这是文化的碰撞—醉舞、痴舞、恋舞、梦舞,用纯粹的灵魂来诠释肢体绽放出的怒放生命,像蓝莲花般超然脱俗,优雅而美丽,这能让舞者沉醉,让舞者欣喜。

与奥运第一次“亲密接触”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是全球华人的荣耀,张文海这样的舞蹈专业人士受邀担任残奥会闭幕式的创意和导演工作,这是他艺术人生的又一次崛起。“这次任务特殊,奥运盛事是中华民族向世界近40亿人民的‘精神亮相’,是一件无法修改的作品,我身为创作人员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少留遗憾。这次任务的最大难点在于创意,中央要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们工作时的状态是集思广益的,常常淡忘个人,只有集体的智慧撞击,才能出现奇迹。”问他在这次工作时有什么与以往不同的感受时,他说:“这次工作近距离接触了很多残疾人,我记得有这么一件事给我触动最深,问一个天生失明的盲人,如果给他一天光明他会干什么,他说‘我不需要光明!’这件事让我对残疾人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并不需要正常人可怜的目光,他们身心健康。”

       在拍照时,张文海总会要求看一下拍摄效果,他说:“我是一名专业舞蹈演员,如果拍出来动作不到位会被人笑话的。”正是这种敬业的精神让他在事业上芝麻开花节节高。老师、编导、老板都是他的职位,对于这些工作,他都能微笑面对:“我乐于享受生活给我带来的各种感受——酸甜苦辣,成败悲喜,这才是热爱生活。”

(文章作者:admin)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