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音乐节奏及表演形式、内容

1、胶州秧歌的音乐节奏

    秧歌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与舞蹈的动律、风格、韵味、舞姿、造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音乐的节奏与动态特征,风格也吻合一致。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是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秧歌的音乐与舞蹈的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的附点八分音符贴切典型。音乐需要根据舞蹈的情绪灵活的运用,两者都要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和谐并且形成统一。胶州秧歌的音乐中大量的附点音型,是形成胶州秧歌独特的动态及力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以“得胜领”、“水浪吟”、“掂包扭子”锣鼓等最为明显了。几乎大量的附点式的节奏型音符的出现,这与“梨花扭三步”中的舞蹈动作完全一致。前面四分之三的时间里展开,而后面的四分之一里则是收式。加上之前的四分之三有在重拍上,使得力度的展开有较长的延伸感。这动作的开始是先用“推”的,在推的同时,两膝盖位置与腰向反的方向扭拧。全身的扭拧的力度延续下去,这一继续延伸的动作与同步进行的舞蹈动作力感十分和谐统一、融洽。音乐的后四分之一拍的节奏时值,则用在舞蹈的收势上,与动感的短、快、轻十分吻合。从音乐节奏上看,这种方式是形成了胶州秧歌女角动作特点的关键所在。所以说音乐节奏对胶州秧歌的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女子群舞《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编导将华轩也就是以胶州秧歌为素材的,运用了运动节奏的轻重稳急与长短的不一,从而使得呼吸吸气,短、快、轻、呼气稳、缓、沉的特点。使它变换为推扇的部位,用此而来表现出新的生命沐浴在阳光下的悠然自得的陶醉情绪。
 

    无论是从舞蹈的本身来看,还是从音乐的节奏方面来看,每拍动作的前四分之三都是强拍开头,作为力的展示。这种力的展示,恰恰正好是形成了胶州秧歌女角抬重(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特征的关键。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个部位的“拧、碾、伸、韧”,循环往复的连绵不断,充满活力,更是富有内在的激情和动作力度。其内部的撑劲和韧劲(舞蹈张力的表现)与“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作特点等。这便体现了胶州特有的经济文化风貌和人民的独特性格,而且它已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纯粹性的舞蹈形式。不仅是在本地区普遍流行,在全国舞蹈比赛中也获得较高的声誉,因此也才深深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2、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

    胶州秧歌与时代具进,创舞界之争,领舞韵之风,应打破原有的那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法,而也要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意识创作出反映个人的心态的纯舞蹈形式。

    翠花是青年女子,它的动作幅度较大,扇女是少女形象,所做的动作是温柔淑静的,小鳗是年幼的女孩,动作活泼俏丽且灵巧。年龄、性格的差异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了体现。

    胶州秧歌的表现形式分为大场和小戏两个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的秧歌相同,小戏呢?则是专门演小戏的,两者除了服饰相同以外,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从前述按锅组班、到扮演的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服饰等方面,可以看到它属于由秧歌向小戏和现代戏曲发展的过渡形式。所扮演的形式有:

    鼓子:原来是挎鼓表演的,后来又改为水袖式表演,扮成40多岁的中年人,有如戏曲里的老生。棒槌是持双棒表演为年轻人,扮演是和戏曲里的小生和武生一样。翠花是持折扇,舞蹈的时候打开,扮演成青衣形式。扇女是持折扇,舞蹈时打开,年轻妇女的形象,动作的幅度比较大,扮演成花旦一样,舞姿很优美。小鳗(小姑娘)持团扇表演形式,伶俐活泼可爱。膏药客呢,则是穿着大褂,戴上礼帽,持把伞与虎撑。此人不跑大场,多是戏班里的负责人,说些插科打诨的话,引人发笑,犹如丑角。扮演人物的服饰,打扮完全是为了后面的小戏,并且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划分,在伴奏乐器上,除了唢呐、锣鼓外,还外加了演出戏曲用的板鼓、拍、板、堂鼓等乐器。

3、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

    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可分为“跑场引人”“膏药客打诨”“乡土小戏”等。

    跑场引人在演出前先打几通锣鼓招徕观众,然后再开始跑大场,场面是一般秧歌常用的摆队,十字梅、四门斗、绳子头等。在台上跑大场的时候,多由鼓子带队,从两面交叉跑出,每种角色两人相遇时要对舞,交错而过时男角还要做些翻扑技巧的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在过场中,演员可以即兴发挥技艺,充分表演。但是在舞蹈的时候从不唱曲,场面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因观众的多少而定,人员已满才开始演小戏,人来不齐,由膏药客插科打诨后,再来一次跑场。

    膏药客打诨:大场后膏药客上场,调剂气氛,并让演员休息,以便后面的小戏演出。他上场时,撑着打开的伞,拿着虎撑缓缓而上,即兴编词诙谐逗趣。如果演出中各角色都是女孩子扮演的,上场后就来段逗趣的话:“锣鼓煞住乐自然,尊声诸位听我言,今年小吨这台耍,尽是女的缺少男。有心还想说几句,我的膏药又不粘,叫声伙计们再把锣鼓敲起来,膏药不粘来两遍。”于是又跑一次大场后,才开始小戏的演出。

    乡土小戏:小戏“闯关东”已经没有人能演,目前常演的传统剧目有“拉磨”“顶灯”“双拐”“大灶王”等。这些虽然说是传统的农村秧歌小戏,但是由于运用了当地的民间小调与唱腔,语言通俗风趣。表演中有舞蹈又有技巧,所以特别的受欢迎。如“拉磨”要充分运用方桌表演技巧,“顶灯”要顶着灯做些高难度的动作,所以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无怪呼当地有这样的谚语:“听见秧歌唱,手中活茬(活计)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着老命瞅一瞅”。充分表达出人们在拥挤中争看秧歌,焦急与欢快的心境。

    在当今,胶州秧歌的独特风格更加大放异彩,许多外国人专程来胶州学习秧歌,不少当地老艺人被请出去传授技艺,更为可喜的是胶州秧歌已被编为艺术院校的民间舞蹈教材,成为全国艺术院校民间舞蹈的必修课程。

    其现在的胶州秧歌很少有以前的以戏曲或舞台剧表演的形式上演。大致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都是以单独的纯舞蹈形式。以这些“拧、碾、抻,韧”几种舞蹈动律动态特征为代表,而且也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舞蹈。大体上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胶州秧歌舞蹈形象,就是“躯体灵活自如的翠花,手中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的扇女,和两臂架起,如彩蝶飞舞的小鳗”。三种女角在动态的差异中又有胶州秧歌舞蹈的共性:如动作力度变化中持续的推、拧、抻、动作速度变化中身体各部位轮翻地缓发快收。是以这三种形象具有泼辣、舒展、婉转的特点融为一体而塑造的。从而形成了舒展而大方、热情而灵巧的情绪和舞姿变化,赋予了胶州秧歌崭新的艺术生命。

    总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一方水土孕育着一种民间艺术。山东秧歌以其丰富质朴的舞蹈语汇,多姿多彩的舞蹈形式,日益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民间舞蹈文化的舞台化、多样化、大众化、民族性、风格独特的多形式格局、这种文化发展趋向,民间舞蹈的方式与内容也都区别与以往,出现了新风格、新形式、新内容等,表现在民间舞蹈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民间创作、民间流行、民众自娱的层次上,它是民间舞蹈的艺术家和创作者在个的发展和时代发展的结合上形成了恰当的交合点。在原有传统民间舞蹈片段的基础元素上,更加注重相关民间舞蹈的动律,分割上的相互吸收,以及其他舞蹈的那些有益于采纳,融汇部分的借鉴上。这样导致传统的民间舞蹈的风格向着社会公众审美的趋向发展,更加适合先导人群的喜好而呈现趋于现代化的特征。使得一些舞蹈更加完美,色彩更加鲜明,作品更加精致。

   胶州秧歌舞蹈所表现出女子的开朗大方,温柔淳静、活泼俏丽,都充分的反映出了山东鲜明的人文风俗,浓厚的地方特色。表达着山东人民最真实最淳朴的情感。给中国民间舞蹈添加了绚丽的色彩,使我国民间舞蹈更富有时代感与生命力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