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舞蹈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

谈舞蹈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

 

     再看王亚彬的《扇舞丹青》,首先,舞蹈在古琴名曲《高山流水》的心理空间与时间距离里,舞者手中扇子似书画家手中的笔墨一样,抒发出那轻重缓急、曲回萦绕、潇洒飘逸、行云流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虚实相生、得意忘形的象外之象和超然意境。后面还将运用有关的心理距离、心理空间、心理时间和艺术通感的概念及理论来分析这种“得意忘形”、“虚实相生”和“舞到无形”的舞蹈意境,即是客观现实与审美理想、生活具象与舞蹈意象之间产生最大心理距离、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的心理效应,又是中国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之间产生艺术通感的心理现象,这也正是舞蹈艺术美产生的心理根源。

      由此看来,《扇舞丹青》是舞蹈意象高于现实具象最大心理距离的典型代表,她创造了中国古典舞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象的最高境界,并沟通了中国舞蹈、音乐和书画之间的艺术通感和悠远美感,其舞姿流韵如行云流水(书法与音乐意境)、大象无形(美术及绘画意境)、大音希声(音乐意境)、虚实相生、得意忘形!

      正如宗白华论先生所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从)而造成(了)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通过以上我们关于舞蹈心理的理论分析和作品分析,首先,这对于我们理解袁禾老师的《中国舞蹈意象论》也许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由此看来,舞蹈意象就是通过艺术想象这个心理空间人脑对记忆表象(原型)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来的想象表象,这个想象表想与上述的感觉和记忆表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是产生舞蹈艺术美的心理学原因与基础,这个问题与舞蹈的起源与艺术概念也具有内在的关联,后面我们再谈这个问题。同时,我们发现,舞蹈意象的最高境界意境不在现实,而在虚幻,即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虚实相生、得意忘形。

      (二)艺术想象与审美意象

      下面,我们从艺术心理学和舞蹈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以下形象、艺术、意象与想象的概念与关系:

      (1)艺术都与形象有关。由于艺术都是用形象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并反映生活与现实的,因此,艺术和美都是感性的,这是艺术的第一特征或基本特征。但是,艺术使用的形象并不是外界客观事物的原型,而是客观事物原型在人的心灵中留下的感觉表象或记忆表象。

      (2)艺术都与想象有关。由于想象是人脑对感觉表象或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艺术的本质是想象,艺术起源于想象,艺术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艺术想象是产生心理距离和心理空间的前提和条件,艺术是想象的世界和创造的世界。

      (3)艺术都与意象有关。由于意象是人脑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新形象,这个新形象在心理学中就叫“想象表象”,在美学和艺术学中就叫意象。因此,这个意象即艺术形象肯定是自然界或现实世界没有的现象,这种现象和表象(想象表象)只能存在于人的头脑里或心理空间里。其中这个心理距离就是具象与意象、审美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即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这个距离正是产生艺术美的源泉。

      由此看来,艺术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想象并在这个想象的心理空间中创造出来的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审美心理距离的审美理想和意境意象,艺术是源于现实的非现实,是高于现实的非现实。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