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印章与篆刻-结语

  有人认为印章只是实用的符号,或不过是附属于书画作品的点缀,“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扬雄语)。篆刻艺术虽然不像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那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却也源远流长,代有传人。篆刻作品体积虽小,但方寸之间分朱布白,疏密变化,气象万千。纵然是艺术小品,也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它包含了书法、绘画、雕刻乃至美学的因素,又有着独立的艺术规律和表现形式,堪称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之花。篆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功能和表现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扩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各个时代典章制度、文明风尚的状况。欣赏篆刻艺术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些篆刻作品,印文所表现的健康和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字内容,还能够使欣赏者受到鼓舞教育。近代不少思想家、文学家常把篆刻作品当作“言志”的特殊形式。鲁迅在提倡新文化运动受到排挤迫害时,曾请陈师曾刻了一方“俟堂”印章,取“君子居易俟命”,对官僚们的倾轧投以轻蔑的抗争。被誉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中国人”的林则徐,在闭关锁国极端腐败的政治环境中,为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革除封建统治的弊端历尽艰辛,奋斗一生。这位充满爱国激情的政治家,同时又是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诗人和书法家。他还是一个篆刻艺术的爱好者,他一生操刀不辍,以印“言志”。这一史实至今鲜为人知。林则徐所用印都是自镌印章,蕴含着在人生遭际中壮志未酬的感叹。这就是艺术创作欣赏活动所发挥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艺术创作欣赏活动本身也丰富了文化生活,增进生活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艺术上成功的印章,还能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们上升到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激发人们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提高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艺术欣赏活动的普及,还能从整体上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促进社会全体成员文明程度的提高。

  有些青年朋友觉得印章艺术高深莫测,难以寻得门径。这是因为接触少的缘故。如果能够稍稍花点时间,掌握一些篆刻艺术的规律和有关知识,是不难跨过“认读”关而登堂入室的。

  篆刻艺术以篆为文,具有抽象艺术的特点。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是以印文的线条结构和朱白对比布局展示的,这就需要对诸如印形、字体选择、章法的疏密虚实安排、界格边栏的利用等各种形式因素进行欣赏,并借助联想,体味其中的美感。大家都熟悉唐代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领会草书笔法的掌故。欣赏篆刻艺术作品也需要在生活中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日积月累便能培养出欣赏篆刻艺术的领悟能力,积累对印章的尺度、力度、重量、色调、质感和空间分割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篆刻艺术的抽象特点,还要求在欣赏时不能靠直观的浏览一目了然,而要反复地观赏比较、深入体味。书法史上驻马观碑的故事,可以用来概括篆刻艺术所需的欣赏方式。传说唐初书法家欧阳询在骑马赶路时,偶然看见路旁有一块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刻,因为仰慕索靖的书法成就便勒马观看良久又匆匆赶路。一路上脑子里总是萦绕观碑的印象,感到有许多需要深入揣摩的地方,于是又折回原路在碑前认真观摩,越看越被吸引,不忍离去,以致疲倦了就坐在碑前看,天黑了就在附近投宿。如此观摩了三天,“若有所悟,方始离去”。凝神观赏,反复深入,是欣赏篆刻艺术应培养的欣赏习惯。

  对一方印章的欣赏,可以从多种角度和层次展开:印章材料所显示的富有自然美的材质和色泽;印纽造型及雕刻工艺;印文气势韵味的整体把握;印文篆法、刀法、章法等形式技巧的功力,各种形式因素构成的艺术风貌等等。此外,对于篆刻家所处的时代,他们的生活环境,立身处世的人格和作品内容技巧之间的关系等印外知识的掌握,也可使欣赏活动更加全面、深入。欣赏和评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欣赏的深入,势必了解和积累许多对各种篆体特征、各时代印章艺术风貌、各艺术流派乃至著名篆刻家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的知识,从而在欣赏作品时,自然会联系分析作家生平创作,比较作品优劣高下,以及作家作品吸取了哪些传统成果,有哪些独到的艺术处理、艺术个性和风格特点等等。这样就使欣赏从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高度。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是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过程。欣赏优秀作品能够增长兴趣和才智,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

  篆刻艺术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篆刻作品的艺术水平高低、格调雅俗,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功力与修养。许多有成就的篆刻家,无不首先是学识渊博、功力深厚的书法家。希望有志于提高篆刻艺术鉴赏能力和从事篆刻艺术创作的青年朋友,重视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实践,把书法艺术作为基本的修养积累,务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朋友关心篆刻艺术,让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艺术瑰宝,能够世代相传,弘扬发展。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