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松紧有什么讲究?

关于执笔的松紧,有很多的讨论,有说东、有说西,对于初学者来说,好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往哪个方向。
就这个问题,我们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论述:
一、执笔以紧为好。
执笔”松紧自古早有定论,就是一直沿用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论著作《书断》中论述的,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书法的过程。相传王献之小的时候,有一天正在练字,他的父亲王羲之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竟然没有抽掉,于是,后来的人们多依据他来说明执笔以紧为好。
二、执笔以不松不紧为好。
在现代有人对上述理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误传?理由是:执笔紧不能灵活运笔,使点画受到制约;而执笔松会失去对笔的控制,使点画难以成形。因此,就提出执笔紧则稳健,执笔松则灵活,故而提出以不松不紧为宜,书写时既稳健,又能挥洒自如。
三、执笔无定法。
执笔无定法是:苏轼先生提出的“执笔无定法”的理论。意思是想怎么执笔就怎么执笔,没有框框的约定,一切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做,想松则松、想紧则紧,想正则正、想奇则奇。一句话,想怎么执就怎么执。故我们看到有很多书法家都有不同的执笔方法。

对于以上的种种论述,那种是对的呢?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很迷茫的。怎样执笔才是正确的呢?初学者应该朝哪个方向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执笔以紧为好”
紧与松是相对的,是一对对比关系,不紧就松。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执笔要紧,并悄悄地来到正在练字的王献之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验证王献之执笔是否紧。从而说明了初学书法要“执笔以紧为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认为是没有错的。
通过实践验证,执笔要紧有三点好处:
(一)、利于稳定
(二)、利于发力
(三)、利于控制
这对初学者把握字型、培养习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执笔以不松不紧为好”
执笔不松不紧是一个“中庸”的、聪明的理论。此理论一出,即否定了“执笔以紧为好”的理论,认为执笔紧是懵人的,执笔以不松不紧才是最好的。可不松不紧怎么界定?这不好说,也难以说清楚。说此法“灵活”、“不僵硬”,是执笔的上乘。我想说的是:
(一)、不松、不紧的执笔法,是一个聪明的执笔法。搞篆刻的人说:“执刀如执笔。”照此理论执刀应是“不松、不紧”,如果这样还能发力、刻字吗?
(二)、唐代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他为何要骗天下?使传说中的“抽笔”误导、害了那么多人?他不会不懂书法吧!或者说张怀瓘先生是否也是用这种执笔不成?要是这样的话,张怀瓘的书法也可断定是紧执笔写成的。
(三)、执紧笔就不能写字了吗?就写不好字了吗?我看不见得。例如:断臂者用固定的金属手臂把毛笔固定在金属手上,能松吗?不照样写出一手漂亮的书法来。另外,我看过孙伯翔先生写字,可毫不夸张地说,孙先生写字是很费力的,为写一个钩,用全身之力而送之,口含一口气,再与钩同时而出,只听“噗”一声,唾液满纸。
不松、不紧的执笔法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取的,此时的“灵活”、而缺乏控制,如同滑梯一瞬间而下,无法停止;此时的“不僵硬”、写出的书法而形如棉花,软无筋骨。
三、“执笔无定法”
执笔无定法,这与字外功夫、法无定法,是一回事,它是对在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来说的人来说的,决不是初学者参考的标准。学习书法一定要对自己所在的位置要看清楚,是初学阶段,还是有了很深厚的功底。对初学者来说,执笔无定法,只能有所了解,不能作为执笔的理论依据。如:清代何绍基的回腕法,写出别致的何体;现代王镛先生用小笔写大字,用笔跟处书写,表现出民间书写的风采等 等,只有别致的用笔才能写出别致的书法,这也是一种创造。初学者切不可盲目地去学,那是书家自己的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千万不可照般,也不可评论:如果说这就是执笔的“标准”;或者说书家“执笔不对”等结论性的论断。对于这个“标准”是书家自己的“标准”,并非是大家的“标准”;再说“执笔不对”,并不是书家不会传统的执笔,而是在传统的执笔上有所发展,形成书家的执笔方法,用此方法表现书家的思想、追求,是个性的体现。初学者只可欣赏,不可乱用。待有了一定的造诣的时候,再去尝试也不为晚。
总之,“执笔”的松与紧,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我认为对初学书法者来说,执笔宜紧不宜松。执笔紧容易找到笔“发力”的感觉,这如同初学走路的儿童,腿都是软的,走几步便扑到妈妈的怀里。初学者对笔的控制力很差,不会用笔,写出的字缺乏力感,没有筋骨,和初学走路的小孩儿一样,写出的线条往往也是“软”。只有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人,自然就达到“执笔无定法”的境界,书写时也不知道是紧是松!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