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名家
更多 >书法文库
更多 >硬笔书法:写好钢笔字的技巧
中国书法发展史-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历二百七十七年。其中《真赏斋帖》可谓明代法帖的代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笔法苍劲有力,结体张
草书介绍
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章草是隶书速写而成,故源出于隶。传说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创。此说章草因通於章奏得,其说较为可信。虽传刻至今,但法度端凝,
魏碑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魏楷和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
钟繇是谁?
钟繇(yáo)是三国时期魏国人。官至大傅,故世称钟大傅。陈思《书小史》称其善书,师曹喜、刘德升、蔡邕。钟繇出身于东汉望族,祖先数世均以德行著称。父亲早亡,由叔父钟瑜抚养成人。传说钟
李廷华:论中国书法的当代处境
尽管传统文人应科举、酬人事,舞文弄墨成寻常日课,但每朝每代,能够称为书法家者依然历历可数。沃文将文人和书法家判然两分,这既不符合传统社会的经验,也非今日社会之真实。沃文将浑融完整之
齐白石书法艺术
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度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出版有《齐白石画集》、何借无声》、《齐白石作品集》等多种。虽然意气与理法并不是对立的产
名人闲章趣话
我国书画作品除去题款尾部的姓名印章以外,往往还有镌刻诗、词、章、句及图案等的印章,统称为“闲章”。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包括晋楷、魏碑、唐碑、写经、颜体、柳体、欧体、赵体、行楷,以及徽宗的瘦金书,舒同的舒体等。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
要摹多久才可以临?
一般说来,一本帖经过三遍“描红”、几遍“影格”,大约三四个月,对帖字的笔法结构已渐熟悉,下笔也有了一定把握,这时就可以开始“临”了。
北魏书法代表作的浅解
历史上称为“北魏”,或“后魏”,以区别于曹丕建立的魏国。当时,偏安于江南的晋朝已经被刘裕所篡夺,建国改号曰“宋”。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段被称为“南北朝”的时期。南北朝总计经历了
印章的称谓
秦以后,帝、后之印称玺。唐中宗时复称玺。如乾隆时有玉宝25方,其中一件称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诸侯王、皇后之印也可以称“玺”。清代时皇帝的印章称宝也称玺。据史
康有为的篆学理论及其对当今书坛的启示
但康氏的行书中,却透露着浓厚的篆书气息,康氏的书论名著《广艺舟双楫》也有不少关于篆书的精辟论述。显然,康氏对篆书不仅十分重视,而且有独到心得。研究康氏的篆学理论,对当今书坛是会有很
篆刻词汇
秦漢及魏晉時期,印章由印工鐫刻,藝術水準頗高。隋唐以來,亦各有其時代特徵及風格。因明清以來,出土文物中印章漸多,參考資料大增,研討篆刻之風日盛,湧現很多篆刻家,形成各種流派。璽印即
印章至宝鸡血石
鸡血石的产地是浙江临安市昌化区上溪乡邵家村。昌化石因产于浙江省昌化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和实物的考证,昌化石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作为雕刻的材料和制成印章,始于明代初期,距今约有600多
赵孟頫《二赞二图诗卷》释读
从他传世的各种书体代表作中,如《二赞二图诗》《前赤壁赋》《帝师胆巴碑》等,便可看出其书学的踪迹。《二赞二图诗》以行草书写。通篇所流露出的气息,与赵孟通常蕴籍沉稳、平正秀丽的书写风格
北朝刻石书法艺术的方笔和方圆兼备
数量多,佳作也多,主要集中在碑志及造像记两类题材中。两者均为寇谦之所撰立,后者书人署名刘玄明。成熟的方笔魏楷,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志主司马悦为北魏高官,其祖父司马楚为东晋王室成
书法鉴赏——石鼓文
石鼓文就是刻在鼓形石头上的籀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共十件,分别记述秦国君游猎情况的四言诗一首,所以石鼓文也叫“猎碣”。石鼓文字势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用笔劲健凝重,粗细均
书法,中国美术之魂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其中,唯有中国书法,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传播得最为广泛,同民族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正说明,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
青田石中宝
“灯光冻”是青田石中的极品,据传仅出产于明代中期。依据众多书籍的著录,明坑“灯光冻”公认的定义应该是:“纯净,正色近黑,灯下照之呈黑红色。”但经细加对比试验,竟无一枚能显示出“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