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专业昆曲演员的昆曲社
锐冰视觉_刘少武)说昆曲,大概还是要从汤显祖的《牡丹亭》说起。待字闺中的太守千金杜丽娘一朝游园黯伤春,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恋。几番爱恨离合,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段人人熟知的传奇故事,几百年来,艺术家们用无数方法演绎过:电影、音乐剧、越剧、电视剧……但这其中,没有一种演绎能超越昆曲《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唱三叹的水磨腔,绵长悠远,只这一句就已让听者断了魂。
经历过姹紫嫣红的鼎盛时期,也曾落魄衰败开到荼蘼。昆曲的兴衰,仿佛正如杜丽娘那一场绮丽的梦,千回百转。
在永远喧哗繁盛的长沙,昆曲却一度沉睡于此。一个民间昆曲社的成立,终于让这位在梅边幽藏已久的闺秀,慢慢苏醒还魂。
一个没有专业昆曲演员的昆曲社
2012年5月19日,下午三点。刚被一场骤雨洗刷过的岳麓山,格外宁静。
第二天上午,潇湘昆曲社受麓山区文化局之邀,在河西通程商业广场表演一段昆曲清唱。“本来我们是不太愿意在这样的公开场合演出的。”潇湘昆曲社秘书长石力夫说,“但他们说演出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长沙人知道昆曲的存在,这是一片好意,让我们无法拒绝。”
根据他们原本的安排,是一个外地曲友的单独献唱。因为她会上妆,也会身段,能够“彩唱”,一般观众更能接受。但诸多缘由令她无法成行,石力夫只好临时组建一支清唱队伍,素颜登场。
昆曲社的聚会据点,是新民路的“尚书房”。这是一个颇有古典情趣的素食茶馆,老板也是一位“昆迷”。每周日下午,潇湘昆曲社的曲友们就会自发地聚集到这里,喝喝茶,练练曲。有时候昆曲社还会邀请一些专业的昆曲演员来教课,其中就包括湖南省昆剧团团长张富光。
在大多数没有老师授课的时间里,曲社的成员们就各自拿着曲谱,跟着伴奏带一起哼唱。唱得不对的地方,大家会相互指正。直截了当,不留情面。
潇湘昆曲社从2011年7月成立至今,已经吸纳了70多个会员。有的是朋友引荐,有的是看过媒体报道“慕名而来”,昆曲社从未有过公开的招募,却也一点点发展起来。
石力夫说,现在的潇湘昆曲社,没有一个专业的昆曲演员,大家聚集到一起,全凭“爱好”二字。拥有中国传媒大学戏曲博士学位的石力夫,在昆曲社已经算是半个专业人士,他却仍认为自己只是业余水准,“我学的是戏曲理论,我对昆曲的了解和研究是‘纸上谈兵’,在演唱方面,我还在‘门外徘徊’。”
昆曲社年纪最长的是已经73岁高龄的社长缪礼治老师,年纪最小的,是明德中学一个中学生,年仅14岁。没有年龄限制,也不需要任何戏曲基础,要成为正式的昆曲社成员,只需要在缪老师那里填写一张入会申请,再交纳一年120元的会费即可。这120块钱,全用于邀请专业老师授课 。
虽然没有职业的限制,但这些自发加入昆曲社的曲友们,几乎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教师、公务员、青年琴师、媒体人……石力夫笑言:“我们中间许多人都是在他们那个领域拥有很高威望的人,在外都是被人尊敬的。但在昆曲社,大家都是零基础,互相纠正错误的时候绝不会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但这是正常的艺术交流,没有人会因此生气。所有人来到这里,都是希望跟志同道合的曲友们一起切磋。”
几个典型性曲友
昆曲社的聚会,有时候也会选在户外。比如在这个空山新雨的午后,他们就在岳麓山脚的岳王亭旁找到了一处静谧之所。
岳王亭的人气虽不如岳麓山旺,但也偶有一些过路的游人,会被咿咿呀呀的歌声吸引而来。有的听两句便摇头而去,也有驻足细细听一段时间的人,带着幼童的家长此时便会制止自家孩童的嬉闹,生怕惊扰这一群在唱词中浑然忘我的人,只有山间那潺潺的流水在为他们伴奏。不远处的长廊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合着歌声悠然地打着太极。
因为清唱演出是临时的决定,所以来参加排练的人不如往常多,包括石力夫在内,总共只来了四个人。曹斐便是这四分之一。
曹斐对昆曲的兴趣爱好,起源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纪录片,《昆曲六百年》。此前从未接触过昆曲的她,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后来在一次昆曲演出中得知长沙成立了一个昆曲社,她毫不犹豫地就加入了进来。
彩排时,定下了《牡丹亭·皂罗袍》和《牡丹亭·好姐姐》联唱,作为第二天的演出曲目。《皂罗袍》算是现今昆曲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曲目,也是潇湘昆曲社的“拿手好戏”。练唱过无数次,唱词、曲调都已烂熟于心,但曹斐却还未试过“脱稿”演唱。在石力夫的强烈要求下,她终于试着丢开词谱唱了一遍,结束之后她长吁了一口气:“还是得有第一次。”
曹斐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老师,教艺术与设计。平日里她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鲜在人前唱歌或表演,更别提在公开场合独唱。不过一旦沉浸在昆曲中,她平日里的羞涩就全然不见了。
与曹斐不同,中南大学的退休副教授黄碧辉,演唱的经验就要丰富得多。在潇湘昆曲社之前,她曾是一个地道的京剧迷,也参加了一个京剧曲社。从样板戏《红灯记》到京剧名段《贵妃醉酒》,样样都能张口就来。虽然已经五十多岁,黄老师的声音却依然清亮动人。不过也因为唱了十几年京剧的缘故,常常被石力夫批评,说她唱昆曲有京剧味儿。
自从迷上昆曲,除了参加昆曲社的活动,黄老师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阅读与昆曲有关的书籍上,连京剧社都很少去参加了。“昆曲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的每一个部分都特别美,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而潇湘昆曲社的曲友们,也都是情趣和素质特别高的,我和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相处起来特别愉快。”
黄老师还特别强调,京剧迷叫“票友”,而他们这一拨昆曲迷,叫“曲友”。
但说到对昆曲的痴迷,恐怕谁也比不上潇湘昆曲社的社长缪礼治。沉迷昆曲长达六十年的缪老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筹划在长沙成立昆曲社,直到去年,才终于梦想成真。已过古稀之年的缪老依然如当初一样,对昆曲怀抱着满腔的热情。听说昆曲社有演出,因“小中风”还躺在病床上的缪老师坚持说:“需要我登台唱吗?排练我也可以参加嘛。”
一曲小众艺术的历史清音
潇湘昆曲社正式成立至今,已经快一年了。吸纳的曲友中,也不乏先天条件和乐感都不错的人。但在刘玄默看来,他们离真正的专业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见到戴眼镜、穿宽大的麻布盘扣衫、手拿折扇的刘玄默,对他的第一印象绝对是:这是个搞艺术的人。不想他却是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内容与艺术毫无瓜葛。但私底下,刘玄默的兴趣爱好,确实都挺“艺术”。
除了昆曲,他还喜欢古琴。“我们还有一个古琴社,比昆曲社的人少多了,大概不到20人。”昆曲社还有一位曲友,是古琴社的老师,名叫刘爵。比起“业余”的刘玄默,他则要专业得多。
虽然昆曲社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昆曲对于长沙来说,仍游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这在石力夫看来,再正常不过。
都说昆曲是百戏之祖。从剧目到声腔到扮相,在别的剧种中,几乎都存有昆曲的影子。但与其它剧种相比,昆曲却始终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不迎合,不亲民。
据说当年为了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昆曲爱好者,缪老师曾经在大街上派发传单,逢人就问:“你喜欢昆曲吗?”知音当然少之又少。
潇湘昆曲社成立之后,缪老师曾满腔热血地说要把昆曲发扬光大。石力夫却认为这不是昆曲社成立的目的:“我认为昆曲社存在的目的,是让喜欢昆曲的人能在此交流,精神共鸣。有更多人对昆曲感兴趣固然好,但昆曲归根结底不是门大众的艺术,它不可能像流行歌曲一样广为传唱,这也不是我们的目标。艺术形态的传承方式,重要的并不是光大,而是爱与动情。”
这段人人熟知的传奇故事,几百年来,艺术家们用无数方法演绎过:电影、音乐剧、越剧、电视剧……但这其中,没有一种演绎能超越昆曲《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唱三叹的水磨腔,绵长悠远,只这一句就已让听者断了魂。
经历过姹紫嫣红的鼎盛时期,也曾落魄衰败开到荼蘼。昆曲的兴衰,仿佛正如杜丽娘那一场绮丽的梦,千回百转。
在永远喧哗繁盛的长沙,昆曲却一度沉睡于此。一个民间昆曲社的成立,终于让这位在梅边幽藏已久的闺秀,慢慢苏醒还魂。
一个没有专业昆曲演员的昆曲社
2012年5月19日,下午三点。刚被一场骤雨洗刷过的岳麓山,格外宁静。
第二天上午,潇湘昆曲社受麓山区文化局之邀,在河西通程商业广场表演一段昆曲清唱。“本来我们是不太愿意在这样的公开场合演出的。”潇湘昆曲社秘书长石力夫说,“但他们说演出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长沙人知道昆曲的存在,这是一片好意,让我们无法拒绝。”
根据他们原本的安排,是一个外地曲友的单独献唱。因为她会上妆,也会身段,能够“彩唱”,一般观众更能接受。但诸多缘由令她无法成行,石力夫只好临时组建一支清唱队伍,素颜登场。
昆曲社的聚会据点,是新民路的“尚书房”。这是一个颇有古典情趣的素食茶馆,老板也是一位“昆迷”。每周日下午,潇湘昆曲社的曲友们就会自发地聚集到这里,喝喝茶,练练曲。有时候昆曲社还会邀请一些专业的昆曲演员来教课,其中就包括湖南省昆剧团团长张富光。
在大多数没有老师授课的时间里,曲社的成员们就各自拿着曲谱,跟着伴奏带一起哼唱。唱得不对的地方,大家会相互指正。直截了当,不留情面。
潇湘昆曲社从2011年7月成立至今,已经吸纳了70多个会员。有的是朋友引荐,有的是看过媒体报道“慕名而来”,昆曲社从未有过公开的招募,却也一点点发展起来。
石力夫说,现在的潇湘昆曲社,没有一个专业的昆曲演员,大家聚集到一起,全凭“爱好”二字。拥有中国传媒大学戏曲博士学位的石力夫,在昆曲社已经算是半个专业人士,他却仍认为自己只是业余水准,“我学的是戏曲理论,我对昆曲的了解和研究是‘纸上谈兵’,在演唱方面,我还在‘门外徘徊’。”
昆曲社年纪最长的是已经73岁高龄的社长缪礼治老师,年纪最小的,是明德中学一个中学生,年仅14岁。没有年龄限制,也不需要任何戏曲基础,要成为正式的昆曲社成员,只需要在缪老师那里填写一张入会申请,再交纳一年120元的会费即可。这120块钱,全用于邀请专业老师授课 。
虽然没有职业的限制,但这些自发加入昆曲社的曲友们,几乎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教师、公务员、青年琴师、媒体人……石力夫笑言:“我们中间许多人都是在他们那个领域拥有很高威望的人,在外都是被人尊敬的。但在昆曲社,大家都是零基础,互相纠正错误的时候绝不会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但这是正常的艺术交流,没有人会因此生气。所有人来到这里,都是希望跟志同道合的曲友们一起切磋。”
几个典型性曲友
昆曲社的聚会,有时候也会选在户外。比如在这个空山新雨的午后,他们就在岳麓山脚的岳王亭旁找到了一处静谧之所。
岳王亭的人气虽不如岳麓山旺,但也偶有一些过路的游人,会被咿咿呀呀的歌声吸引而来。有的听两句便摇头而去,也有驻足细细听一段时间的人,带着幼童的家长此时便会制止自家孩童的嬉闹,生怕惊扰这一群在唱词中浑然忘我的人,只有山间那潺潺的流水在为他们伴奏。不远处的长廊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合着歌声悠然地打着太极。
因为清唱演出是临时的决定,所以来参加排练的人不如往常多,包括石力夫在内,总共只来了四个人。曹斐便是这四分之一。
曹斐对昆曲的兴趣爱好,起源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纪录片,《昆曲六百年》。此前从未接触过昆曲的她,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后来在一次昆曲演出中得知长沙成立了一个昆曲社,她毫不犹豫地就加入了进来。
彩排时,定下了《牡丹亭·皂罗袍》和《牡丹亭·好姐姐》联唱,作为第二天的演出曲目。《皂罗袍》算是现今昆曲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曲目,也是潇湘昆曲社的“拿手好戏”。练唱过无数次,唱词、曲调都已烂熟于心,但曹斐却还未试过“脱稿”演唱。在石力夫的强烈要求下,她终于试着丢开词谱唱了一遍,结束之后她长吁了一口气:“还是得有第一次。”
曹斐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老师,教艺术与设计。平日里她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鲜在人前唱歌或表演,更别提在公开场合独唱。不过一旦沉浸在昆曲中,她平日里的羞涩就全然不见了。
与曹斐不同,中南大学的退休副教授黄碧辉,演唱的经验就要丰富得多。在潇湘昆曲社之前,她曾是一个地道的京剧迷,也参加了一个京剧曲社。从样板戏《红灯记》到京剧名段《贵妃醉酒》,样样都能张口就来。虽然已经五十多岁,黄老师的声音却依然清亮动人。不过也因为唱了十几年京剧的缘故,常常被石力夫批评,说她唱昆曲有京剧味儿。
自从迷上昆曲,除了参加昆曲社的活动,黄老师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阅读与昆曲有关的书籍上,连京剧社都很少去参加了。“昆曲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的每一个部分都特别美,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而潇湘昆曲社的曲友们,也都是情趣和素质特别高的,我和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相处起来特别愉快。”
黄老师还特别强调,京剧迷叫“票友”,而他们这一拨昆曲迷,叫“曲友”。
但说到对昆曲的痴迷,恐怕谁也比不上潇湘昆曲社的社长缪礼治。沉迷昆曲长达六十年的缪老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筹划在长沙成立昆曲社,直到去年,才终于梦想成真。已过古稀之年的缪老依然如当初一样,对昆曲怀抱着满腔的热情。听说昆曲社有演出,因“小中风”还躺在病床上的缪老师坚持说:“需要我登台唱吗?排练我也可以参加嘛。”
一曲小众艺术的历史清音
潇湘昆曲社正式成立至今,已经快一年了。吸纳的曲友中,也不乏先天条件和乐感都不错的人。但在刘玄默看来,他们离真正的专业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见到戴眼镜、穿宽大的麻布盘扣衫、手拿折扇的刘玄默,对他的第一印象绝对是:这是个搞艺术的人。不想他却是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内容与艺术毫无瓜葛。但私底下,刘玄默的兴趣爱好,确实都挺“艺术”。
除了昆曲,他还喜欢古琴。“我们还有一个古琴社,比昆曲社的人少多了,大概不到20人。”昆曲社还有一位曲友,是古琴社的老师,名叫刘爵。比起“业余”的刘玄默,他则要专业得多。
虽然昆曲社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昆曲对于长沙来说,仍游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这在石力夫看来,再正常不过。
都说昆曲是百戏之祖。从剧目到声腔到扮相,在别的剧种中,几乎都存有昆曲的影子。但与其它剧种相比,昆曲却始终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不迎合,不亲民。
据说当年为了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昆曲爱好者,缪老师曾经在大街上派发传单,逢人就问:“你喜欢昆曲吗?”知音当然少之又少。
潇湘昆曲社成立之后,缪老师曾满腔热血地说要把昆曲发扬光大。石力夫却认为这不是昆曲社成立的目的:“我认为昆曲社存在的目的,是让喜欢昆曲的人能在此交流,精神共鸣。有更多人对昆曲感兴趣固然好,但昆曲归根结底不是门大众的艺术,它不可能像流行歌曲一样广为传唱,这也不是我们的目标。艺术形态的传承方式,重要的并不是光大,而是爱与动情。”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