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义工”白先勇讲述十年旅程
很多年没有来到南开,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先生却一点儿也不陌生。5月10日,当身着深红色唐装、脸上挂着招牌式微笑的白先勇步入南开大学省身楼报告厅时,掌声立即响彻全场。
2004年白先勇第一次造访南开,那时他的青春版《牡丹亭》刚刚起航。这一回旧地重游,他做客南开公能讲坛,为大家讲述青春版《牡丹亭》的十年之旅。
一位特殊的观众——著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台下就坐,适逢叶先生90岁寿辰,白先勇开讲第一句话便是“祝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生日快乐”,并行了一个标准的鞠躬礼。
这十年最感动的是南开学生的热情
一见到南开师生,白先勇便打开了话匣子,话题始终围绕《牡丹亭》,他说:“这幕戏和南开很有缘。”
十年前初到南开时,白先勇就承诺:如果场地条件允许,他将率领青春版《牡丹亭》剧组为南开学子现场表演。他没有食言,随后的两年内,他两次率团来南开为同学们义演。
“这十年我最感动的,是来南开演出时同学们的热情。”白先勇说,2005年第一次来南开表演《牡丹亭》时,同学们的热情令他大出所料:晚上7点的演出,下午4点就排起了长队,演出时全场爆满,依然还有很多同学没挤进礼堂,却也不舍离开。
白先勇感到,同学们的热情是真的,不是来看热闹。“演出三天一共九个钟头,场场火爆,看热闹不会有这种耐性。”他说,“早就知道南开大学人文底蕴十分深厚,文史哲领域出了好多人才,看来同学们欣赏昆曲不是偶然。”
白先勇回忆,当时南开学生状态,就像参与文化仪式一般,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而给他们带来洗礼的,正是许久没有触碰的民族文化之美。
前年,昆曲《牡丹亭》在纽约演出,几十名在美深造的中国留学生特意前去观看。在同他们聊天时白先勇得知,其中有两人是南开大学毕业生。当年他们在南开欣赏过《牡丹亭》的表演,从此就爱上了昆曲。
他认为,回顾这十年的“旅程”,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绩——他播洒下了很多昆曲的“种子”,让很多年轻人开始乐于接受这个不被人熟知的文化瑰宝。
看了演员排练增加了对昆曲十二分的敬意
聊起昆曲,白先勇无需一字讲稿,也不用任何提示,依然思如泉涌,滔滔不绝。昆曲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他说,昆曲有“百戏之祖”的美誉,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的“国剧”。它的美学在中国所有表演艺术中是顶尖级的,影响了京剧在内的众多剧种,并与小说、传奇一道代表了明朝最高的文化成就,
回忆起自己和昆曲《牡丹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白先勇感慨:“我年轻时候不相信命运,但是现在想想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双手,让我接触《牡丹亭》。”
当时是抗战胜利以后,梅兰芳先生回到上海举行第一次公演。“当时梅先生八年没演戏,场面盛况空前,热闹得不得了。在黑市上已经炒到一张票一块黄金。”他回忆,刚巧有人送了几张票给他们家,他就跟母亲一道在上海美琪大剧院欣赏了梅先生的昆曲表演。
白先勇说:“我当时也不懂戏,只是觉得昆曲音乐很‘奇怪’的,尤其是《游园惊梦》中那一段婉丽妩媚的唱腔,深深地印在记忆中。后来到了台湾,也很少再接触真正的昆曲演出,再度欣赏时已是1987年,同样是在上海,却已经是39年之后的事了。”
那一次白先勇没有想到,经过了这么长的坎坷岁月,昆曲艺术依然还能大放光彩:“戏演完,观众都走了,我还在激动地拍手。真是令人感动,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白先勇早年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去美国留学后就一直留在那里教书。在异国他乡,他看歌剧、听古典音乐,学习了很多西方文化,反过来重新再看本民族自己的文化时,他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愫”,觉得应该“抢救”我们的文化。
他认为,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就面临着不小的危机,本来早就开始衰退,好不容易遇到转机,又受到90年代商业文化的冲击。“第一线的老师傅们渐渐到了退休年纪,中间有断层,人才也跟不上。这门艺术不是说学就能学的,它是靠口传身授保留下来的。如果老师傅不能教了,这个艺术就失传了。”
“不仅是我,当时很多人都在关注推广昆曲这件事。”白先勇说。他们着手两方面准备:一方面以《牡丹亭》这一经典剧目,训练年轻演员接班;另一方面以新演员吸引新观众来欣赏昆曲。
当时两位主演都是“璞玉”,白先勇请来昆曲名家张继青、汪世瑜手把手地“磨”。“老师们平时都很和蔼,训练新演员时非常严肃认真,女演员经常被‘训’哭,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反复打磨,以至于很多人戏服都是斑斑血迹。”
白先勇说:“看了他们的训练,我对昆曲增加了十二分的敬意。”
借着昆曲启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为了推广昆曲,十多年来白先勇奔波于世界各地,和各个年龄段不同肤色的观众宣传昆曲,自称为“昆曲义工”。
白先勇直言:近代以来国家内忧外患,为了救亡图存,开始推广西学,好像整个国家的教育史都在追逐西方的科技史,并把大部分教育资源都集中在理工、医学等领域,把中华传统文化忽略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要“静下来检讨,这一个世纪以来的荒废造成多大的后遗症”。
白先勇在思索:21世纪西方掌握着文化上的发言权,他们说这个音乐好,我们就跟着唱,他们说那个戏剧好,我们便跟着看。中华文明在面对最严峻的考验,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再站起来?
白先勇对同学们说,当前全世界的华人很渴望寻求自己的文化认同,这涉及到如何去定义自己是中国人。英国人可以说自己有莎士比亚、牛顿,意大利人可以说自己有文艺复兴、歌剧,他们的文化传承比较完整、丰富。而我们的民族文化从19世纪以后,在很大程度上就被斩断了。经过内忧外患,国家经济已经崛起,下一步要做的肯定是文化复兴。
他说,自己所倡导的昆曲演出就像是青铜器展览,是一种文化展示而非商业活动。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已经演出232场,90%是满场的,即便是这样依然赔本。“八九十人的团队,吃住都需要消费,很多演出完全就是义演,不售门票。这样一演十几年,自己也累得要死,就是想要维持住一种文化。”
“我现在转向昆曲教育去了,在一些高校开设了昆曲课,我希望昆曲在校园里扎根,取得应有的学术地位,就像欧美对待西方古典音乐的研究一样。”白先勇说。
“我们这个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怎么可能不回头去看我们过去的辉煌?年轻一代一定要重估传统文化,评估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当今世界究竟处于一种什么地位。”白先勇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
“我的悲愿就是希望在这个世纪,我们能够进行一次‘文艺复兴’,这是我们民族自我救赎的方式。”77岁的老者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告诉年轻人他对传统文化的展望。演讲后有人看到,助手给他买了不少止咳药。
2004年白先勇第一次造访南开,那时他的青春版《牡丹亭》刚刚起航。这一回旧地重游,他做客南开公能讲坛,为大家讲述青春版《牡丹亭》的十年之旅。
一位特殊的观众——著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台下就坐,适逢叶先生90岁寿辰,白先勇开讲第一句话便是“祝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生日快乐”,并行了一个标准的鞠躬礼。
这十年最感动的是南开学生的热情
一见到南开师生,白先勇便打开了话匣子,话题始终围绕《牡丹亭》,他说:“这幕戏和南开很有缘。”
十年前初到南开时,白先勇就承诺:如果场地条件允许,他将率领青春版《牡丹亭》剧组为南开学子现场表演。他没有食言,随后的两年内,他两次率团来南开为同学们义演。
“这十年我最感动的,是来南开演出时同学们的热情。”白先勇说,2005年第一次来南开表演《牡丹亭》时,同学们的热情令他大出所料:晚上7点的演出,下午4点就排起了长队,演出时全场爆满,依然还有很多同学没挤进礼堂,却也不舍离开。
白先勇感到,同学们的热情是真的,不是来看热闹。“演出三天一共九个钟头,场场火爆,看热闹不会有这种耐性。”他说,“早就知道南开大学人文底蕴十分深厚,文史哲领域出了好多人才,看来同学们欣赏昆曲不是偶然。”
白先勇回忆,当时南开学生状态,就像参与文化仪式一般,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而给他们带来洗礼的,正是许久没有触碰的民族文化之美。
前年,昆曲《牡丹亭》在纽约演出,几十名在美深造的中国留学生特意前去观看。在同他们聊天时白先勇得知,其中有两人是南开大学毕业生。当年他们在南开欣赏过《牡丹亭》的表演,从此就爱上了昆曲。
他认为,回顾这十年的“旅程”,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绩——他播洒下了很多昆曲的“种子”,让很多年轻人开始乐于接受这个不被人熟知的文化瑰宝。
看了演员排练增加了对昆曲十二分的敬意
聊起昆曲,白先勇无需一字讲稿,也不用任何提示,依然思如泉涌,滔滔不绝。昆曲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他说,昆曲有“百戏之祖”的美誉,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的“国剧”。它的美学在中国所有表演艺术中是顶尖级的,影响了京剧在内的众多剧种,并与小说、传奇一道代表了明朝最高的文化成就,
回忆起自己和昆曲《牡丹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白先勇感慨:“我年轻时候不相信命运,但是现在想想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双手,让我接触《牡丹亭》。”
当时是抗战胜利以后,梅兰芳先生回到上海举行第一次公演。“当时梅先生八年没演戏,场面盛况空前,热闹得不得了。在黑市上已经炒到一张票一块黄金。”他回忆,刚巧有人送了几张票给他们家,他就跟母亲一道在上海美琪大剧院欣赏了梅先生的昆曲表演。
白先勇说:“我当时也不懂戏,只是觉得昆曲音乐很‘奇怪’的,尤其是《游园惊梦》中那一段婉丽妩媚的唱腔,深深地印在记忆中。后来到了台湾,也很少再接触真正的昆曲演出,再度欣赏时已是1987年,同样是在上海,却已经是39年之后的事了。”
那一次白先勇没有想到,经过了这么长的坎坷岁月,昆曲艺术依然还能大放光彩:“戏演完,观众都走了,我还在激动地拍手。真是令人感动,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白先勇早年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去美国留学后就一直留在那里教书。在异国他乡,他看歌剧、听古典音乐,学习了很多西方文化,反过来重新再看本民族自己的文化时,他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愫”,觉得应该“抢救”我们的文化。
他认为,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就面临着不小的危机,本来早就开始衰退,好不容易遇到转机,又受到90年代商业文化的冲击。“第一线的老师傅们渐渐到了退休年纪,中间有断层,人才也跟不上。这门艺术不是说学就能学的,它是靠口传身授保留下来的。如果老师傅不能教了,这个艺术就失传了。”
“不仅是我,当时很多人都在关注推广昆曲这件事。”白先勇说。他们着手两方面准备:一方面以《牡丹亭》这一经典剧目,训练年轻演员接班;另一方面以新演员吸引新观众来欣赏昆曲。
当时两位主演都是“璞玉”,白先勇请来昆曲名家张继青、汪世瑜手把手地“磨”。“老师们平时都很和蔼,训练新演员时非常严肃认真,女演员经常被‘训’哭,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反复打磨,以至于很多人戏服都是斑斑血迹。”
白先勇说:“看了他们的训练,我对昆曲增加了十二分的敬意。”
借着昆曲启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为了推广昆曲,十多年来白先勇奔波于世界各地,和各个年龄段不同肤色的观众宣传昆曲,自称为“昆曲义工”。
白先勇直言:近代以来国家内忧外患,为了救亡图存,开始推广西学,好像整个国家的教育史都在追逐西方的科技史,并把大部分教育资源都集中在理工、医学等领域,把中华传统文化忽略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要“静下来检讨,这一个世纪以来的荒废造成多大的后遗症”。
白先勇在思索:21世纪西方掌握着文化上的发言权,他们说这个音乐好,我们就跟着唱,他们说那个戏剧好,我们便跟着看。中华文明在面对最严峻的考验,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再站起来?
白先勇对同学们说,当前全世界的华人很渴望寻求自己的文化认同,这涉及到如何去定义自己是中国人。英国人可以说自己有莎士比亚、牛顿,意大利人可以说自己有文艺复兴、歌剧,他们的文化传承比较完整、丰富。而我们的民族文化从19世纪以后,在很大程度上就被斩断了。经过内忧外患,国家经济已经崛起,下一步要做的肯定是文化复兴。
他说,自己所倡导的昆曲演出就像是青铜器展览,是一种文化展示而非商业活动。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已经演出232场,90%是满场的,即便是这样依然赔本。“八九十人的团队,吃住都需要消费,很多演出完全就是义演,不售门票。这样一演十几年,自己也累得要死,就是想要维持住一种文化。”
“我现在转向昆曲教育去了,在一些高校开设了昆曲课,我希望昆曲在校园里扎根,取得应有的学术地位,就像欧美对待西方古典音乐的研究一样。”白先勇说。
“我们这个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怎么可能不回头去看我们过去的辉煌?年轻一代一定要重估传统文化,评估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当今世界究竟处于一种什么地位。”白先勇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
“我的悲愿就是希望在这个世纪,我们能够进行一次‘文艺复兴’,这是我们民族自我救赎的方式。”77岁的老者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告诉年轻人他对传统文化的展望。演讲后有人看到,助手给他买了不少止咳药。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