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迎新曲》

越剧《迎新曲》现代剧。由司马曲(蒋文焕)、华鹤(包蕾)、成容、黄沙、薛允璜于1965年创作。
写解放军五好战士沈小棣复员回家乡,精神奋发,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好心的老奶奶盼着孙子早日成亲,听信媒婆阿品嫂,瞒着小棣,送聘金筹办婚事,小棣对象小梅,知道此事也未反对。小棣得知后,惊觉到农村里说媒、定亲、送聘、早婚等旧风俗、旧习惯还顽固地占领着人们头脑,妨害着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决心做移风易俗带头人,向旧习惯势力进行斗争。他要回聘金,对奶奶、小梅进行了说服教育工作。受旧思想影响的小梅,一时情绪纷乱,买错农药,又不上民校教课,给小棣增添了更多困难。小梅娘在阿品嫂的唆使下,要将小梅另嫁他人,并要去镇上相亲。小棣带动青年、团结小梅,组织文艺宣传队到镇上茶馆演出,与阿品嫂展开了面对面斗争,也使小梅娘受到教育。
1965年由上海越剧院演出。导演黄沙,编曲陈捷、薛岩,舞美设计苏石风、顾大良、周剑青、陈利华、吴报章。主演史济华、张丽琳、金采风、金艳芳等。全剧采用轻喜剧的形式,清新活泼。音乐唱腔上有所创新,尤其最后一场茶馆里演唱评弹《索聘记》,用戏中戏展开矛盾冲突,生活气息浓,喜剧性强,处理上颇有艺术特色。此剧是越剧男女合演反映现实生活的又一个艺术成果。公演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上海市委领导和郊区农村干部群众观看了演出,进行了座谈。上海各报都有显著报道,发表多篇评论。《文汇报》1965年1月28日,以《歌唱移风易俗斗争的胜利》为题评论该剧,认为“这是一出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兴无灭资的革命现代戏”。1965年8月初,周恩来总理在上海观看了该剧,并谈了意见:“这个戏是站得住的,我看了很感兴趣,也引起我思考一些问题”,“《迎新曲》的题材取得好,有现实意义”。周恩来总理还就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性质的矛盾等问题谈了几点具体修改意见。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