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百年回响(三):现代专业音乐的起步

作者:庄永平
(一)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的创建

本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不仅很快在中、小学中普及了音乐教育,而且直接导致了我国现代专业音乐的建立与发展,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潮中,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出现了各种新式的音乐学校和社团,尤其是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专业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

国立音乐院的创办人是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1927年11月27日,举行开学典礼,院长由当时的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兼任,萧友梅任教授兼教务主任,实际主持工作,次年正式被任命为院长。学校后被降格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但萧仍一如既往地全力为办好音专而不遗余力。经过数年师生们的共同努力,终于使国立音专人才辈出,成为具有相当规模与国际水准的我国最高音乐学府。萧友梅办学成功,首先是采用了合于国际通行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标准,但又考虑到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较完备的专业设置和推行较科学的学分制教学体制。其次,以一流的师资,保证学校的较高教学质量。先后聘请了查哈罗夫、富华、佘甫磋夫、苏石林、阿萨科夫、拉查雷夫等外籍音乐家担任学校要职。对我国出国学成归来的音乐家更是加以重用,如黄自留美归来,即被聘为教务主任等职,担任了几乎所有的作曲理论课程,对学校的发展大有建树。周淑安、吴伯超、应尚能、李惟宁、萧淑娴、陈洪、赵梅伯等大多是留学欧美归来而被聘为音专任教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学堂乐歌时期以留日学生为主的局面,现已变为以留欧美的为主,说明在西洋音乐的引进方面更为直接,并在以往音乐启蒙的基础上,开始向专业化方向的纵深发展。萧又在教学中精选中外经典优秀音乐作品为教材,逐步建立起我国音乐教育教材体系。编写出版“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丛书”,不定期地举行音乐会,成立了“教育音乐播音委员会”,定期在上海中西电台广播音乐,并在《新夜报》上开辟“音乐专刊”,这是我国最早的专题音乐广播和报纸音乐专栏。

头十年间,在54名毕业生中,为当时乐坛所瞩目,并在后来我国音乐发展上作出重要贡献的音乐家就有李献敏、裘复生、喻宜萱、丁善德、戴粹伦、劳景贤、胡静翔、陈又新、刘雪庵、胡然、洪达琦、黄廷贵、张隽伟、李慧芳、张昊、谭小麟等,另还有十年中肆业的150名学生,如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冼星海、张曙、吕骥、蒋风之、洪潘等,其中不乏我国现代音乐的栋梁之才、著名音乐家。

1937年上海沦为“孤岛”后,学校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但还是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材,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黄贻钧、韩中杰、陈传熙、范继森、吴乐懿、马思荪、张隽伟、章彦、窦力勋、马思琚、葛朝祉、高芝兰、钱仁康、陆仲任、邓尔敬、陆洪恩、林声翕等。1942年6月日本全面占领上海,学校又被改组为国立音乐院,仍培养出了一些有才华的学生,如李德伦、黄源伊、柳和埙、邹德华、沈湘、司徒兴城等。抗战爆发后成立的国立音乐院分院,培养出王品素、姜蝶、潘英锋、周碧珍、汤雪耕、叶素、孙栗、胡雪谷等一批有较高造诣的音乐家。抗战胜利后又培养出汤正方、薛岩、瞿希贤、秦西炫、杨与石、桑桐、罗忠镕、李志曙、楼乾贵等优秀学生。

萧友梅(1884~1940)广东中山县人。1901年起先后赴日本东京音乐学校、东京帝国大学和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莱比锡大学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北京执教多所院校的音乐系且担任领导工作。1927年到上海创办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国立音乐院。萧长期致力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并作出重要贡献,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其创作的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是我国第一首以民族历史题材而写的大型钢琴曲。

黄自(1904~1938)上海川沙人。1924年赴美留学欧伯林大学攻心理学,获文学士学位,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学士学位。在美期间创作的管弦乐曲《怀旧》,是中国人创作的最早一首交响乐作品,也是外国交响乐队演出的第一部中国交响作品。回国后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1930年被聘为国立音专理论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1935年冬发起创办上海管弦乐团。黄自创作的《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是我国最早创作的抗日歌曲;清唱剧《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这种体裁的作品。1935年为电影《都市风光》谱写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也是我国首次专为电影创作的器乐曲。

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主。广东惠阳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赴德国学习法律,兼学哲学和音乐。1929年受聘上海国立音专,任校刊编辑和《乐艺》季刊主编。出版有论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较早的体系完整的音乐美学论著。1929年创作的《大江东去》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首艺术歌曲。

周淑安(1894~1974)福建厦门人。1914年赴美入哈佛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学习。1928年回国后任教于上海中西女塾。同年,上海举行“纪念舒伯特逝世100周年”音乐比赛,她指挥中西女塾合唱队代表我国参赛夺得头奖。周是我国现代第一位女合唱指挥。1929年被聘为国立音专声乐组组长。作为我国现代声乐事业的先驱,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声乐家喻宜萱、郎毓秀、胡然等。

谭小麟(1911~1948)原名肇光,上海人。1932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39年赴美入欧伯林大学、耶鲁大学,从德国著名作曲家兴德米特学习理论作曲。回国后任上海国立音专作曲教授兼理论作曲系主任,是一位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将现代作曲理论技术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先驱者。作品有《中提琴和小提琴二重奏》、中提琴和竖琴《浪漫曲》、《弦乐三重奏》、民族器乐曲《湖上春光》、歌曲《清平调》等。

在上海国立音专成立前后至四十年代末,上海有影响的艺术学校和音乐系还有: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创立于1916年6月,校长吴梦非,教务主任刘质平。后扩大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上海艺术师范大学”、“上海艺术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培养艺术师资的专业学校。学校在7年中共培养了1000名左右具有民主思想和专业水准的艺术人才,如首届毕业的邱望湘、陈啸空、钱君陶、沈秉廉等,为我国的艺术,包括音乐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21年以后,刘质平应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校长刘海粟之聘,到该校高等师范科图音组兼授音乐课。该校是我国最早的一所美术学校。刘质平建议设音乐系并任主任。10年中培养了很多音乐人才。

1930年1月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及附属艺术师范学校创立,艺术教育系主任刘质平,后发展为“新华艺术大学”(新华艺专),设有音乐系、艺术教育系(内分图音部、图工部)。吴梦非(1893~1979)浙江东阳人。1915年到上海国人自办女校中率先设立文艺科的城东女学,担任乐理、声乐、钢琴和西洋画的教学。1916年和刘质平、丰子恺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校长。1919年和丰子恺等人发起成立全国性的《中华美育会》,出版会刊《美育》,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刘质平(1894~1978)浙江海宁人。1916年留日,1918年回国任上海城东女学艺术科主任。1919年和吴梦非、丰子恺共同创建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23年起接受中华教育改进社音乐教育委员会之托,负责起草小学等6种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1921年担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主任。1931年又和徐朗西、汪亚尘等创立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及附属艺术师范学校。期间,还兼任20余所学校的音乐课,担任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音乐编辑主任。为我国近现代重要的音乐教育家。

其它与音乐有关的学校还有成立于1921年10月的上海大学文艺院美术系图音组;1925年的立达学园;1927年2月的中华歌舞专门学校;1929年上海沪江大学增设音乐系及音乐师范科,黄自曾被聘为该系教授。1937年末丁善德等筹备上海音乐馆,后正式成立改名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先后培养出周广仁、朱工一、张宁和、董麟、董元、周文中、黄青白等优秀人才。1945年陶行知于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包括音乐组)迁到上海,曾培养了杨秉荪、杜鸣心、吴菲菲、黄晓同、林应荣等优秀学生。1946年7月,由李凌等在上海公开主持新音乐总社,创办“中华星期音乐院”,后改名为“中华音乐院”等。

黎锦辉(1881~1965)湖南湘潭县人。1920年冬到上海,1921年后创作有《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可怜的秋香》等二十四首儿童歌舞表演曲。1922年创办和主编全国儿童刊物《小朋友》影响甚大。1927年创建我国现代第一所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门学校。1928年组建“中华歌舞剧团”后改称“明月歌舞团”。三十年代,黎和该团投入到电影和流行歌曲创作和演出中,成为三、四十年代商业化流行音乐的开端。

上海是我国歌剧与舞剧的发祥地,从黎锦辉的《麻雀与小孩》第一部歌舞剧起,后经过不少穿插有歌有舞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团体的成立,促成了我国歌剧与舞剧的产生。例如,邱望湘的《天鹅》、陈田鹤的《皇帝的新衣》、张曙的《王昭君》、聂耳的《扬子江风暴》、陈歌辛的《西施》、张昊的《上海之歌》、钱仁康的《大地之歌》、阿夫夏洛穆夫的《孟姜女》等,以及阿夫夏洛穆夫的舞剧《琴心波光》、《古刹惊梦》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