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歌仔戏 戏曲剧种。又称剧。流行于台湾省各地。二十世纪初传入福建,在厦门、漳州、龙溪、晋江等闽南方言地区流传。是在由闽南传入台湾省的锦歌基础上发展而成。其先综合吸收台湾民间歌舞小调和闽南车鼓、采茶,用以演唱简单故事的,称“歌仔阵”。清末,弋阳腔、四平腔、白字戏、梨园戏先后传人台湾,歌仔阵吸收这些腔调和剧种的剧目、音乐与表演艺术,在广场流动演出。有生、旦、丑等角色,表演、服装、化装较为简单而接近生活,俗称落地扫、车鼓戏。辛亥革命时期,吸收京剧、高甲戏的角色分行、表演艺术、唱腔和锣鼓经,成为较完整的戏曲剧种,称为歌仔戏。1928年歌仔戏班“三乐轩”在厦门演出,深受欢迎此后歌仔戏班常在福建厦门、漳州、石码等地演出民间各行业纷纷成立业余班社如“笋仔班”、“豆花社、“麻袋社”等。抗日战争期间,反动统治当局禁演歌仔戏,艺人另在锦歌的基础上,揉合其他民歌、戏曲曲调,创造—种新唱腔——改良调。易名为“改良戏”,继续流传民间。抗日战争胜利后,歌仔戏重又演唱。歌仔戏在福建主要盛行于江两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改名剧。传统剧目有六百多个,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神话、公案、传奇和历史演义。最早的传统剧目是《山伯英台》、《陈三五娘》、《吕蒙正》、《郑元和》。改良戏时期有《六月雪、《红鬃烈马》、《安安认母》等。1949年后改编演出了《白毛女》、《血泪仇》等兄弟剧种的现代戏。腔调主要有五类。

    l)七字调,是歌仔戏中地方色彩最浓的—种抒情性腔调。因唱词以七字为—句,四句为—段而得名。包括七字正、七字高腔、七字低腔、七字哭调、七字反调、七字中管等。以七字正为基本腔调,其余各种腔调在保持共同的基本板眼、节奏、曲式结构的原则下,作音区转换、曲调移位、伴奏乐器定弦变换、调式变换等变化,以适应表现悲怨、喜悦、深情、激动等多种感情内容的需要。谱例见#p#分页标题#e#吕蒙正》条。

    2)哭调,有台湾大哭调(见谱例)、台湾小哭调、宜兰哭、凤凰哭、卖药哭、江西哭、运河哭、九字哭、大哭四反等。唱词和唱腔结构与七字调相类,音区较低,曲调多作下行,常用于表达哀怨、哭诉的感情。

    3)台湾杂念调,源于“锦歌杂念仔”,唱词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曲调与语言紧密结合,常用于叙述。

    4)内地杂碎调,系抗日战争时期由内地艺人创作,为剧特有,后传到台湾,称为“都马调”。唱词句式灵,平仄自由,多用口语,唱腔优美淳朴,有多种变体,并有慢板、中板、叠板、紧板等板式变化。

    5)自民歌小调和其他兄弟剧种吸收的唱腔,逐渐地方化、戏剧化,具有结构短小,通俗易唱的特点。共有三百多首。常用的几十首,分别用于对答、走路、送别、游园、赏花、哭诉、悲叹、抒情、欢乐等不同场合。文场有壳仔弦、大广弦(广东三弦)、台湾笛、月琴、三弦以及二胡、唢呐、鸭母笛、洞箫、苏箫等。伴奏时,形成以特性乐器为“主弦”(主要弦乐器)和性质各异的各种乐器的组合。如七字调以音色高亢明亮的壳仔弦为主弦,衬以台湾笛、大广弦、月琴、三弦等。哭调以浑厚深沉的大广弦为主弦,衬以芦管(或洞箫)、月琴、三弦、鸭母笛等。台湾杂念调以大广弦为主弦,以月琴弹奏固定音型为伴奏。杂碎调以六角弦为主弦,衬以洞箫、三弦、月琴。武场有北鼓、通鼓、板鼓、大锣、小锣、碗锣、大钹、小钹、双铃等。锣鼓经大部分与京剧相同。

    另外,以歌仔戏腔调演唱的曲艺称为萝曲说唱。流行地区与歌仔戏相同。唱腔有七字仔、卖药哭、杂念仔、杂咀子等,伴奏乐器亦与歌仔戏相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