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玉簪记》巡演八年重返沪上

“昆曲无他,得一美字。”被昆曲之美所醉,著名作家白先勇甘为“昆曲义工”,并联合苏州昆剧院制作推出了青春版《牡丹亭》和《玉簪记》。《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至今已累计巡演二百余场,而白先勇擎大旗展开的校园行,也让古老昆曲重又以青春之姿,走入了年轻人的潮流视野。如今在游历了大半个地球后,《牡丹亭》、《玉簪记》又将再度回沪,并于11月21日起登录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让年轻的戏迷们重温这一美的历程。

谈及近年昆曲的流行热潮,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开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联合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虽然也有人评论说,很多冲着白先勇的魅力才去观看《牡丹亭》的人属于伪戏迷,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青春版《牡丹亭》引领了昆曲艺术的复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由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巡演海内外至今已200余场,牡丹花开八年,主演沈丰英、俞玖林也由正青春的年纪渐入而立之年,被岁月带走的年华,却在另一群人中慢慢生长,当年被白先勇老先生提出的昆曲新美学所吸引,初窥昆曲门径的一群年轻人,现在已成为推动昆曲发展的主力军。

之前青春版《牡丹亭》在广州及武汉上演时,近九成的上座率中一大半都是年轻观众,昆曲青春化推广的成果卓然。对此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表示推广昆曲依旧任重而道远,“很多传统剧目都面临流失,投身昆曲的人才还是太少了。”
白先勇曾说“昆曲无他,得一美字”,来沪演出的发布会上,蔡院长为众多到访戏迷详解了《牡丹亭》、《玉簪记》的昆曲美学,《牡丹亭》里《言怀》这出戏,主角柳梦梅是一个落魄潦倒的书生,有书生的傲骨,是柳宗元的后代。出场自报家门,想要营造出非常美的气氛不容易。于是制作团队采用了著名书法家董阳孜描摹的柳宗元的《袁家渴记》,用书法这种最古老的元素,加上具有现代感的排列关系,做到又有现代感,又有抽象感,不是具像背景,而用抽象背景说明了身份。

相对比已经巡演8年的《牡丹亭》,《玉簪记》更得白先勇推荐,在他看来,这部戏更能代表昆曲雅部的格调。蔡院长在发布会现场以投影的形式,为大家讲解剧中采用著名画家奚淞的画作,每一副都蕴含着昆曲艺术极致的美感。

《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初次亮相的时候,正当青春的男女主角俞玖林与沈丰英被赞惊为天人,才子佳人的爱情被年轻人演绎似乎更有感染力。如今,当年“如花美眷”的主角已过而立之年。两位主角面对媒体承认,青春这种东西是很难去演的,“装嫩会让人觉得恶心,现在看回以前的录像,会觉得形象上变化很大,我们俩都胖了。但那时有那时的看点,现在有现在的。我认为要看的话,现在是最好的时候。各方面都是最纯熟的状态,样子又还不会太走样。”沈丰英自信表示。

虽然昆曲演员不如影视剧明星般出名,但俞玖林与沈丰英一样有着忠实的粉丝。这些昆剧迷一场不落地观看所有演出。在戏里饰演多情公子的俞久林,戏外却是个有些腼腆的人,每次被粉丝追着合影,他都笑着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这是跟白先勇老师学的,身体力行的推广昆曲,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俞久林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