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漫谈

秦腔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它又名秦声,是我国最早形成于秦地的一种梆子声腔剧种,它发端于明代,是明清以来广泛流行的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关于它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三种说法。)秦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3000年前的先秦时期,李白有诗“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后来有专家发现明万历(1537年-1620年)年抄本《钵中莲》传奇第十四出中有唱“西秦腔二犯”一调,这也是在史料中首次发现“秦腔”一词。该剧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传播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由此大部分戏剧专家推断:秦腔最迟在明代中后期已经形成了。近年来,甘肃省青年戏曲专家陈岚经过多年的查证追寻,提出了秦腔在明朝初期就已形成的观点。陈岚说:“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陕西凤翔县(凤翔曾是西府秦腔演出盛地)民间艺人收藏的四幅明正德年间的戏剧人物年画。这些年画都是以戏曲为题材的,如《回荆州》、年画中人物的脸谱和服饰,与戏剧舞台上演员们所勾画的脸谱和穿着大同小异。像《回荆州》这样的大场面,情节生动、故事动人的戏,绝非在短期内形成,必有几代艺人的积累、完善、传授方可。这说明在明初已具备演一定规模的剧目了。”说明早在明代初期开始,秦腔就作为一种戏剧表现形式被西北的老百姓所认可。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更何况甘肃、陕西一带古称“秦地”,秦是历史的概念也是地理的范畴,根据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秦人的祖先曾在甘肃繁衍生息过,东迁之后才在咸阳建立过秦国。秦腔,秦人之腔,是源于古代秦地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逐渐形成。诞生于秦地的秦腔,以壮怀激烈、慷慨悲歌、幽怨凄苦、悲壮豪放的美学特征为西北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所钟爱。秦腔又称乱弹,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甘陕一带。

到了明末清初,秦腔突然成为戏剧盟主,向东流传到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事实上,这种夸张为“吼”的古老剧种,曾对中国各个剧种都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于秦腔在明末广泛流传所造成的。相传李自成的起义军中都带着秦腔戏班子,每到一地,秦腔表演就成为起义军们最重要的娱乐活动。随着时间推移,起义军们在当地繁衍生息,秦腔这一表演艺术也随之在各地广泛流传。此外,秦腔还随着西北商人的脚印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清中叶时,秦腔作为“花部”代表剧种与当时雄踞剧坛的昆剧(史称雅部)进行,这就是中外戏剧史上的“中国戏曲的花雅之争”。花雅之争使秦腔居于戏坛盟主,并使民间戏曲取代雅部的昆剧在中国戏剧文化的地位。花雅之争的花部领军人,就是名满天下的名伶魏长生。魏长生堪称中国戏曲史上的秦腔艺术大师,他的演唱活动有力证明了秦腔在中国戏曲历史地位和对其他剧种的巨大影响。

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今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又叫西路梆子) ;流行于汉中地区的(今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欢音表现欢快、喜悦情绪,苦音抒发悲愤、凄凉情感,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伴奏曲牌分丝弦曲牌和管乐曲牌,数目甚丰,常用也有一百余首,如“小开门”“紫南风”“朝天子”“雁儿落”“柳生芽”“步步高”等。锣鼓经名目繁多,有慢、中、快、散四种类型,依其作用又有开场、动作、板头、曲牌锣鼓四种之别。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以胡琴为主奏,武场以鼓板为主奏。表演均以我国传统的戏曲虚实结合、且以写意为主,并采用虚拟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五法和一整套的程式,再加上世代的艺人的智慧运作和多方创造,形成众多“绝活”。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做“酥板乱弹”。《下河东》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斩李广》的七十二个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

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在脸谱(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身段(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担等)、化妆(如改包头为梳水头)、特技(吐火、吹火、踩跷),以及语言声韵(秦腔是十四韵,内有入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出红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观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确,性格突出。格调“火爆”,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除净角外,有个别生角也开脸谱。

秦腔的角色角色有三大行十三小行一说。(三大行为生、旦和花脸,十三小行是胡子生、老生、小生、武生、正旦、花旦、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大花脸、二花脸和三花脸。)但一般认为,行当分为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大净、毛净)、一丑,计十三门,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也有人把秦腔角色行当分为十三门二十八类。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须生分王帽须生、靠把须生、纱帽须生、道袍须生和红生,小生分雉尾生、纱帽生、穷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带青衣,小旦分闺门且、刀马旦,花旦分玩笑旦、泼辣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分大丑、小丑、武丑。)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架儿”。

现存传统剧目三千多种,多为历史故事戏,剧中主要人物也多系帝王将相、忠臣义士、英雄豪杰和才子佳人。最擅长搬演袍带戏、扎靠戏和“光棍戏”。组班制统“四梁四柱”,“四梁”为头道胡子生、大花脸、正旦和小旦。“四柱”为二道胡子生、二花脸、小生和丑。这些行当要求唱念做打俱精,且有各自的绝招和拿手好戏。脸谱旦角多用墨绉纱包头、贴片子。丑角有梅花、蝙蝠、铜钱和全白脸等,净脸谱色块大,起窍高,面窄额宽,图纹多变,可分为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和净脸。勾黑脸表示人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如《锄美案》中的包拯。曹操、潘仁美因其骄横、霸道和奸诈,则勾白脸。勾红脸则表示人物有忠贞英武的性格特征,如关羽。还有特殊的脸谱勾法如旦角净扮,净角俊扮,生角净扮。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一说剧目超过1万本,剧目之丰富,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后出现的张鼎望《秦腔论》,乾隆年间(1736一1795)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周元鼎《影戏论》,都是较有影响的论述秦腔著作。《秦云撷英小谱》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这些班社均为秦腔班社,每个班社均拥有一批有影响的艺人。乾隆、嘉庆(1736-1820)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几无人过问,不少昆曲、京腔艺人改习秦腔。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就清代有关史料统计:当时除山海关以外的东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迹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过程中,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渐趋缩小。至清末,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