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黄梅戏是一生的挚爱

又到玉兰飘香时,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迎来第二十二个年头。对于从艺近四十载的吴琼来说,这算得上是迟到的奖项。然而,这份姗姗来迟更具分量,用颁奖主持人的话说,是“实至名归”。

在多年好友、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眼中,吴琼则是“六无人员”:“一无实体团队,二无生产场所,三无国家扶持,四无光环,五无官方头衔,六无大小奖项。但她有追求,有实力,有勇气,有观众!”确实,熟悉吴琼的人都知道,她不是养尊处优的“温室花朵”,她的艺术生命力和她痴迷的黄梅戏一样,都深深扎根在民间的土壤里。

3月,吴琼在北京举办“情系黄梅”个人演唱会;4月,她带着《严凤英》登陆国家大剧院。通过戏、通过表演间的言谈,吴琼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从艺经历和心路历程。当年,吴琼和她尊崇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一样,不顾家人的反对,走上黄梅戏的从艺之路。1992年她来到北京,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并向金铁霖学习民歌,到今年整整20年了。1992年到2002年,是她人生最艰苦、最窘迫的10年。她经历了一段感情的结束,而最大的打击是母亲的去世。母亲因为不堪承受她在北京的艰难,积郁成疾,病重而逝。

在最艰难的时候,吴琼也没想要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妈妈在世时,就多次劝我别在北京唱戏了。我很倔强,觉得不能这样回去,但我也在唱歌与唱戏之间困惑了10年,直到妈妈去世,我才逐渐明白我需要的是什么。重回黄梅戏舞台,10不张口,一张口竟还蕴藏着如此强烈的情感和能量,我想,这是上天的引领。现在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在乎搞戏曲收入少,我在乎的是我的黄梅戏。”

确实,善于从各种艺术门类当中撷取精华为己所用的吴琼,她的黄梅戏表演日趋成熟。她的唱,细腻而不做作,热烈又不失端庄;甜美流畅时,如淙淙流水,沁人心脾;抑扬顿挫处,似高手掌舵过险滩,纵然湍急弯险,照样如履平地,不着火气,不显匠气,让人回味。

从创作《江姐》、《严凤英》等新编黄梅舞台剧,到把世界名剧《贵妇还乡》搬上黄梅戏的舞台,吴琼的奇思妙想为当代黄梅戏的发展探索着新路。不过,吴琼始终强调,“黄梅戏的包容性很强,但其发展还是要立足自身的特点。我现在的步子小多了,循序渐进,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众的需求,既培养新观众,又不舍弃老观众。”

吴琼很想为黄梅戏做事,同时做得很慎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自筹资金坚持传统戏演出,希望把传统的基础打得更牢,没有传统的根基就不要谈改革创新。”吴琼关注各种舞台艺术,曾经7天看了8场戏,“我既唱戏又唱歌,既要在传统领域里站住,又在多元艺术领域中行走。有了一定的积累,知道了取舍,才敢大着胆子往前走,将我对艺术的感悟和追求交付黄梅戏的舞台。”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