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历史发扬团结互助的传统

一九五四年八月,长期偏隅于闽粤赣边区活动、很少与其它兄弟剧种交流学习的广东汉剧第一次来到广州参加全省戏曲会演,这使我们大开眼界,有了向兄弟剧种学习的机会。当年粤、潮、琼、汉、正字、西秦、花朝、采茶等剧种,百花争妍,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团结互助的动人情景,至今使我难忘。

会演结束后,在省、市委领导和文化系统的同志关怀下,考虑到汉剧长期在农村山区活动,很少有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特别把我们留在广州,给我们多看其它剧种的演出,并安排我们公演,与广州观众见面。由于当时广州的观众绝大多数还不清楚广东汉剧这个剧种,不熟悉,观众少。这时省、市有关领导和广东粤剧界的同志们便组织安排当时粤剧界的著名演员和找们同台演出,演出了许多优秀的剧目。如薛觉先、谭兰卿主演的《过江招亲》,罗品超主演的《五台山》,白驹荣、李翠芳主演的《二堂放子》,文觉非主演的《借靴》、《评雪辨踪》等,吕玉郎、郎筠玉主演的《凤仪亭》,曾三多、新珠主演的《打鸾驾》等剧目。我们在太平戏院演出时,当时青年演员练玲珠、陈小茶、林小群、刘美卿等同志,每晚分别安插一至二个剧目与我们同台公演了十多场。这样热情的帮助,不仅扩大和增加了观看我们演出的观众人次,更重要的是使广州的观众对广东汉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们观看学习到粤剧的优秀表演艺术。同时,丁波、李门、黄宁婴等同志还从政治、艺术理论上帮助我们,给我们讲广东文艺历史,如李文茂起义、戏剧史和戏曲改革等问题。省粤剧团还派了莫志勤、莫汝城、陈仕元等同志帮我们改剧本。借给我们练功厅,并派姜老师、马老师、梁老师帮助我们早上练功,历时约三个多月之久(以后还个人或集体继续找老师练基本功)。对正处于复兴时期的广东汉剧演员们的基本功训练起了显著的成效。

旧社会戏行中有句话:“同行冤家便是贼”。我们初次来到广州,不仅得到省、市领导的重视和爱护,而且得到粤剧界广大同志的热情关怀和无私的帮助,这充分显示了新社会、新制度的优越,和经过党教育以后的戏曲界同行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风尚的提高。大家一心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而工作,精神面貌喜人。

如今,党中央一再号召我们为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奋斗,在新长征中,我们回首广东戏曲界当年团结互助的历史,希望发扬光大,共同前进,以适应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