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化妆和表演特色

二人转艺人都是农民出身,七八个“高粱红唱手”(即使是“四季青唱手”)凑成小班子打算靠唱唱糊口,根本没能力置办价格昂贵的“戏衣”。生活中的多数老百姓所穿的“民装”倒是方便利用,可纯粹的民装上台,本面本色,又不太像作艺!干脆自寻出路,将秧歌的扮法继承下来,再捋些大戏扮法的皮毛,于是二人转一男一女的推想就有了民装、秧歌装、戏装杂凑的特点——女的穿红(花)衣绿裙(有时外套大花坎肩),戴各色假珠假玉假花假辫子,脖上系粉白巾子,腰间扎红白腰巾子,一手拿大红绸帕,一手拿小扇……男的穿大襟大领的茶衣,红彩裤(少数有穿素色夸衣、打衣的),系白腰包(穿夸衣、打衣时分别系大带、红彩带),戴丑帽(穿夸衣时带罗帽,穿打衣时戴“一把鬏”),手持霸王鞭或手玉子……

对于一副加中这种打扮的两个演员,有的人直呼为旦、丑,作行当因素理解,似不妥。道理很简单,一副架的扮相与它所要表演的广西中的情节、人物均不相符,缺乏必然的联系。如果不考虑诸如审美习惯、趣味、理想等因素,两个人就以演员本相表演,或干脆就一个人表演,于文本的情节、人物原则上不会有什么妨碍。所以说一副架在表演时塑造的人物是具体的但不是具像的。

很少有通篇不描述人物外表,只以赏的临场形象为文本中人物外表的二人转段子。也就是说,一副架的服饰、化妆与二人转的情节、人物无关,它不是“行当扮”,也不是“行当因素扮”,更不是“人物扮”,而是一种“装扮”、“美扮”,地地道道美化演述主体(一副架)自身的扮法——这一点很重要。

男赏扮成女的,有两种扮法,一种依照生活中大多数女人的样子扮,一是依照流行的表演艺术(如戏曲)中女性角色的样子扮。二人转萌芽和成型阶段,是清朝的中、后期,清政府曾有明令不许搬演杂剧者扮成官、绅形象,而当时(当代亦然)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的内容里难免要涉及帝王将相及大小士绅的形象,怎么办?梆子、皮黄等戏曲的做法是让角色穿戴经过艺术处理的“明朝样式”的服装,官分文武品阶,民分三六九等,各有说道,用料讲究,做工讲究,价格昂贵。

任何表演艺术都程度不同地要化装,化装的原则又都是以有助于表演、有助于艺术效果发挥为前提。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二人转走过二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形成了自己的演艺原则,被视为“独特”,是当初有关装扮的尴尬状况逼出来的?抑或是当初的装扮状况根本就不尴尬,恰恰是二人转独特演艺原则决定着它的装扮状况非那样不可?无论如何,不是一副架表演的东西就不能称为二人转,一副架的临场形象就是(装扮出来的)一男一女!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