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人转观众审美心理中的参与意识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人们的社会心理,道德观念及审美情操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一变化,把握观众心理,了解观众爱恶,既是研究二人转美学与欣赏美学即审美观的重要课题;也是如何使二人转艺术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跟上时代脚步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二人转观众在审美心理中的参与意识作以下的探讨和论述,并以此就教于同行师友。

一.参与意识的产生及其发展沿革

首先,我认为参与意识是和二人转起源同时产生的一种固有的社会性的审美意识。众所周知,二人转起源于民间大秧歌。它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村社会封建文化的一种产物。解放前,在我国农村和集镇,每到春节期间,几乎是一种全民参加的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形式。它的形式之大,拥人之多,普及之广,都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无可比拟的。

仅就我国东北地区就有辽宁秧歌,吉林秧歌和黑龙江大秧歌之分,它应当说后来逐步完善,逐渐演变成“南浪,北唱,东耍棒”的三大二人转流派的源头。大秧歌中的班底,大部分都是二人转的爱好者。其中的头几“帮鼓”(上下装叫“一帮鼓”)能够下场开唱和扮小戏的如:“摆船的,推车的,跑驴的,扑蝶的,摸鱼的”,多都是二人转的“高梁红唱手”,属于民间的职业艺人。有的还是“四季红唱手”,是职业二人转艺人。

他们白天走村串屯,晚间滚动包开场唱二人转。这样一来,秧歌二人转的“一帮鼓”,也就是二人转的“一付架”;秧歌中的“包头的”也就是二人转中的“片丁”(上装行话叫“片丁”);秧歌中的“唱丑的”,也就是二人转的“毛丁”(即下装);秧歌中的吹鼓手,也就是二人转场面上的“喷条的”,(注:喷,即吹,条,指唢呐的形状。具老艺人讲,二人转叫“双条”,演出叫“降条”均由此而得名)白天挨门逐户负责齐钱收粮的秧歌队领队的班头,晚间也就自然成了“富贵丁”(二人转领班,负责收“点戏”钱和“采”钱);那些不会“双玩艺”的秧歌队员,少数人为演出“哈苏”(亦可写成“合抒”,即帮腔伴唱)。其余者也就成了二人转的现场观众。这样一来,他们既是二人转艺术的创作者,又是二人转艺术的欣赏者。由此可见,二人转的起源就具有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的双重文化性质和艺术功效。它既是一种就地激发情感,就地释放情感能量,以追求享乐为目的的“娱乐艺术”;又是一种就地激发和积蓄情感能量用于日后释放,以追求实用目的的“巫术艺术”。(注:[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他著作的《艺术原理》一书中把艺术分成“娱乐艺术”,“巫术艺术”和“真正的艺术”);同时又是溶“娱乐戏剧”和“教育戏剧”于一炉。(参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布莱西特论戏剧》一书中的戏剧分类)。按照佛洛伊德的说法,就叫做“力必多”的转移。民间秧歌和二人转都带有节日狂欢和祭祀鬼神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如:正月十五的扭秧歌挂路灯,农家庆祝丰收年,祈求平安的许愿烧香。有的条太平鼓,有的常驴皮影,也有的唱蹦蹦戏。)在二人转的唱腔中,至今还保留着“佛调”和“神调”,而且还有像《李翠莲盘道》这类的宣传宗教思想的剧目。它纯属“二人唱众人合”的“下里巴人”。可见二人转观众审美心理中的参与意识,它是与二人转起源同时产生的一中固有意识。

其次,我认为参与意识(即观众审美心理的介入)是二人转艺术本身成分之一,它是作为二人转观众第三度创作的不可缺少的艺术组成部分。我们谈到二人转本体,一般说来都指它的“三性”,即曲艺性,戏剧性,歌舞性;“五功”,即唱,扮,舞,说,绝。然而,二人转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就必须包括词作者(一度),演员(含导演,作曲,舞美等的二度创作)和观众(三度)在内的这样一个全部的艺术创作过程。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讲,这三度的艺术创作过程,它又是三个不同的审美主体在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审美介入过程。在剧场里艺术效果的形成,它是以剧作者提供的剧本中的戏剧情节为基础;以演员塑造的舞台形象为媒介;以观众审美的介入(即参与意识)为条件来完成的。同样,二人转也不例外。

在剧场里,一般观众对艺术介入的方式(即参与意识的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三种。一是感情的介入,也就是剧情在观众心理上引起共鸣。共鸣的产生,不可否认作者与导演的戏剧构思,演员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和塑造,都对观众有启发和引导作用,但主要的还是凭观众的自身经验和感情来完成的。剧情和演员只能在观众心理上起到引发的作用。所以,同一演员表演的同一情节在不同的观众心理上,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绪反映。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姑娘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白马王子”就是这个道理。二是理智的介入,即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要不停的进行思索,各自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剧中的人物,情节作出不同的评价,给予不同的褒贬,从头至尾悟出不同的哲理。三是行动的介入,即观众根据自己感情上的直觉和理智上的思索,所作出的行动上的反映。喜者欢乐,悲者泪盈,怒者责骂,褒者掌鸣,贬者以鼻呲之。这三种介入方式是相互依存又互相独立的,前两者是后者的心理基础;后者又是前两者的心理外延。均属于观众审美过程中参与意识的反映和表现。

再次,我认为传统的二人转艺人对观众的参与意识是非常珍视和尊重的。他们在作艺时讲究“入乡随俗”。要求自己作艺要有“四不隔”。即内容与观众使心不隔,形式与观众靠近使艺不隔,语言与观众接近使音不隔,品行与观众相近使人不隔。这些方法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的。

此篇是涓涓为父亲整理的戏剧专业论文,未完待续。

作者: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戏剧创作评论室:温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