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见“天光戏”上演

对于现在的粤剧观众来说,也许对“天光戏”这词感到陌生,甚至对如今的70后,80后,90后的人们来说,根本不知道“天光戏”一词。其实,在粤剧兴行的七八十年代,天光戏总是会频频上演的。顾名思义,“天光戏”就是持续到天亮后的演出,以前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晚上上演一个剧目,通常是七点多开场,演出到十一点左右散场。以前,一个晚上通常要演出三,四个剧目,这样,当演出完之后,通常是第二天的早晨,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了。这,就称为“天光戏”。而天光戏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担正演出的文武生花旦通常都不是剧团的正印文武生花旦,而是一些比较有潜质的青年演员,目的有二,既可以让团里的主要老倌得以休息,以为第二晚的演出做准备,又可以趁观众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让团里一些平时少机会挑大梁的演员得以锻炼,以保障剧团的后备力量。时过境迁,到今时今日,我们甚少看到“天光戏”这一反映粤剧盛行的现象了。主要是现在的人消遣的节目越来越丰富,粤剧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观众们白天的工作也并不允许有欣赏天光戏的诗句。

不过,昨晚,可以说我们上演了一次“天光戏”。虽然在凌晨3点左右就圆满结束演出,天还没有亮,不过,也可以充其量一次“天光戏”了。在南三新来村的演出,由于台风原因,被迫停演了一晚。接下来后面的演出观众们大呼不过瘾,组委会趁着观众们的热情,在昨天的年例宝诞的日子,破天荒地要求一个晚上连演两出剧目。再加上赞助演出的老板要求加演的《贺寿》以及《仙姬大送子》,使演出时间长达7个小时。虽然说这样的演出方式对所有演职员,特别是戏份偏大的演员来说是个大考验,但是面对热情的观众,我们乐意扛上这个重大的任务。

演出又平时的8点开场提前到7点,由于前一晚已经宣布,所以7点的时候,即使天海没有完全黑下来,观众已经基本把观众席围满了。围满要演出的剧目是《狸猫换太子》和《包公审郭槐》,这两出剧目来自同一个故事,分为上下集,在同一个晚上一起上演对于围满来说也是头一回,而对于观众来说,这串联起来观看,会是剧情更加紧凑。

锣鼓喧天,笙箫齐鸣,演出就像平时一样,精彩迭出。一直到凌晨3点左右,演出接近尾声。很高兴地发现,台下的观众不论是上至八九十岁的老爷爷,还是下至八九岁的小朋友,个个都还精神奕奕,碌大双眼注视着舞台上的演员的一举一动。终于,乐队凑进了一曲高昂的“得胜令”,观众仍然意犹未尽站起身来跟演员们挥手,“天光戏”结束了……

当我们从演出点回到住宿的地方,洗过澡准备休息的时候,天,真的亮起来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