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表演艺术家卓佩丽戏剧工作室和卓佩丽戏迷会成立

沙井传承创新粤曲文化,粤剧表演艺术家卓佩丽戏剧工作室成立

昨日下午,蚝乡粤剧团在宝安区沙井街道新二社区正式开业,同时,作為该剧团的主要演出排练场所的沙井粤剧小舞台也正式揭牌。在揭牌仪式上,粤剧表演艺术家卓佩丽戏剧工作室和卓佩丽戏迷会也同时成立。

蚝乡粤剧团团长罗惠芬说,蚝乡粤剧团前身是万丰粤剧团,今年在沙井街道和粤剧爱好者的支持下得以复办,“现在,我们剧团正在逐步走向巩固和成熟,明年将推陈出新,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并定期组织票友开局联欢,通过送戏下社区,送戏进校园等交流演出活动,為推广粤剧和粤曲文化出一份力。”

据介绍,沙井是粤剧之乡,本地居民对粤剧、粤曲都很喜欢,平时也会自发组织粤曲自娱自乐,因而沙井粤剧小舞台的揭牌得到了沙井新二社区的支持,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和水电,沙井街道专门出资精心设计装修了小舞台。

记者获悉,早先已经对外开放的沙井粤剧小舞台已经成了沙井及深圳西部地区粤剧爱好者的聚集地。罗惠芬介绍说,每逢周日晚上都有数十名粤剧爱好者到该处吹拉弹唱,粤剧戏迷多了一个学习娱乐的好去处。

粤剧之乡 戏曲文化土壤深厚

昨日下午沙井街道新二社区粤曲悠扬,经典粤曲折子戏《三岔口》正在台上表演,台下,聚集著近200名老中青戏迷。记者虽不是广府民系人士,但一样倍感亲切。

提到蚝乡粤剧团,难免提及远近闻名的万丰粤剧团和沙井的粤剧传统,罗惠芬便是原万丰粤剧团的副团长,万丰粤剧团根植於沙井万丰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自中原先民迁播形成独特的广府文化以来,沙井乡民,特别是万丰一带的人都有看戏、听曲的传统,万丰村(现万丰社区)更被誉為“粤剧之乡”,村民大多能歌善舞,尤爱粤剧。

一手创办万丰粤剧团并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万丰社区老书记潘强恩介绍说,潘氏十九世祖潘耀扬晚年修有“将军第”一座,旁边修建了一幢“八音楼”,经常招戏班来演戏。民国时期,万丰有每三年打一次“大醮”的习俗,打醮期间日夜上演粤剧折子戏,令人心醉神往。1938年,粤剧“神童”潘有声9岁时登台演出即受到关注,后来成為倾倒观眾的粤剧名伶。他曾多次在粤剧中担任主角,并拍成电影,风行世界各地。

上世纪80年代,粤剧恢复传统唱腔,粤剧之风又在万丰兴起。1987年,万丰粤剧团的前身万丰粤剧社成立。1993年,万丰粤剧团挂牌成立。1999年,万丰粤剧团参加广东省粤剧演艺大赛,演出《断桥》等粤剧折子戏,获得铜牌。同时,万丰又成立了新粤乐社,主要為满足村民的“戏癮”,同时為粤剧培养新人。2004年,万丰社区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粤剧之乡)”。

在创新中传承粤曲文化

表演在进行著,作為团长的罗惠芬一直守在舞台的一侧把握著全局,作為开业的首场正式演出,她十分郑重和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广府人罗惠芬自幼学唱粤剧,22岁就进入万丰粤剧团。今年早些时候,作為深圳戏曲方面唯一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產项目的万丰粤剧团举办陷入困境。罗惠芬也一度陷入迷茫中,就在分崩离析之际,沙井街道向罗惠芬的粤剧团伸出了橄欖枝,街道给了大力支持,万丰粤剧团也由此易名蚝乡粤剧团。

“整个剧团加起来一共有20人,真正专职的有15人。”罗惠芬坦言,现在是刚刚起步,但将来还要扩大规模。

而今宽阔的新二社区小礼堂被命名為新二社区粤剧小舞台,也成了罗惠芬和剧团成员们的主要排练场所,她接受了街道的建议,要改变原粤剧团缺少和本地社区互动的做法,以便更好扎根深圳,送戏进社区。剧团易新半年以来,罗惠芬也尝到了甜头,“有一些社区和学校便主动联系了我们,主要是社区,一共演出了30多场,集中在沙井、公明等片区。”

罗惠芬说,我们以前总是去粤西农村演出,路途远不说,挣得也少。而深圳特别是西部广府文化浓厚的社区,也一直被我们忽视了。罗惠芬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现在,每逢周日晚上7点鐘,新二社区粤剧小舞台都会按时向市民开放。

“会唱的我们拉起乐器给他们伴唱,不会唱的我们教著唱。”罗惠芬说,不过才举办四周时间,已经把很多粤剧爱好者都吸引了过来,每期开放时,都能吸引数十人之眾。

令罗惠芬称奇的是,一些不懂粤语的沙井工厂妹也加入到了周日粤剧爱好者的行列,“她们不懂粤语,但也学了一些表演和台风。”

而今蚝乡粤剧团结合实际在演出上做了创新,“主要是演出折子戏,因為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节奏实在太快了,比较难接受几个小时的‘大戏’,我们隻把最精华的部分献给观眾。”

宝安区文联副主席、粤剧表演艺术家卓佩丽说,作為沙井和宝安区的一个文化品牌,蚝乡粤剧团的生命力非常强。这一次,蚝乡粤剧团增加卓佩丽戏剧工作室和粤剧戏迷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為宝安区的文化繁荣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