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黄梅戏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的原创黄梅戏《徽州往事》将于6月19日—28日在南京紫金大戏院连演11场。《徽州往事》是新派黄梅戏“徽州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首部作品《徽州女人》在国内演出400多场,引起轰动,并屡获殊荣。昨天,正在南京悉心准备演出的韩再芬在百忙之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她以自己的经历证明,黄梅戏有一个能够博采众长的“大肚子”,改革也走在了各剧种的前面。

谈坚守 “唱过歌、演过电影,但总感觉没意思”

10岁进入黄梅戏剧团学艺、12岁登台,到今年已经从艺35年的韩再芬,头顶着中国戏曲梅花奖、中国文华表演奖等数不清的荣誉和光环。她是电视荧幕上光彩照人、婀娜多姿的“郑小姣”,也是艺术舞台上姿容俏丽、嗓音圆润的“女驸马”。而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韩再芬,则是一个气质优雅、怀揣梦想的艺术家。能够坚守黄梅戏35年,韩再芬称只是性格使然,只想专心做好一件事。

上世纪90年代,戏曲市场开始滑坡,去剧院听戏看戏的观众群日益萎缩,黄梅戏也因此受到影响,不少艺人选择转行。当时各方面条件都很出众的韩再芬也收到了不少邀约,也曾出去唱过歌、演过电视剧和电影,“但是总感觉没什么意思。”韩再芬说自己注定属于黄梅戏这个舞台,“我从小就在黄梅戏剧团里吃百家饭长大,从感情上说,也离不开黄梅戏。这么多年来看明白了一件事,人生不过如此,情义很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有这样的情义。”

谈创新 “黄梅戏年轻、包袱少,改革走在各剧种之前”

如今,不少人对戏剧都有着刻板印象:节奏慢、时代远、故事情节单一。“我们在创作研发时就想打破这种局面。怎么做?我们探索的方法是,用现代艺术元素嵌入,如交响乐、电影手法等,让观众跟着情节走,看着过瘾听得舒心。”韩再芬对记者说,“在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创作新剧、投射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理解的同时,传承黄梅戏经典的经典唱腔。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黄梅戏改革。”

相对于京剧、昆曲等剧种,黄梅戏是年轻的,它自身又具有清新、自然、亲和、包容的特点,因此黄梅戏背负的包袱较少,创新相对容易。实际上,现在黄梅戏改革也走在各剧种之前。“王少舫(老一辈黄梅戏艺术家,曾与严凤英搭档合拍电影《天仙配》)曾经说过,黄梅戏有一个‘大肚子’,能够博采众长,其实在我学习黄梅戏的时候就已经在创新,不仅学习昆曲和京剧的体态和举止,我还学习芭蕾舞,就是为了让自己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现女性的体态美。”韩再芬认为,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时代在不断进步,黄梅戏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谈市场 “观众伤不起,戏剧需要树立品牌”

此番将在南京上演的《徽州往事》是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最新推出的原创剧。作为剧院的院长,韩再芬不仅仅是这部剧的创意者和领衔主演,还是整个剧团的“饭碗”和“推广大使”,韩再芬坦言,一路走来自己压力不小。

不过,韩再芬很有信心,她表示,只要观众能走进剧院,就一定会喜欢上黄梅戏。此前,剧团曾在广州免费为大学生加演一场,收获了不少大学生戏迷。

除了在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创新,韩再芬在南京连演11场的信心还来源于剧院每一个人的努力。“现在的观众很挑剔,也伤不起,如果用一部烂剧毁损了观众的信任,想让观众再次走进剧院将非常困难。”韩再芬认为,戏弄和愚弄观众的结果等同于将戏曲推上绝路。

目前,国内知名黄梅戏剧院团不少,但能够树立自己品牌,有明显品牌烙印的精品并不多,韩再芬希望自己的坚守和创新能让“再芬黄梅”成为有号召力的品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