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应该感化人心——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创作访谈

今明两晚,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作为庆祝建国65周年优秀剧目将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亮相。

近日,浙江《宣传半月刊》就《娘姨》一剧的创作做了一次访谈。下文是访谈全文(刊物上有所删减)戏曲应该感化人心

宣传半月刊/余青峰

1、《我的娘姨我的娘》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最美浙江人”有很多,怎么会被海岛医生吴棣梅的事迹打动,决定以此为原型来创作一部越剧?

余青峰:

大约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浙江越剧团陶铁斧、王滨梅两位领导约见我,希望我能为浙越写一台戏,而且必须是现代戏。

现代戏尤其难写,也难演,既要把笔触深入到现代生活,又要捕捉好戏曲艺术的韵致,真的很难很难。更何况是越剧现代戏,我们都知道,越剧擅长的是才子佳人。

但对于浙越的邀请,又很难谢绝。全国仅有两个硕果仅存的越剧男女合演剧团,浙越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细腻而不失阳刚,现代而不失传统。因为是浙越,我答应了这台“现代戏”的创作,而且我相信,浙越是最适合演现代戏的越剧团。

那么,这台现代戏写什么呢?陶团长带来了十多个现代戏的素材,我一一翻阅,却始终找不到感觉。回家后,我就在网上浏览,突然,有一个名字进入了我的视野——吴棣梅。是《光明日报》记者叶辉老师撰写的一篇关于坚守海岛四十年的女医生吴棣梅的报道,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就像掘到了一座金矿似的,跟陶团长打电话说,我找到了一个人,她是吴棣梅。

因为真实,因为平实,因为厚实,我要写吴棣梅。

当前的主旋律现代戏,由于“主旋律”这个紧箍咒,使得我们缩手缩脚。提倡主旋律是对的,但很多主旋律作品往往失真,真善美在高大全的华丽外衣裹挟下,其虚假和概念,越来越脱离受众。注入人性挖掘和现实批判的主旋律,才是高级的主旋律。毕竟,戏曲不是用来教育观众的,而应感染人心净化灵魂。

对于“吴棣梅”,我的写作追求是:不唱高调,不说口号,意在真情,重在深情,写一部关于“人”的坚守的作品,写一部高级的主旋律。

《我的娘姨我的娘》,这是我继越剧《赵氏孤儿》、越剧《被隔离的春天》、黄梅戏《李时珍》之后,第四部写医生的戏曲作品。

现代医学,仍有许多无法破解的难题。唯有一颗仁心,与病人呼应,为生命悲悯,便可超越生老病死。因此,仁心重于仁术。

吴棣梅四十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医字:外面是框,里头是矢。若有病患,当医生的就该像箭一样,飞出门去!

真正的医生是孤独的,无助的。

写作的时候,不只是感动,也不只是颂扬,更多的是呼唤,呼唤医道的回归,呼唤信仰的重塑。

2、写这个剧本,花了多长时间,是否遇到一些难忘的细节?

余青峰:
写这个剧本,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地采访。

2013年4月,在光明日报记者叶辉老师的带领下,我和王滨梅老师一行去玉环海山采风。这个阶段非常关键,不但要与吴棣梅面对面地交流,还要观察和聆听当地人对吴棣梅的印象。采访途中,经常看到当地百姓,远远地看见吴棣梅走过来,都热情地上前打招呼,男女老少都叫她“娘姨”,都请她到家里喝一口茶或者吃顿便饭。这个基础很重要,让我们感觉到,这个海山岛,缺了谁都行,就是缺不了棣梅娘姨。那一瞬间,我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吴棣梅扎根海岛40年,她的意志像山一样坚定,她的心胸似海一样宽广,她爱海岛,爱岛上的人民,视患者如亲人,医者仁心,她身上有一种目前医务工作者普遍缺乏的悲悯情怀,正是这种悲悯情怀使她能够不屈不挠坚守海岛,不离不弃始终乐于奉献!

第二阶段,酝酿煎熬。

采风回到杭州后,我又犯难了。这个戏该怎么写啊?

没有什么戏剧性,也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有吴棣梅四十年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她,并没有高明的医术,也没有什么研究成果。但她有一双温暖的手,和一颗仁慈的心。这双手,这颗心,呵护着岛上的生命,四十年如一日,潮涨潮落,风雨无阻。

我该如何找到下笔点?

说实话,这个阶段真的很煎熬。

构思阶段,剧名叫《白衣娘姨》,无非是很直白地歌颂一个白衣天使的医德和人格,难以摆脱创作的窠臼。直到后来,我发现吴棣梅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重负,那就是——由于海山岛交通不便,岛上没有医生愿意来。弟弟要治疗,女儿要上学,家人要团聚,亲情要眷顾,她可以无数次离开海岛,但她留下来了。

留下,还是离开,这是吴棣梅的内心支点。于是,以一个女儿的视角来叙述一个母亲,成为了这个戏的核心结构。“我的娘姨我的娘”这个剧名,也就应运而生了。

第三阶段,剧本写作。

这个阶段倒是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因为想通了,找到灵感了,写起来也就不难了。所以,这个阶段,我只在一个字上下功夫:情。

3、这部越剧如今拿到了“五个一”,是早在预期之中的吗?对今后的编剧之路有带来什么样的动力吗?

余青峰:

我写完这个剧本的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就知道这台戏能获五个一工程奖。我深信,主旋律现代戏,只要不是概念化的歌颂,不是口号式的宣传,不是脸谱般的描绘,把“人”字的一撇一捺刻画好,就一定是一台接地气的戏。只要能打动人的内心,感染人的情怀,净化人的灵魂,你说这样的戏,该不该获奖?

至于获奖,只是一个好的结果,是浙越和整个主创团队的荣誉。于我个人而言,写戏不只是为了获奖。因为,能不能获奖,不是你编剧要干的事;能不能写好戏,恰恰才是编剧要干的事。我一向认为,获奖不是编剧的终极目标。作为一个编剧,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编剧,每一天都在路上,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哪一天,你的思路枯竭了,一定要停下来,走走看看想想;哪一天,你被某一个题材触动了,你就要苦熬,你就要爆发。

4、《我的娘姨我的娘》这部戏演出的时候,观众的反响如何?

余青峰:

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评价是,观众很感动。这其实就够了。

5、最近手头在忙什么?

余青峰:

最近在为上海昆剧团创作一台小剧场昆曲。然后静下心来啃一个硬题材——金地藏,我喜欢有挑战的创作,不想用我以往的戏剧经验去复制一台新戏,所以,金地藏这个佛教题材,如何呈现在戏剧舞台上,我的心情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越想越怕,越怕越想。另外,手头上还有一台现代戏在修改,是写底层人物的,我喜欢深入到底层人物的心灵,与他们同悲共欢。

前段时间还客串了一回导演,执导了一台秦腔现代戏《天国的百合花》,在第七届秦腔艺术节上亮了相。当了导演,才知道,导演很辛苦,很累心,要与许多人打交道,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而编剧,基本上是一个人,一盏灯,一支笔。所以,我还是回来当编剧的好。

当然,我更喜欢闲着没事,躲在家里,一本书,一杯茶,自得其乐。

6、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大道行吟》、《烟雨青瓷》,黄梅戏《半个月亮》、《李时珍》,婺剧《天下第一疏》,庐剧《焦仲卿妻》,戏曲《青藤狂歌》……近几年,一部部引起轰动的戏剧作品,编剧是同一个名字:余青峰。在戏剧编剧这条路上,是否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余青峰:

风格,是一个很可怕的词汇。形成了风格,一方面说明你艺术特征显凸了,可资研究了;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你的创作道路走到头了,可以盖棺定论了。这,多可怕呀。

如果说,我有风格,那就是一戏一格。每一个题材都有不同的结构方式,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塑造方式。比如说,写唱词,也要考虑不同的剧种,考虑剧中人不同的时代语境,写孔子,我用诗经的语境,写唐代人物,我用唐诗的语境,写民国戏,可以考虑徐志摩诗歌的语境,写现代戏,唱词则尽量通俗易懂。这就没有风格。再有,戏曲的创作,因地域而异,因剧种个性而异,因年代而异,作为编剧,最好不要轻易形成风格。

7、这些年的编剧路走下来,是否有尝试过创新?观众们“买账”吗?

余青峰: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重提一句老话,推陈出新。
戏曲是一定要创新的,但一定要谨慎求新,要有一种摸石头过河的敬畏感。因为,戏曲之河,太长,太深。

我的创新,最为重视的是文学形态的创新,和思想的创新。至于剧种、唱腔、演出形式的创新,导演和演员承担的使命更大些。

创新,一定不能丢弃戏曲的个性。

创新,只是探寻一种与时代契合、与当下共鸣的可能性。创新,有可能成功,但更多的可能面临失败。也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创新才弥足珍贵。作为编剧,不能随随便便被失败击倒,要有自己的坚持,甚至要固执,要倔强,不要轻易妥协。一妥协,也许就把作品的思想光芒给抹杀了。

我想说,戏剧永远说的是人,但戏剧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最重要的是,戏剧,永远站在爱情、友情、亲情这一边,戏剧是道德和信仰的综合体,戏剧是一种卸去心灵尘土后的品质生活。

8、对未来的浙江戏剧事业,有些什么样的期许?

余青峰:

浙江是一个戏剧大省,翻开古书,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剧作的作者是钱塘人氏。历史上,洪昇的《长生殿》把戏曲推向了一座高峰;在当代,以顾锡东先生为代表的浙江剧作家,形成了独特的浙派戏剧。浙江是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接轨得非常好的一个地域。

我2006年来到杭州工作,在与浙江戏剧家的合作中,获益匪浅。三年一次的浙江戏剧节,通常是全国戏剧人的聚焦点。我希望,在浙江,在杭州,戏剧犹如这里的大自然所赐予的江、河、湖、海、溪一样,既有西湖山水的天然灵秀,又有钱塘大潮的恣肆澎湃。

余青峰简介

国家一级编剧。

2006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杭州,现供职于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主要作品有越剧《赵氏孤儿》、《大道行吟》、《结发夫妻》、《烟雨青瓷》、《青藤狂歌》,越歌剧《简爱》,锡剧《江南雨》,绍剧《秋瑾》,黄梅戏《半个月亮》、《李时珍》,小剧场昆曲《夫的人》,婺剧《天下第一疏》,戏曲《颂莲》,庐剧《焦仲卿妻》,现代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越剧电视电影《李清照》等。出版有专著《大道行吟——余青峰戏文自选集》。

曾两次获得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多次获得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多次获得中国越剧节金奖、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荣获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曾获得第四届杭州文艺突出贡献奖、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中国剧协举办“优秀青年剧作家余青峰作品展演研讨活动”。

2011年入选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