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是人生“又一把刀”

由戏曲先锋、“黄梅歌后”吴琼出品并担纲主演的黄梅调音乐剧《贵妃还乡》,自2013年9月在海口以及广州、深圳等地演出十余场后,随即转战北方,10月该剧在北京登台长安大戏院等场馆演出数场,档期又延排到今年的北京喜剧艺术节上,陈佩斯在11月力邀吴琼再扮“贵妇”,该剧一番调整后还将于12月19日、20日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从南到北,在非黄梅戏传统欣赏城市均掀起了新派黄梅热。最近,海口晚报记者对吴琼进行了专访,她就“变脸”的黄梅、戏曲的未来,以及戏内外的人生与爱情等话题,进行了激情畅谈。

记者:早在1975年,您就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班,并以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毕业进入黄梅戏剧院。有近40年的戏曲熏陶,请您谈谈包括黄梅戏在内的戏曲的未来。

戏曲将走向死亡

吴琼:这几年,我多次跟同行说过“戏曲是一定会死亡的”。这话听起来既武断又悲壮,也许很多人不认同,会认为我太偏激。事实上戏曲现在已经不景气,已经边缘化了,没有生计就意味着死亡。正走向没落的,不单单是正统的黄梅戏。

“这是一个如此多元的时代,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戏曲的依依呀呀、板板眼眼、慢慢悠悠,在这样的繁杂和喧嚣中越来越像活化石,仿佛只有博物馆才适合存放!”我让人把我的这些观点,印在了《贵妃还乡》的票券上,这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种提醒。

但戏曲是那么中国、那么传统地浸染在我们的根脉里,丢弃它,就是在折断自己的根。我认为让戏剧再泛活力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创新。

记者:有人说您让黄梅戏时尚起来了,您是怎么做到的?未来的黄梅戏,给现在的年轻人,将是一个什么印象?给不知道《天仙配》、《女附马》的年轻观众,灌输一种什么观念?

掀起新派黄梅热
吴琼:有老师拿我跟现在的黄梅戏剧团比,说“一个是奋发青年,一个是纨绔子弟”,这让我很开心。让黄梅戏与时尚嫁接,及早走出尴尬处境,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在考虑戏曲大的前景时,我的同仁们也在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努力地去尝试。

当年严凤英等大师也是从创新中走出,也是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他们原先是在田间小巷中唱黄梅调,然后把它变为一种剧种,经历了非常多的坎坷。今天该怎样改革?如何去改变?就是让今天的人们去喜欢。因此,在传承的基础上,黄梅戏舞台呈现的样式不再程序化,而是把现代元素加进去,如《贵妇还乡》把街舞、踢踏舞、京剧、快板、说唱、爵士音乐、摇滚等融入,以百老汇的形式表达。

我认为创新后的黄梅戏能给现代人在将来留下的就是音乐。我们希望黄梅戏彰显其优势,传承音乐,让当下的青年能留下音乐的记忆。

记者:“贵妃”南方巡演落幕后,很多网友惊叹,戏曲还可以这么时尚,这么潮!您让传统艺术得到突破与发展,这一成功探索,让世人感觉新鲜,请问您戏内戏外人生哪个更精彩?

真实人生最精彩

吴琼:我在海口演出时,有文学界的老乡开玩笑,说我两个人生都精彩。其实,我觉得最精彩的还是真实的人生!我的信条是“一辈子都扮演别人,生活中还去扮演别人吗?”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并不是很赞同。人们就是喜欢把戏比喻成人生,人生就像戏那样坎坷,就像有人说的,戏这个字,就是人生的“又一把刀”。

当年被誉“五朵金花”,可在1992年唱得最火时,我又毅然转战歌坛,直到2003年我才重新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黄梅戏舞台。这些生活经历,是我的艺术旅程,也是我真实的人生,在各种尝试、探索、磨练中,我有了感悟和提升,从戏曲角度说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路走来,不管平淡还是精彩,反正都很充实快乐。

记者:黄梅调音乐剧《贵妇还乡》再次演绎了金钱的魔力、人性的脆弱及爱情的决绝。这种爱情剧让人心灵为之震撼,请问您对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的?

相信爱情蕴希望

吴琼:这个剧,爱情是个“药引子”,也是让人们笑个不停以后,冷静下来有一个对人性思考的线索。人性本来就是脆弱的,金钱之下,人的底线究竟在哪里?我们需要坚持什么,需要挑战什么。

王菲和李亚鹏离了,默多克和邓文迪也分了,搞得很多年轻人对爱情都不敢相信了。其实,这些分分合合的闹腾戏,只是娱乐圈里多一些。

我最近看了部叫《漫长的婚约》的片子,看完后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爱情这种东西是那样打动人。我认为首先要相信爱情,也希望年轻人都像憧憬美好未来一样,憧憬美好的爱情。当然,相信爱情是一个方面,一旦进入生活,确实是需要会经营的,懂得经营爱情,才会生活更幸福。在婚姻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两颗心之间的平衡点。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