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灯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前言
  蜿蜒千里、有着“吴头楚尾”美称的淮河,不仅孕育出勤劳智慧的江淮儿女,而且孕育出兼具南北文化特色的花鼓灯艺术。花鼓灯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有着东方芭蕾的美誉。她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却依然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关于它的本体研究已有很多成果著述,笔者首次对花鼓灯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①进行分析,探讨花鼓灯经久不衰的原因。
  二、花鼓灯的历史渊源
  据清代李兆洛编纂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等地。”这是迄今为止文字明确记载的历史资料,但关于花鼓灯历史渊源的传说却很多,有“惊蛇会”“感恩包公”等,其中夏朝的“大禹治水”说是比较推崇的说法,诸多文章已有介绍,在此不作详述。
  三、花鼓灯的发展现状
  随着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几年来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了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安徽花鼓灯名列其中。省、各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保护花鼓灯。目前在蚌埠市冯嘴子村已成功举办了7届花鼓灯会,每届的花鼓灯会都吸引了上万的观众。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专业艺术工作者多次来蚌埠采风,丰富和发展了花鼓灯舞蹈的多重语汇。随着新作《鼓乡情韵》的广受好评,花鼓灯艺术不仅成为国内媒体争相采访的宠儿,更是国际舞台上炙手可热的明星。
  四、花鼓灯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与安徽花鼓灯历史相似的的其他剧种,如阜阳的嗨子戏、太和的清音等,都已几近消失,而花鼓灯愈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花鼓灯流传区域,地理上濒临淮河。作为中原地区南部咽喉的淮河,为古代运粮、运兵提供了运输大通道。正是这兵家必争宝地,使得它成为历史上天然的南北分界线和州郡道府边界线。远古时期,淮河是徐、扬二州的分界;西周时,淮河是青、扬二州的分界;三国时期,淮河是魏、吴两国的分界至近现代,淮河更是省内重要的二、三级行政区界线。淮河水系的最大支流涡河,发源于宋朝首都汴京(开封)西北。作为京都通往江南各地的必经之处,淮河河道宽阔,常年通航,促使了周边地域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淮河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航运交通,给京都及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与淮河流域民间艺术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重要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淮河地缘文化,这些都为花鼓灯的萌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凤台县志》可知,花鼓灯在宋代已经广泛流传。
  宋代不仅是经济政治发达的时期,而且是中国民间歌舞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在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心理不仅附庸高雅,而且走向通俗[2]。在宋代,每逢过节,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纷纷蜂拥献艺。在众多的宋代民间技艺中,与花鼓灯密切联系的当数“合生”。“合生”,最早见于唐中宗时代,起初只在宫廷内部演出,后因“安史之乱”,流入民间,至宋代广为流传。“合生”的表演,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由观众随意出题目,表演者随机应变,即兴演唱。这与今天花鼓灯中的“踩街”等表演形式基本相似。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