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融入戏曲后的发展与流变(一)

传统舞蹈融入戏曲后的发展与流变(一)

      一、舞与戏的融合

      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种延续,近现代、当代的中国舞蹈,也是古代中国舞蹈的一种延续,但又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连接和延伸,其中有许多的变化和发展。这一情况十分明显地反映在传统舞蹈融入戏曲后,在其发展与流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独特的现象。

      中国近代的舞蹈艺术,是在清末民初纯舞寥落、戏曲繁盛的背景下的一种再度复兴和新的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从唐代的辉煌高度到宋、元以后逐渐衰退的经历,正与中国戏曲艺术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历程同步。如果将舞蹈本身的某些因素除外,客观上看起来,新兴的戏曲艺术对舞蹈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冲击。但这种有歌唱、有做功、有念白、有武打的综合性很强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又为后来的新舞蹈艺术的崛起提供了土壤和根基。成为舞蹈艺术由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从默无声息到显山露水于民族艺术之林,进而屹立并荣耀于世界舞坛之上的营养素和基础。

      这是因为,“在戏曲艺术当中保存着极为丰富的中国古代的舞蹈艺术”  (欧阳予倩:  《一得余抄》313页,作家出版社1959年出版);“中国剧,乃由歌舞嬗变而来。后世演剧。唱即是古时歌,做即是古时舞。”戏曲艺术中的舞蹈(即做、打部分),大量地吸收融会了许多中国古代传统舞蹈(文舞、武舞)的精髓。  “现时武戏则可谓之武舞各种动作身段即含舞义。故皆可名日各式文舞。”  (齐如山:《中国剧之组织》第二章按语,北平国剧学会1928年出版。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渊源实是我国古代舞蹈在实践意义上的一种传承。许多传统的舞蹈节目、表演手段和技术技巧,由戏曲有选择地搜集应用起来,许多广泛流传于城镇民间的歌舞形式,也逐渐演变成了风采各异的地方戏曲剧种。稍加分析,我们即可容易地从舞蹈艺术寥落的表象感受到其仍存在活跃生命力的实质。在离我们不太远的一个历史时期中,舞蹈成了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的情韵风采中,时隐时现着其魅力无穷的倩影,舞蹈成了传统表演艺术这长河阔海之下涌动着的潮流,在戏曲艺术翻动的波涛浪花中有它起到的作用。有舞蹈学者称,戏曲舞蹈可以说是蕴涵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元素最多的“活化石”,是中国古代舞蹈与当代舞蹈承上启下由彼及此的一座桥梁。这种提法,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这也就是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时,不能不探索一下这一时期戏曲舞蹈发展历程的缘由。

      二、戏曲对我国古代传统舞蹈的吸收、应用、变革和发展。

      戏曲艺术,不仅是中华各族人民在艺术实践上的独创,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生活中所独有的、综合性及表现力极强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它集南风北味、雅乐俗舞于一身,熔文做武功、百技千艺于一炉,既能以悲欢离合、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动情催泪,又能以奇歌妙舞悦目逸神或险招绝技动魄惊心!在我国近现代、当代歌舞表演艺术风景线上,展示了一道特有景观。

      戏曲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传统舞蹈的精髓,使古代传统舞蹈中许多技术技巧和表演手段得以存活了下来并流传于后世。

      从吸收利用的角度看,历史上许多见诸记载的传统舞蹈技术技巧,几乎都可以在戏曲舞蹈中找到它们的踪影,像道具类的巾袖袍带、刀剑斧盾、旌旗麾帜等等。在舞蹈步伐方面,赵飞燕擅长的“禹步”,就是那种走起来像一枝轻微颤动摇曳的花枝,“他人莫可学也”的特有的舞蹈步伐,有人说可能是梨园戏、莆仙戏的那种俗称蚯蚓步的“蹀步”,走时从脚跟到脚掌如蚯蚓般蠕动,步幅小,速度快,躯体和头部随之扭晃,全身上下轻轻地颠颤,妩媚娟秀。

      《淮南子》所描述的汉代“鼓舞”  (泛指某些表演性舞蹈)中“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的难度很高的技巧,我们甚至在当代戏曲表演中就能欣赏得到。那种能把身体快速翻转着,使之成为一个圆环,手脚替换着触及地面,腰肢柔软,婀娜多姿的精彩表演,不正是现在戏曲舞台上仍然十分盛行的“小翻儿”、“虎跳”或“前桥”、“后桥”吗?

      另一方面,戏曲舞蹈家们为了适应本身艺术任务的需要,又一代代长期地进行着艰辛的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这种劳动又卓有成效地充实、丰富、提高、发展着戏曲中的舞蹈艺术,使其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技术技巧上已升华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其花团锦簇精彩纷呈的舞蹈部分,为戏曲艺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戏曲舞蹈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仅用唱、念手段不足以表现的人物某种难以启齿的内心活动却可用舞蹈的手段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