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学堂歌舞美育教育

新文化运动与学堂歌舞美育教育

      学堂(校园)歌舞从勃兴到衰微,再从衰微到有些复苏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舞蹈发展的又一值得注视的现象。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家面I临被列强瓜分、凌辱的厄运。国人中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1919年的五四运动,高举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教育方面,废私塾、立学堂,蔚然成风。教育课程向欧美国家及日本学习,音乐舞蹈作为美育教育的内容,列入学校课程之中。为了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颇为重视体育课,在强健身体的体育课中就包括舞蹈训练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的唱游课,是集唱歌、跳舞、游戏于一体的课程,颇受孩子们的欢迎。

      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20世纪30年代的学堂歌舞是从国外引进,又经中国人自己发展创造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舞蹈起源甚早。早在公元前11世纪立国的周代,已明确规定:以“六小舞”教国子。其舞蹈有:《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这些舞蹈历史悠久,流传时间极长,如舞丝绸的《帔舞》、舞盾的《干舞》、舞袖的《人舞》等,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而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刑天舞干戚”和执牛尾装饰的舞具而舞的《旄舞》、《羽舞》等,更是源远流长。公元前56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教授学生的课程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就包含舞的内容。因古代所谓的乐,是含音乐、舞蹈、诗歌三个内容的。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舞蹈在育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好的、健康的舞蹈可以培养人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也可以造就人健美的形体。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内地学校教育提出的口号是“德智体”的教育方针,美育教育被忽视了,在大学、高中甚至是取消了。其结果是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不全面,出现了一些弊端。近年来,这种倾向已逐渐得到改变。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是一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国家相当重视专业艺术教育,中央及各省、市、自治区比较普遍地建立了音乐、舞蹈院校,培养专业音乐舞蹈人才,其方向是培养优秀的音乐家、舞蹈家。在专业的舞蹈院校中,相当重视技能的培养,也确实培养了不少技艺高超的尖端人才。与此同时,专业舞蹈院校对学生的文化及其它艺术修养,又重视不够,往往是技艺高超与知识贫乏集于一身。而国外的许多大学比较普遍地设立了艺术系,其中包括舞蹈专业,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与其它系的学生一样具有大学的文化水平。舞蹈专业的学生既具备舞蹈专业技能,又能写论文、专著;既能表演,也能创作编舞,是比较全面的舞蹈专业大学生。这种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美育教育认识的提高,舞蹈教育的普遍发展是指日可待的。我们要通过健康的舞蹈教育,培育出既有健美的身体又有高度技巧和高尚情操的舞蹈人才来。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